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42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让青年教师尽快进入适应教师角色,将他们培养成教育教学业务骨干?这是学校管理层思考的问题,更是校长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
1
做校长
顶大的事就是培养青年教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人民教育家 于漪
教育就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把学生蕴藏的潜能通过教师的开发把它变成现实。
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目中有人,不仅要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而且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我一直和年轻教师讲:你一路走过去,教育脚步有深有浅,你要停下来,深入思考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不足的,久而久之就能摸到规律了。
课堂教学是要深入研究的。老师绝不能做教书匠,不能只是灌输知识。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智力,熏陶情感,要育人。我在80年代就在课堂教学中试验了,绝对不是“我讲你听”“你问,我回答”。
课堂教学要多功能、立体化。要以学科智育为核心,融合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是立体的,育人和求知应该互相渗透。语文教学不仅有实用功能,还有教育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因此,所有课程都要能够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退休以后我主要抓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可以说是我的一个期盼,从70年代末开始我就一直带年轻教师。教育的希望在青年教师身上,所以多少年来我对教师教育非常重视,手把手地教。
校长是培养教师的第一责任人。
我做校长,顶大的事情就是培养青年教师。
我一辈子做基础教育的教师,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身上延续的,教师的价值是在学生身上体现的。我一辈子上下求索,就是为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学生能成为龙的脊梁。
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我们的希望在中青年教师身上,你们手里掌握着国家的未来。
同时,育人先育己。我一辈子走的是同学生一起成长的路,在教育学生的同时首先教育自己,教育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有中国心的中国人,成为一个能和学生知心教心的教师。
我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一辈子都在学,不断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我不断地反思,我一辈子上的课,有多少是上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中的。
我希望中青年教师人才辈出,创造教书育人新业绩。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通过我们的艰苦奋斗,把这个理想变成光辉的现实,理想实现之时,就不仅是全国的创新,在世界上也是了不起的创新!
2
行动研究解开青年教师成长密码
❑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机车小学校长 刘春香
青年教师成长关乎学校发展高度,关乎学生成长水平。如何有效激发青年教师的内驱力,促进他们快速健康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认为,用行动研究的方式解开成长密码,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1. 为青年教师成长赋能“三策”
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一般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新入职、规范期、成熟期。每一个时期面临的成长瓶颈各有不同。初入职时,工作忙乱,无所适从,疲于应付。规范期,教育理想与自己的工作实际能力不匹配:与家长、同事、领导交往时胆怯,表达能力不强;面对棘手事情手足无措,欠缺繁杂事务的协调能力;目标达成力、思维力、行动力都还不足。成熟期的教师开始出现分层态势,一部分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磨砺,成长速度很快;一部分开始固守经验型的心态;一少部分在每个时期均未把握好自己的成长机会,显得力不从心。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为青年教师搭建适合成长的行动路径,让学校成为青年教师自我突破的生命成长场域。
策略一:问诊把脉,专业培训。
通过调查,我们归纳整理出青年教师最需要具有六个方面的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棘手问题解决能力、深度学习能力。每一个能力里罗列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分类形成专题进行培训。
我们还引进名师,进行专题培训。名师在教学风格上独具特色,青年教师通过学习案例、聆听讲座、尝试应用,形成自我的教学方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成长路径。学校聘请特级教师余映潮、徐长青等成立名师工作室,为青年教师课堂问诊把脉,在教学技术和学科素养方面进行引领指导,使青年教师从思想上奠定成为专家型教师的高标,从高起点出发,为智慧型、专业化教师团队的发展打基础。
我们实施双师制师徒结对方式,给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两位师傅,从教学和班级管理两个路径帮扶青年教师。每学期师傅都要听徒弟的课,上示范课;针对学生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帮助青年教师做好自己的发展规划,促使青年教师教学素养稳步提升。
策略二:双坊建设,专题研讨。
“双坊”即工作坊和研究坊。工作坊主要围绕行政管理问题聚焦探讨;研究坊主要围绕教育教学问题聚焦探讨。无论是“工作坊”还是“研究坊”,都用学术视角进行坊间活动。比如:《思维工具助推课堂效率提升的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研究》等研究主题的实践探索,发现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探讨合理的解决路径,使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双提升。
策略三:有效阅读,深度链接。
