执教:李涓涓,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
观察:钱金涛,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资料图)
李涓涓老师
摘 要:以“体认质朴”为主任务统领课堂,包括质朴的劳动生活、质朴的语言、质朴的情感、质朴的主题、质朴的人生境界。用“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理论,让学生明白“形式”是为主题服务的。通过解释“质朴”的内涵,即“守好自己的本分”,概括田夫的品格和作者的境界,引导学生做质朴的人:应时而作,尽好每个时期应尽的本分。
关键词:劳动;体认质朴;形式;主题;传承
【教学设想】
本单元人文主题为“劳动光荣”,要求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结合这一主题,本堂课决定从“质朴”一词切入,以“质朴”作为公因式统领课堂。再以“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理论,让学生明白“形式”是为主题服务的。通过解释“质朴”的内涵,将“传承优良劳动传统”更推进一步,即做一个质朴的人,落实核心素养培育要求。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与环节可概括为:情境创设,了解插秧—深读文本,品画面与语言的质朴之美—探究情理,明形式与主题的契合—资料辅助,探诗人质朴人格;反观己身,树质朴劳动观—方法迁移,分析《芣苢》。
【课堂实录】
一、情境创设,了解插秧
师:请同学们通过视频了解传统插秧的模式,虽然时间已过千年,但模式尚存。
(播放李子柒插秧视频。)
师:视频和文本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分享你感受到的最大差异。
生:李子柒的视频虽然让我看到了她脸上的泥印,但因妆容精致,衣裳干净飘逸,我没感到苦,只有唯美如田园牧歌般的诗情画意;诗歌很接地气,符合普通农民真实的劳作场景,就如视频背景里的其他插秧人。
师:能用一个词具体陈述你所说的“接地气”吗?
生:本真?朴实?
师:把两个词揉一起就更精准了——“质朴”。(板书:质朴。)
二、深读文本,品画面与语言的“质朴”之美
师:何为“质朴”?“朴”,即不加修饰,真诚;“质”,可解为本身。我们说一件东西质朴,是说它没有多余的修饰与附加,它就只是这件东西本身。诗歌呈现出的就是插秧本来的样子。现在请同学们细致品味劳动画面“质朴”在何处,以及带给你的感受。(板书:劳动画面、感受。)
任务一 感受劳动画面的“质朴”之美
生:一、二句通过白描真实地呈现了插秧的动作,一出场就是抛秧、接秧、拔秧、插秧一连贯的动作,先后相接,节奏紧凑,富有美感。他们很勤快,一家四口大雨中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没一个闲着。与其相比,辛弃疾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里面两个儿子要懒一点。
师:联想得很好。辛弃疾这首词轻松愉快,相比而言,本诗如何?
生:很苦。大清早就插秧,忙得早饭都顾不上吃。下雨了,身上淋湿了还要继续。小儿也在劳动,还要随时赶鸭鹅。细节很真实,一家人都苦。
生:我倒觉得很温馨和谐。虽然苦,但一家人整整齐齐,同甘共苦,相互扶持,相互关心。再想想现在,我妈做饭时,我和我爸玩手机,虽然知道不对,但宁愿被骂也不愿搭把手。读到这里,有点惭愧。
师:能在阅读中自省极为难得。能说说你是从哪里读到相互关心的吗?
生:“唤渠朝餐歇半霎。”田妇怕田夫饿了累了,让他吃早饭歇一下。
生:我觉得叫田夫吃饭的另有其人。田妇在场劳动,不可能又回去做饭,可能是小儿的祖父母或其他人。
生:我觉得你的看法不合理。因为农夫没应答,反而招呼看好鹅鸭。这不像是讲究孝道的时代儿子对父母的态度,反倒像是丈夫对妻子的态度,权威、高冷。所以,我还是认为是田妇,“唤”很温柔,更像妻子对丈夫的态度。
生:我觉得是两个儿子在喊。照管鹅鸭经常是小娃干的事情。
师:大家的发现很有意思,也很精彩。“诗无达诂”,能找到证据自圆其说即可。认为是田妇、儿子唤的,可以从诗歌语言的一个特点来理解,是什么?
