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是当下最为时髦的一个名词,又是一个改革的新名词。但是,我们的校长却对此很是热衷,因为有了精细化管理,各种总结、各种数据和图表,那可是满满地塞满了档案柜。无论是哪一级领导来检查,这都是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
上级领导来检查,主要看什么,不就是教育教学吗?教育教学怎么检查,除了听上一两节课,不就是检查档案资料吗?现在有了这满满的一柜子各位教师的资料,还能没有说服力吗?随便拿一位教师的材料拉出来,都是站得住,立得起的。
有学校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对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出了明确的量化考核的规定,他们明确——
(资料图)
教案必须手写,并且每节课教案不能低于5页,教案最后必须有不少于100字的教学反思;每位老师每周听课次数不能少于3节,听课过程要详细记录,听课记录上必须有建议、有评价、有反思,缺少一项不能被评为A类听课录;每天上午、下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签到、签退;每周至少和5名后进生谈心,谈心记录必须按规定格式填写;班主任每天必须蹲班一节以上……
看一看,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他们都做了细致入微的规定。教师只要按照这样的规定去做就可以了。而这样的规定,对于一线老师来说,那真的是压力比山还大。
教师的教案必须手写,而每一节教案不能低于5页。现在,无纸化办公都已经普及了,教案还有必要手写吗?这不是在逆潮流而动吗?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网络上的优质教案改一下为自己所用呢?
一份教案非得要求那么多的字数吗?都是十多年的老教师了,就不能写一个简案吗?而学校竟然从格式到字数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明显是对教师的极度不相信。
而这样的不相信结果只能是使老师们为了应付而胡编乱抄,根本就不会把它运用到教学上。如此一来,这样的规定是不是就成了老师们的一个累赘?
而更奇葩的是,上完了课之后,还必须要写100多字的反思。一节课上完,写上三五句反思,恐怕每一位老师都乐意去做,而现在,连字数都规定了,这不是在为难人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好吗?
听课,形式主义则更为严重。一周就要听课不少于3节,这就有些夸张了。老师们一般都是满课程,一周就有十几节课。每天,除了备课,还要上课、批改作业和找学生沟通,剩下的还能有多少时间呢?
而就是这一节听课,按照他们的逻辑,各个手脚都做到,那么是不是还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去完善。如此一来,一周就要至少为此花费6节课的时间。这不是让老师的压力如山大吗?
学校为什么要实行精细化管理,说白了,还是学校对老师不放心,认为他们现在没有用心教书所致。
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最后的结果就是把一个个老师变成了工具人,就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而完成数据和表格,如此一来,教师还有多少时间放在教育教学上呢?
还是一位老教师的话说得实在:好好上课,好好批改作业,什么都有了,有什么必要搞什么精细化管理呢?
精细化管理其实就是一种形式主义在教育教学一线的表现。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希望什么事都要留下痕迹,这样管理者看得见摸得着,他们看着放心,听着满意。在他们看来,如此就是教育管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如此的管理,是走向了事物的反面,让所有的一线老师生厌生憎生恨。
但是,现在进行精细化管理,那么势必就必须要增加管理人员的数量。而这样一来,也必然就增加一线教师的数量。
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希贵,带领十一所学校进行了组织变革,他的团队成员做过一个调研,当副校级干部超过合理数量的时候,每增加一名副校级干部,老师用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就会减少3—5%。
所有的“精细化管理”既没有情感,也是非理性的,更不承认人的良知,是把人不当成人的一种冷冰冰的管理。学生不是产品,老师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精细化管理之下,能教育出怎么样的学生呢?让人悲哀!
亲爱的读者,对于教育精细化管理在许多学校推行让老师成了提线木偶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蝴蝶花雨话教育,专注教育时事和最新教育动态,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蝴蝶花雨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