教育智慧的凝练是一个复杂而持久的过程,捷径是攀上巨人的肩膀,快速提升自己。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青年教师更要有读书的习惯,有深度阅读专著的能力。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吸收了哪些有用的内容、方法和策略,对青年教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倡导“共读、共写,共享、共创”,用团队的力量促进个体的快速成长。我们构建“读、思、写、行”流程,实现了有效阅读和行动力深度链接。
2. 在一次次“小目标”达成中逐渐提升
青年教师培养要做到“目标清、路径明”。一是通识性目标,全体教师需要遵守和履行的职责,青年教师也要照章执行,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培养。二是学科专业技能目标,通过落实课程标准,规范教师课堂行为,使青年教师“教有章法”。三是设定青年教师团队共进目标,我们构建同级段共同体、学科共同体、青蓝坊共同体等,为青年教师动力激发寻找共振源。四是设计个人成长规划,激发个体的自我突破意识,在挑战中挣脱舒适圈,朝着“最好的自己”奋进。
为了保证行动的有效性,在青年教师成长遇到障碍时,学校适时介入,设计流程,以保证青年教师行走顺畅。如课堂教学流程、专题教研流程、研究坊活动流程、集体备课流程、小组学习流程、作业批改流程、家校沟通流程,等等。
通过完善教学流程,创新活动方案,在一次次“小目标”达成过程中逐渐提升自我,促进青年教师充满希冀地在探索之旅中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学校每年的情志教师引领、身边榜样宣讲、最美教师评选等评价活动,旨在引导青年教师学有榜样、行有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彰显价值。
美术教师团队通过行动研究,在教学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育价值观念。他们用“艺术视角构建主题课程”的策略进行艺术课程的再构架,跨学科融合使美育真正发挥出陶冶学生情操的价值。在学校“情志工作坊”汇报会上,他们以“追梦三人行”组合方式呈现了成长的心路历程:最初进行“牡丹”主题展示活动时,我们非常困惑、迷茫,不知该如何去呈现。我们反复商议,围绕主题进行方案设计,确定最佳的活动方案,付诸行动,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在主题活动中如何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展示空间,落实美育教学价值?学校适时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后期的“年文化”“大师画我也画”等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煎熬。虽然过程很痛苦、艰辛,但我们却收获满满,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路行走,一路成长。行动研究让青年教师体验到教育的价值魅力,不断在实践中探寻更为有效的成长路径,以更高的目标引领他们享受教育的美好时光。
3
4个关键词,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 山东省东阿县实验中学 邵金华
近年来,我校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探索出“模仿、阅读、反思、合作”的做法。
1. 模仿
缺少课堂教学实践,对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要求知之甚少,特别是有些青年教师所学专业非师范类,虽然有教师资格证,但是缺少系统专业的师范教育。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校鼓励青年教师从模仿开启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一是拜师。我们每年都组织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拜师,要求新教师多听师傅的课,结合自身特点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老教师要把积累的所有经验传授给新教师,缩短磨合时间。
二是观摩。在上好常态课的基础上,定期组织新教师观摩学校教师的公开课和优质课,借此打磨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引导他们凝练教学主张,不断探寻理性的教育教学实施,构筑实践性知识,让青年教师从“青涩”走向“成熟”。
三是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青年教师都能很快掌握课堂教学技巧,把握住课堂教学节奏。我校每年定期组织两次青年教师展示活动,既能磨炼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能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并鼓励青年教师实现从传递性教学到学术性教学的转变。
2. 阅读
我们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为教师购买或订阅教育类图书报刊,帮助青年教师获得经过他人千锤百炼的精神智慧。
对于这些图书报刊,我们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汲取其营养。
一是成立读书领导小组。将青年教师读书纳入常规管理,定期检查总结、量化考核、反馈指导,将读书活动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丰富读书活动。实行“个体研读”“集体阅读”“交流汇报”“现场撰写”“多样活动”等读书“五模式”,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研讨会、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教师在读书中成长。
三是定期分享展示。每月在教师代表中随机抽选两名教师上台分享,分享阅读内容和感悟,引领全员阅读,积极营造浓厚校园学习氛围。
3. 交流
教学是一项个性化很强的实践活动,正因为如此,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切磋与分享显得尤为重要。
同事随口而出的几句话,就可能让自己有“茅塞顿开”之感,从而解开困惑,找到促进专业成长的方法。
我们主张青年教师在实战中成长:
一是一课多磨,直到上满意为止;
二是组内公开课每个人都上,进行同课异构,集备出优秀课例;
三是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通过交流心得感悟让青年教师懂得依靠团队的协同作战,发挥团队的智慧,从合作学习中寻找到自己专业成长的“契合点”。
4. 反思
叶澜教授曾提出:一个教师写30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
我们倡导青年教师每天坚持写教学反思,主要从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否有趣、处理教学内容是否精当、设计的教学问题是否恰当、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当等方面进行反思,让他们积累教学经验。
经过这样的积累,学校青年教师在短期内都能拿出一本承载着自己教学得失的反思集。
通过反思结果的运用,青年教师能改进和矫正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教学行为,有些青年教师通过一年的时间就成长为教学能手或教学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