生:跳跃性。不要把整首诗看成一个时间连贯的场景,而是看成两个有时间间隔的场景,就可以解释了。同时,我觉得理解成是小儿祖父母也可以,因为不能排除田夫是木讷寡言之人。
师:如果认为整首诗发生在一个时间连贯的场景里,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
生:提前把饭做好了带着的,古代常有,现在上班也有带午饭的。
师:大家能从逻辑的角度发现问题并寻求印证,这是读诗的好方法。在本诗中,唤的人无论是谁,都能体现关心这一特点。关键是“只不答”三字,到底是答了还是未答?你怎么看?
生:似乎答了,又似乎没答,有点答非所问。可能是没听到碰巧答的,也可能听到了没正面答,这都表明他专注于插秧,无心他事,因为农事紧急。尤其兜鍪和甲,这两个联想比喻很奇怪,插秧都能联想到战士,可能是暗示南宋战事频繁。同时,感觉雨中插秧就像是上战场打仗一样。
师:直觉很敏锐,作者是主战派,可能有影射。为何如此紧急?晚点会怎样?
生:会“失其时”。失其时意味着失其本。水稻扬花授粉可能遭遇大旱涝,减产甚至绝收。关乎生存问题,自然紧张。要应时而作,不违农时。
生:还暗含积极、期待与温柔。雨中赶农事,是积极乐观、期待未来的外显。尤其对“鹅儿”“雏鸭”的亲昵称呼,分外可爱,表现出田夫对小鹅小鸭既爱它可爱又嫌它调皮的心理,用了“照管”,颇有呵护不使之犯错的温柔。我爷爷也会对他种出来的紫茄称“茄娃子”,可见其温柔而有生活情味。
师:读诗需要一种很细腻的直觉,你的直觉很好,保持下去。综合以上同学的感受,我们从劳动画面里那些平凡琐碎、复杂真实、苦乐交织的细节里可感受到农人的勤苦艰辛、紧张专注、温馨和谐、温柔情味——这是农人劳动生活的“质朴”。这是从内容方面感悟的“质朴”,下面我们从语言方面再感受一下它的“质朴”。
任务二 感受语言的“质朴”之美
(PPT展示)
“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艺术》
意味:目的、主题
形式:文体的选择、结构的安排、遣词用句
师: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本是绘画理论,在文学上我们可以粗浅理解为用某种形式来达到某种目的。“意味”可理解为目的(主题);“形式”可以是文体的选择、结构的安排、遣词用句的特点等。形式是为目的(主题)服务的,二者常相契合。(板书:形式、文体、造句、遣词 主题、情感、目的。)
师:就字面意思而言,大家觉得本诗难不难?
生:不难。
生:除几个方言词不熟外,全是大白话。
师:哪些“形式”让你觉得不难?
生:题目叫“插秧歌”,“歌”是古体诗的一种,形式自由,韵律、节奏、对仗自由。除了首句,本诗句句都押a韵。
师:句句都押,什么感觉?
生:打油诗、民歌民谣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好记。
师:既然都分析出了民歌的特点,再说说语言特点。
生:“学习提示”里说运用了民歌手法,语言通俗,直白浅近,多用方言口语,如“半霎”“渠”等有吴地特色。
生:从语序的角度,不用倒装,降低了理解难度。近体诗常为了合平仄、押韵、求新等而调序,导致理解困难。但这首诗语序正常,明白晓畅。
师:大家从文体、造句、遣词三方面进行了细腻而准确的分析,大胆的直觉、细品的功夫、小心的求证是读诗的三大法宝,做得很好。本诗力求通俗易懂、质朴无华,然杨万里也是进士出身,舞文弄墨大半生,他采用质朴的“形式”,有何“意味”呢?下面咱们进入任务三。
三、探究情理,明形式与主题的契合
任务三 理解形式与主题的协调统一,有时形式就是主题
师:作者采取质朴的“形式”,有什么样的“意味”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生:是为了展示质朴的劳动。农人劳作本来是朴素的、富有土地气息的,如果措辞艰深晦涩,或清丽婉约,或庄重典雅,都不太符合真实的劳动景象。就好比让下田的农民西装革履,或像李子柒一样妆容精致衣着考究,这样会有作秀嫌疑,毕竟求生与体验生活是两回事。所以,朴素的文风才能与求生的劳动相匹配,才显得“接地气”。
