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天课时排满、升学压力山大的各科一线教师们看来,学校的心理教师绝对是最令人艳羡的职位,“自由”、“清闲”、“轻松”是他们的代名词。然而,面对这一“刻板印象”,心理教师们却有苦难言。在不合理的师资配比下,心理教师常常陷入“以一敌众”的困境,而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鲜为人知,心理教师又常游走在校园的“边缘地带”。当今全世界都在高喊“重视青少年心理教育”,学校里的”心理教师“却为何沦为边缘人?是什么滞涩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01 压力山大却被误解成闲人,心理教师到底经历了什么?
“明明工作量巨大,还被认为是一个‘躺平’的闲职“;
“学校、家长的不专业干预,影响学生的信任”;
“被当成负面情绪的‘垃圾桶’太久,自己也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了”……
负担沉重、信任危机、创伤唤起……学校的心理教师群体似乎正陷入看不见的漩涡。
根据北大临床心理硕士,大儒心理咨询部、研发部总监牟惊雷的观察,“清闲”是对学校心理群体的极大误解。以北京某知名中学为例,在此前的多年,学校只设置一位心理教师,近两年才开始分学部增加岗位。除定期的心理课之外,心理教师的咨询时间通常都在学生下课后,不定时的“倾诉”占用休息时间多。教师工作压力大,虽长期“以一敌百”,却像行走在学校的“陌生人”,缺乏“存在感”。
(资料图片)
此外,心理教师们的工作常常处于独特的“三夹板”状态,夹在学校行政、监护人以及学生三方之间,陷入被三重压力推挤的尴尬处境。当学生遭遇心理危机时,心理教师一方面需要坚守职业道德,用专业手段帮助学生;但另一方面,学校行政和家长由于缺乏相关素养,会异常焦虑,从而对形势产生误判,对孩子采取过度保护措施,反而影响了孩子的信任和心理健康重建。
一般来说,心理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上心理健康课以及心理咨询。但在不同性质的学校,其定位有所差异。在公立学校,他们通常需要负担上课和行政工作,比如德育,危机干预任务重;而在大部分私立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性则更加凸显。
心理学专业出身的辛晴曾在公立学校有过工作经历。对于心理教师而言,需要定期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课,进行团队辅导和个人咨询,还要承担学校老师的心理辅导。当时,她认为学校设置“心理岗”仅出于办学必须配备的原因,心理工作并不被重视。于是,她选择了转向学科教育,目前正在上海某国际学校担任A-Level心理学科目的教师,尽管学校没有要求学科教师负责心理辅导工作,但出于助人目的,面对学生的升学、人际关系、青春期烦恼,辛晴依旧会一一回应学生的咨询。
然而,辛晴也不得不承认被需要、被信任的“知心姐姐”也会“内耗”,反复“暴露”在学生的负面情绪中,容易引起教师过去的“创伤经历”。
作为小学部科学老师,心理教师是吴莹的兼职工作。在这座中部小城,这所私立学校在初、高中学部各配备了一名心理教师,小学部则有两名,工作量有所均摊。曾经历过班主任、管理层的吴莹出于个人兴趣又回到了学科教育,由于工作需要,吴莹特意去学习了心理学相关知识,参加了不少专业培训。虽然学校没有强制要求,吴莹依旧考取了心理咨询等证书。
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沙袋用于到访学生的情绪宣泄,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段开放,学生需要通过班主任进行预约。心理教师承诺会对孩子们的烦恼保密,但当孩子有自杀、自残或伤害他人的倾向时,班主任、学校、家长也会收到“警报”。
咨询室的“落座率”不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亟待关注。根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抑郁是青少年最为多见的一种心理健康问题,是自杀的重要风险因素,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0%的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10.8%的青少年属于轻度抑郁风险群体。
几年前,一线城市的心理教师还处于边缘地位,不少学校采取应付态度。但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出现愈发频繁,低龄化趋势越发明显,社会、学校、家庭不得不加以重视。北京市教委最新规定,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学生规模500人以上的学校,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办学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心理教师配备。
02 人在边缘,跳槽机会少,升职加薪也无望
学生心理问题重重,而心理教师的困境也同样不容忽视。除了专业上的“自我调适”,还面临职业上的“一山放过一山拦”。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通知,预计在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 60%。
