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改革是不是需要的呢?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育教学的改革能不能有一个尺度呢?恐怕谁也不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也正因为如此,教育教学改革就成为了某些空头理论家一个人狂欢的温床。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叶圣陶先生说过:“谁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谁就是教育家。”是啊,一个教师能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并且还能给困难的问题一个梯度解决方案。这样的教学能手,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育家。
但是,现在,谁会在意这些呢?现在的教育,和市场上卖商品有些相类——卖货,你不制造一点噱头,没有人关注。
(资料图)
有了噱头,关注度高了,货物自然容易卖出去了——尽管这个货物与其他的同类商品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仅仅是因为他会吆喝,于是,就成了关注的焦点。卖的人高兴,因为货物都卖出去了啊;买的人高兴,因为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啊。
现在的教育改革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始终在进行教育改革,而能说上成功的有多少呢?恐怕乏善可陈。要是,你对此说法有质疑,那么请你说一两个改革成功并且全国推而广之的例子。也许你能说出一两个,但是有多少影响力,恐怕就没有了多少底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无他,因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多是坐在办公室里的专家苦思冥想出来的,有没有用,他们不关注,关键就是要推销出去。于是,他们凭借着站在云端的优势,三年五年就来一波教育教学改革。
而三五年时间一过,这些改革就成了过眼云烟,有没有效果,他们不问,他们要的是明令禁止,要的是自己能赚一个盆满钵满。在权力和利益的面前,教育教学改革能彻底地贯彻下去吗?就是真的贯彻下去,又能有多少效果呢?
正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理论家都是坐在书斋里的,而不是真正来自第一线,为着实际的教学的,他们的教育教学改革能做到务实高效吗?你做梦吧。
他们往往都是拉大旗作虎皮。先不要想什么适用不适用,先考虑的是怎么找出一个能忽悠的响亮的名词。有了漂亮的名词,题好一半文嘛,这就是成功的一半。有了漂亮的名讳,剩下来的,你就是塞多少稻草进去,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自然有人争着抢着来给你又是涂脂抹粉,又是隐身注释,你就是一个空皮囊,很快就能丰富起来,生动起来。
有那么一帮溜须拍马的,还有一些歪才的家伙吆喝着,这理论不红都不行啊。于是,教育教学和改革就成了一些所谓的理论家的狂欢。一个个在沽名钓誉中,赚得个盆满钵满,而至于最后是不是一地鸡毛,这能是我们的事吗?一个个拍着屁股就走了,没有人考虑这一点。这就是当下现实中的悲哀。
这些所谓的理论家理论早出来了,要造出声势,自然就要依仗一线的教师去做啊。于是,一线的老师有的是事情做了。又是理论学习,又是心得体会,又是课程解读,又是课堂演绎,又是课后总结……一套套的折腾下来,老师们还能有一颗安静的心到教育教学上吗?
教育教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理论改革的其实要造出来,你们还必须根据我们的概念,好好地写写论文,发发课题,来为我们壮声威啊!一骨碌下来,老师还有宁静的空间吗?
这些年,这样的穷折腾还少吗?
大单元学习、核心素养、项目教学、Pbl学习、深度学习、绿色学习、生态学习、社会化学习、微课、微格教学……这些年,这改革,那模式,这特色,那榜样,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每个理论总能实施几年,而几年之后就会被新放出来的概念所淘汰。老师们被挟裹其中,在各种所谓的教学改革中失去了“自主教学”能力,甚至连最基本的适合本地教育教学的优良传统也给弄丢了。
李镇西老师在文章《再次声明: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谢绝参观考察》里说:“我愿中国校园恢复宁静。校园本来应该是宁静的,但问问现在的校长和老师,是否真能如胡先生所说“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无止无休的‘验收’、‘迎检’,花样翻新的‘特色’‘模式’……耗费了多少人力、精力、财力?学校不断被折腾。喧哗嚣叫中,教育没有了。越是宁静的校园,才越有真教育。”
李镇西老师真的不知天高地厚,怎么就不明白理论家们的苦心呢?要知道,他的理论是:每几年推出一个新理论,那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涉及到一群人的饭碗啊。没有了这穷折腾,他们能到哪里去赚取头顶的帽子,兜里的票子呢?真的不懂事啊!
最美丽的教育,其实就是静等花开花落的过程。但是在当下的一些空头理论家的忽悠之下,老师们还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吗?一声长叹!
亲爱的读者,对于一些所谓的空头理论家每隔几年就退出一套新理论,折腾得教师没有一片宁静之地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蝴蝶花雨话教育,专注教育时事和最新教育动态,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蝴蝶花雨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