生:是为真实细腻地呈现质朴的心理、情感。前面已经归纳过了,农人真实的生活与心理是丰富复杂的;作者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也是复杂的,既有喜欢和赞美,又有隐隐的同情和怜悯。基于这种复杂和丰富的情感,所以要用最贴近农人真实劳作生活的语言来呈现,不加评价,让读者自悟。
师:这一点很难,分析得很好。还有一个角度,请大家阅读资料(PPT展示),进行提炼。
杨万里诗风转变——从江西诗派到独创诚斋体
江西诗派:追求“以故为新”,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
诚斋体:追求“师法自然”。与江西诗派从古人书本文字上翻出新意不同,而是直接从社会自然景物入手,名山大川、游蜂戏蝶、农夫田妇皆可入诗,善于捕捉细节,想象丰富奇特,但不用奇奥生僻字句,语言浅近明白,章法流畅,直至近于口语。有趣有情,自然活泼。
生:还源于个人诗风的追求。本诗呈现了诗人后期的风格特点。
师: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诚斋体”的诗风吗?“诚斋体”这三个字可以给你启示。
生:“诚”,诚实、诚朴,作品要忠于真实的内容情感,即质朴的诗风。
师:好。正如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的感慨,“近世词人,闲情之靡”,而他追求的是“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欣赏“句中无其辞,而句外有其意”的诗。(PPT展示引用句)插秧劳动,看似既不典雅,也无新意,但杨万里却通过质朴的诗风,让人在质朴中读出了复杂丰富和意味无穷。刻意用质朴的诗风来展现质朴的劳作、质朴的生活、质朴的民心,表达对质朴的赞美,这就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时候,形式即主题。如用今昔交错的双线交织形式,来表达往事如在昨日、亦真亦幻的主题;又或者用循环轮回的形式,来表现不断遗忘和重复宿命的主题。于本诗而言,“质朴”既是形式,也是主题。同时,也是作者的人生境界。下面进入任务四。
四、资料辅助,探诗人质朴人格;反观己身,树质朴劳动观
任务四 体会作者“质朴”境界,树立“质朴”的劳动观
1.探寻诗人的人生境界。
师:什么叫质朴?守好自己的本分是为“质朴”。我们说一个东西朴素,是因为它就只是那个东西,不花哨,不矫饰,没有外在的附加。比如一只碗,就只做一只碗该做的事,而不因是御用就被供奉;是农人,在劳动时就不看外来的东西,只聚精会神地、心无旁骛地种好田。对于作者而言呢?他也是顺应了本分,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PPT展示)
杨万里出身寒微,好学不止,23岁中乡试,27岁中进士开启仕途。做过七品参军、地方县丞,和两次拜相的主战派名臣张浚成为忘年交,朋友圈尽是名宦风流。从43岁开始,入京任职,50岁出知常州,作此诗时,常州任满返里,年已52岁。
师:半百之年,阅历丰厚,生命体验充盈。他身上展示的是“守时”与“质朴”。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牢记自己的身份,做匹配身份的事情。作为读书人,做文章,就专注地写出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路。作为官宦,就做好官员该尽的职分:上书建言,谏主主战,平定沈师之乱;为国为民,不扰百姓,不贪钱物,清正廉洁。此刻,高低皆经历,任满归故里,他以平民的身份平视而非以优越的心态来俯视农人,用那颗怀着家国天下的心,用那双惯看千古文章、荣辱宦达的眼,来发现庸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美与趣,与农人悲欢同频。私以为,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面对或沉或浮的命运,自在自为地去适应,该张则张,该平也平。(板书:人生境界、守住本分。)
2.劳动精神的时代表达。
师:作为青年人,你们从本诗学到了什么样的劳动精神?