从政策上看,心理教师的缺口急需填补,被称为“天坑”的心理学专业似乎多了不少就业岗位,但距离落实心理健康服务的“精细化”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对此,从事国际教育猎头工作多年的蒋楠提到,较其他科任教师而言,心理教师需求量和流动性偏小,因此,国际化学校很少放出“心理教师”招聘岗位,然而,岗位不热门不代表专业要求低。
在蒋楠近期关注的一所学校的招聘要求中,应聘者必须拥有心理学、咨询、社会工作或相关领域学士学位,硕士学历将被优先考虑;同时,较强的中、英文书面、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必备技能;此外,心理教师的服务对象不止于学生,还包括教职员工及家庭。不仅如此,个别学校还要求心理教师住校,希望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牟惊雷认为,心理教师的工作难度颇高,“助人”本身就并非一个轻松差事,而在学校中,还需要承受行政对专业发挥的干涉,以及心理教师兼职行政后对自身专业的挤压,此外,伦理困境、舆论压力都给这个职业带来一定风险。就牟惊雷所调研的沿海某一线城市情况来看,该地区心理教师普遍反映“几近崩溃”。
面临被“榨干”,薪酬却无法带来安慰。辛晴坦言,在上海,心理教师的工资普遍不高,通常在8000-10000元之间,甚至与老家西南某城市差不大。吴莹也提到,自己虽然兼任心理教师一职,但工资并没有高多少。在学校看来,“心理教师”不是一个专门岗位,因此报酬还是按工作量来算。
而心理教师的晋升空间更无从谈起。牟惊雷说,在学校内部,岗位本就少,靠专业上升几乎无路可走;而如果转为管理岗,就得往班主任、德育主任等岗位靠拢。因此,心理教师的进阶之路几乎“两头不沾”。辛晴提到,由于心理教师这一群体本身就极为小众,与同行相互学习的机会也不如学科老师多,因此,成长空间也较为受限。
03 青少年心理危机频发,拿什么拯救心理教师的职业困境?
心理教师们在“彷徨”中“呐喊”,呼唤被看见。但在辛晴看来,心理教师的困境其实因校而异。有的学校扎实做心理健康教育,但更多学校并没有对此投注太多精力,只把这个岗位当作“装点”,这可能源于学校没有发生过”心理危机事件”,存在侥幸心理;或是发生过一两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但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如果心理教师处于这种“不受重视”的境遇中,不免产生极大的落差感。
牟惊雷认为,社会应关注和改善心理教师的生存状况,增设岗位,并将行政与专业分离;同时,学校管理层、班主任、家长等群体的心理科普也需及时推广;此外,学校还可以与校外专业心理机构接轨,更正规、便捷地落实心理健康服务。
对此,吴莹提到学校也正在采取相应措施,如开设家庭教育类的“父母讲堂”。然而,这类讲座大多是双休日举行,且是自愿报名,家长意识不够,上座率并不高,收效甚微。此外,吴莹还了解到,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普通教师,甚至体育老师也进行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且需要配备心理咨询资格证书,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教师的工作开展都大有裨益。不仅如此,某些地区还出现了“影子老师”,即那些帮助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关照特殊孩子的群体,吴莹认为这种协作也是对心理教育的灵活运用。
而社会层面的努力,辛晴认为更重要,但也更为艰难。大众普遍对“心理咨询”抱有“耻感”,在“城市病”造成的心理问题愈加泛滥之时,人们却很难走进心理咨询室。与此同时,市面上的许多心理咨询服务的价格的确居高不下,且专业水准参差不齐,许多不具备专业资质、职业道德的所谓“专家”鱼贯涌入这个并不完善的市场。
辛晴提到,不少发达国家早已将“心理咨询”纳入医保,“心理问题”与其他疾病被一视同仁,但在国内依然任重道远。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广东是较早将心理治疗项目纳入医保的省份之一,在新版的《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诊疗项目目录》中,心理治疗出现在精神科治疗类别下。此外,暗示治疗、催眠治疗、森田疗法、行为矫正治疗、延误治疗、正念训练、儿童孤独症教育训练指导等也纳入报销范围。
此外,北京也在试水、试点之后,推动心理治疗服务体系改革。尽管两地都强调心理治疗并不等同于心理咨询,但这一缺口正在逐渐被打开。而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也建议将青少年心理咨询有序纳入医保,实现事实上的“疗心”也能报销。对青少年这一需求的回应同时也是对心理教育的回应,心理教师的工作开展离不开社会的参与,而如果全社会的重视程度提高,其作用力也必将反推回校园中。
结语
在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的当下,学校在危机驱动下采取了种种措施,心理教师也逐渐走上台前。而随着一系列教育政策的推进,心理教师的缺口急需吸纳更多专业人才。但尽管如此,心理教师依旧面临不如学科老师受重视、评价机制匮乏等问题。回到校园,面对一颗颗“如临深渊”的稚嫩心灵,如何防范于未然?避免集体式的“应激反应”,提高从业者待遇和“可见度”,也恰恰是“多管齐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作者 | 敖竹梅
图源 | 网络
栏目介绍
教育职场:关注国际教育从业者的职场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