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一旦提起孩子的教育,就会出现,到底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大讨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此,有一种看法——“快乐教育”是西方实现社会分层的方式,底层穷人的孩子下午三点就放学了,而上层的孩子则非常辛苦,放学了还要各种学习。西方教育以“快乐教育”为名,悄悄完成了阶层固化。
“快乐教育”是否有这样一种功能,只能请读者自行判断。但实际上,对于家庭教育而言,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是否应该快乐地学习?”
《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认为,任何学习,其实都是一件颇为辛苦的事情。然而,学习辛苦,和学习痛苦是两码事。也就是说,孩子可能会学得很辛苦,但是不等于是痛苦的。
所以,我们常说的“快乐教育”是想要避免让孩子学得很“痛苦”,而不是想让孩子不“辛苦”。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家长的“输不起”,是孩子学习痛苦的根源之一
相信在很多人的成长经历里,都有过父母事事要求“争第一”的“鼓励”。
比如,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父母会说:“你今天要多吃一点饭,明天就能跑第一了”“你今天好好吃饭,明天就能比别人厉害了”“我们看看,谁今天吃饭是第一名”。本来是一天中最应该放松、享受的吃饭时光,就这么硬生生地跟“争第一”捆绑在了一起。
有时候,父母对孩子说“争第一”,其实是想给孩子鼓励。但如果父母总是把“第一”挂在嘴上,这种鼓励就会给孩子带来副作用——紧张、焦虑。
曾经,有一个妈妈请求老师不要用红墨水批改她儿子的作业,因为那代表了他没有得到100分,所以孩子一看到红色就会崩溃。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勇气、有信心,不断超越自己,但这种期望同时也是一种压力。那些从小被灌输要当第一的孩子,每件事在他们眼里都像“红墨水”,时刻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达不到大人的标准,因而反倒更加容易退缩和放弃。
如果家长总是有意无意地用“第一”来评价孩子,将会破坏孩子对“自我、自尊”评价体系的建设。对自尊心刚开始萌芽的四五岁孩子来说,家长对他“争第一”的要求和态度只会让他觉得:我必须赢,才能被接受和认可。
而这样做,只会造成严重的恶果:
有的家长搞得孩子一直对读书没有兴趣,孩子上了一个好大学就算给家长交了差,最后混一个文凭了事。有的家长逼得孩子非常逆反,后来很不幸福,自己也很后悔。最终是父母与孩子的“双输”。
著名主持人杨澜说过一句话:“现在输不起的孩子,长大了也赢不了。”但实际上,这种“输不起”,实际上是家长的“输不起”,他们把“孩子的第一”当作自己最宝贵的面子,他们把孩子教育好,变成了对自己面子的奖赏。
然而,真正好的教育,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发掘自己内在的欲望,让他们自觉地学习进步。面对输赢,能够保持平常心、自己判断取舍、做出决定的孩子,才不会只为结果患得患失。
▌比成绩和“争第一”更重要的, 是父母让孩子保持“好奇心”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学习最棒的动力并不是来自谁告诉他要去做什么,而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向往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那种内驱力,这些比别人告诉你要去争第一强大无数倍。
人称“清华爸爸”的赵洪云认为,比起能不能拿到第一,父母更应该在乎的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他想不想去学习?想不想了解这个世界?能不能从这个过程中收获自我肯定?