(学生基于课堂思考表达。)
师:守住质朴——心怀理想,摈弃一切外在的浮华、诱惑,守好自己的本分,应时而动,不懈怠,不浮夸,不冒进,不怕吃苦,踏踏实实,勤勤恳恳。
(PPT展示)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高尔基
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
五、课堂小结
师:所有文学都是为了传情达意。为达到这一目的,选择的形式多别有“意味”。在细细的品读与思考中,要不断锤炼阅读思维:或由外向内,逐层深入;或由内向外,进行反推,要整体而深刻地把握文本。
六、课后作业(方法迁移,分析《芣苢》)
采芣苢,采之,有之。掇之,捋之。袺之,襭之。
《芣苢》删减后内容并未发生变化,但意境、韵律、节奏、情感变化巨大。请指出《芣苢》的篇章结构、句式、用词特点,并分析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名师观察】
我始终在想,一堂优秀的课,怎样才能做到像打开瓶盖一样,“砰”的一声打开学生呢?要实现这一点,智慧、恰宜的课前功夫和课堂功夫都颇为重要。
李涓涓老师的这堂课,用智慧、流畅的主任务建构,把教学准备的完美和课堂生成的完美,融汇成一个自然、富有张力的集合,各环节的铺展一气呵成,“嘹亮的号角齐奏战歌”,创造了一场美妙的寻找诗歌和情怀的思维之旅。
一、主任务明晰的智慧——课前预设的创造性
主任务教学,最重要的要求是课堂要聚焦——不能“点”太多太散。这就很考验教师课前的预设智慧了。李涓涓老师的任务预设,颇有创造性:结合本单元“劳动”这一主题,扣住“质朴”,以“体认质朴”为主任务统领课堂,深入到体认质朴的劳动生活、体认质朴的劳动语言、体认质朴的农人性情、体认质朴的劳动主题、体认质朴的人生境界五个环节,纲举目张,学生的学习既有纵深度,又有明晰度和方向感。
二、过程建构的智慧——课中生成的恰宜性
如果说“主任务建构型课堂”的主任务强调的是“课前功夫”的话,那么“建构”二字,则针对的是课堂行走,强调的是“课中功夫”。
一堂优秀的建构课,应该建构出“火热”和“效果”来,应该有“许多优秀的存在”在发生着,至少它应当是“生在”的课、“师在”的课、“法在”的课、“果在”的课。
生在,指的是“学生要存在”——强调沸腾:课堂上学生要沸腾起来、活跃起来。这节课,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完全被“砰”的一声打开了——很多体认很深刻,且独到。比如学生的回答:“我觉得你的看法不合理。因为农夫没应答,反而招呼看好鹅鸭。这不像是讲究孝道的时代儿子对父母的态度,反倒像是丈夫对妻子的态度,权威、高冷。所以,我还是认为是田妇,‘唤’很温柔,更像妻子对丈夫的态度。”又如学生的延展:“跳跃性。不要把整首诗看成一个时间连贯的场景,而是看成两个有时间间隔的场景,就可以解释了。同时,我觉得理解成是小儿祖父母也可以,因为不能排除田夫是木讷寡言之人。”这些成果,是学生思维和情感活泼泼动起来了的明证。
师在,是指“教师要存在”——强调助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助推。真正的课堂,教师不能缺席,要发挥教师的功效,但又不能越俎代庖。所以,我们强调教师要“知雄守雌,知白守黑”,采取“退后一步助推学生”的姿态。李涓涓老师在这堂课上,通过五个环节助推,共有十几处“出力”,时机适宜,语言到位,可圈可点,颇有特色。
法在,是指“学科方法要在”——强调规律:课堂上师生的学习要扣住语文规律。对于这一堂课来说,诗歌学习要重视什么规律呢?李涓涓老师扣住“联想和想象”这个诗歌文本的本质命脉,引领学生深入到诗歌世界的细部和深部去探游,可以说对规律的把握有文本底色价值的光亮性。
果在,是指“效果要存在”——强调过手:课堂上,教学目标要过手。不过手的语文教学,是耍花架子,是玄学。李涓涓老师这堂课,学生的发言和文字充分说明:学生对“质朴”的感性积累和理性积累,有体验型的过手,也有思维的迁移和提升,主任务完成得很漂亮。
“主任务”是一棵苗,因“建构”而成为一棵树——当我们将这两端智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时,那时的课堂世界,一定有一株“生成”能茁壮撑天。
来源 | 本文原载于《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2年第7期
编辑 | 鹃子
校对 | 小香
责编 | 古月
副主编 | 温鹃 常璐
主编 | 李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