这个小小自我的萌芽,就是孩子愿意为成为更好的自己努力的基石。
对此,赵洪云《爸爸与小孩》一书中,总结出三个方法论:
1. 尽量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好奇。
好奇心就是进化安排好了的学习机制,促使孩子保持学习的心态,抓住一切机会去获取新的信息。只要不是太危险,父母就应该尽量鼓励他们去好奇,去学习。
例如,爸爸带小孩去放风筝,小孩问,这只风筝为什么不能飞了?爸爸说,是风筝线断了。风的力量太大,线产生的拉力也增大。线承受不住了,所以就断了。
小孩问,是风太大的原因,对吗?爸爸说,好像是,其实不是。
是因为风筝没有独立飞翔的能力。因为依赖线,所以不能飞得更高。因为依赖风,才会被风从天上吹落。”
孩子好奇的东西很可能是鲜活的、大自然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课本知识,这个恰恰是在育儿早期最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形式。而这些从生活中来的鲜活刺激,是最容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的,本质上就是在练习孩子整合新信息的能力。
2. 除了到外面去找新刺激之外,家长也可以利用家里的熟悉场景和小道具,让孩子探索。
这就是在鼓励他找到熟悉物品的新特点,这样他就能更容易地意识到,一般的事物其实不是只有一个目的,一个用途,而是可以灵活地组成新事物。
当爸爸给孩子买玩具的时候,有买许多开放式玩法的玩具,比如乐高、积木、黏土、磁力球之类,这些玩具都是要求孩子可以自己琢磨玩出新花样的,而不是有标准答案的。尽量少买那种只有一两种确定玩法的。
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只有看到新奇的东西才有好奇心,只有新的刺激才能让他感兴趣,不会看到熟悉的事物就自动放弃探索。而是能一直保持好奇心,能对耳熟能详的事物都能提出新的看法和创意。
3. 对于孩子的探索和观察结果,不要随便作出负面评判。
举例而言,某天,孩子在外面玩,忽然兴冲冲地跑回来说:“爸爸,你看我捡到个什么?”
可能它只是一个又脏又破的橡皮筋。但是,这在你孩子的眼里,可是个新奇的宝贝,他拉一拉橡皮筋就变长,手一放橡皮筋又缩回去了,他从这上面发现了很多以前他不知道的东西。
其实,在孩子的大脑里其实刚刚发生了一次神奇的新奇经验整合的过程,如果爸爸这么轻率地否定孩子的探索结果,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这个体验,“哦,原来我对于新信息的判断标准是错的。”
那他下次再看到新奇的东西,就不会立即激发这个新奇经验整合过程,而是先想一想:“这个东西,爸爸也认为它新奇吗?”这个外在就表现为,孩子慢慢地失去了好奇心。
所以,哪怕孩子不过是捡来一个橡皮筋,爸爸也不能说:“这是什么脏东西,快扔掉!”而应该说:“哇,这是什么?你来说说它有什么特别的。”然后你就能听到孩子滔滔不绝地说出对这个橡皮筋上的发现。这就是他把新信息整合到自己大脑里,又重新整理之后输出了。
既然是孩子的探索,就不要随意否定他们,要让孩子来主导,让他去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然后,当孩子有能力形成自己的判断时,家长就可以发挥另外的作用,给孩子们指向一些新信息,引导孩子注意一些他们看不到的、疏漏了的信息。这里的重点就是让孩子知道,答案不是唯一的。
其实,育儿的目标,不是让孩子变得跟父母一样聪明,而是让他比父母更聪明。
换句话说,父母要做的,就是支持这个小小的自我逐渐长大,容忍孩子不同的选择,尊重孩子做出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决定。当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用正确的沟通和鼓励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他就可以保持乐观自信,毫无保留地去爱这个世界,去创造他觉得有价值的东西。
▌学习爱,趁我们还在爱
如今,有太多的人带着爱和期待进入亲子关系,带来的却是焦虑、困惑、伤害和痛苦。当问题发生时,父母总以为是方法不对。其实并不是。亲子关系是需要经营的,但是怎么经营亲密关系,却需要学习。
为此,先知书店诚荐“清华爸爸”赵洪云用18年的亲情写下的作品 《爸爸与小孩》。收藏本书至少有两大理由:
1. 这套书用自然日常的场景,帮助孩子打通科学和人文世界。
作者赵洪云不是耳提面命地跟孩子说道理,而是从自然(自然现象、科学知识或常识)切入,让孩子懂得爱、懂得善,也懂得面对任何问题时独立思考。
2. 一套值得父母和孩子用心感受的书。
这套书中的场景我们每个人都会很熟悉:走在路上、孩子在学校受委屈、孩子开始关心早恋问题……这些家长都会遇到的场景,能引发强烈的共鸣,帮助父母处理与孩子的沟通难题。
这套书老版首发期曾登上当当图书亲子类新书榜前3名。本次再版,新增第三册,并升级为精装函套版,故事更加圆满,装帧更适合收藏纪念。 先知书店取得本书独家授权。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