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个奇怪的举动,令无数家长脸红:父母最该自省的5种行为
(相关资料图)
#夏日生活打卡季#
父母的伤害性行为,是埋在孩子内心的隐痛。
孩子虽然嘴上不说,但性格、品行早已受到影响,成为他一生的阴影。
作者&插图 | 可乐妈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
为了倾听学生们的心声,有老师在班级里放置了一个“烦恼盒子”。
孩子们可以将烦恼写下来,匿名放进盒子里。
原本以为孩子的世界单纯、美好,最大烦恼的不过是“作业太多”、“零食太少”或是“为什么不能多玩一会儿游戏”。
然而,当老师掏出这一个又一个小纸条,看到上面的内容时,却沉默了。
“为什么爸爸妈妈生了我,就离婚?”
“我的父母每天都在看手机,从来没有真正地陪过我,要是我的爸妈能真正地陪陪我就好了。”
“为什么妈妈不关心我呢?光关心弟弟,我想让妈妈多多关心我。”
每一张小纸条的背后,都藏着一颗受伤、流血的心。
不禁让我想起作家桐华说的:
“正因为孩子的世界很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很多时候,一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就足以改变孩子的整个人生。
特别是以下5种常见却伤害孩子的行为,值得每一位家长重视起来。
争吵
是孩子眼中最可怕的恐怖片
美国心理学家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一书中引用了一项数据,用来说明父母关系好坏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和睦的家庭中,孩子的主观幸福感最高;
而父母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即便没有离婚,孩子的主观幸福感也会降为负数。
泰国动画片《吵架的父母》用短短三分钟的时间,还原了当父母吵架时,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影片一开始,妈妈正在楼上温柔地给女孩讲睡前故事。
随后,楼下传来爸爸回家的声音,妈妈下去查看。
没一会儿,女孩就听到了父母争吵的声音。
当她走下楼梯时,正好看见爸爸妈妈吵得不可开交的身影,还伴随着暴力的推搡。
女孩吓坏了,捂着脸蜷缩在角落里发抖。
透过指缝,她看见:
幽默风趣的爸爸变成了可怕的怪物,原本温柔的妈妈也成了披头散发的鬼怪。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父母只顾着唇枪舌剑,争个对错,却忘了,角落里还有一个瑟瑟发抖的孩子,正注视着这一切。
知乎网友@小西的经历同样让人深思:
她说,自打她记事起,性格倔强的父母就经常吵架。
每一次争执都让她胆战心惊,以至于如今成年的她患有严重的恐婚症,她害怕自己的婚姻也会像父母那样一地鸡毛,只剩下指责、谩骂和嘶吼。
其实,父母争吵,伤的不止是夫妻之间的感情。
更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人际关系,尤其是未来对亲密关系的理解。
对孩子而言,童年最幸福的事不是住多大的房子、有多豪华的玩具,而是生活在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里。
学会控制情绪,对另一半多些理解和包容,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也是滋养孩子心灵的甘露。
低质量的陪伴
正在摧毁孩子的未来
综艺《少年说》中,上五年级的男孩叶子健当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真实又扎心:
“我小时候一直以为手机才是父母的孩子。
因为我每次抬头看他们时,他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看,我真不知道手机里到底有什么好看的东西,竟比我还重要。
甚至,为了图自己的安静,不让我捣乱,还主动让我玩手机。”
说到最后,子健带着哭腔恳求道:
“爸爸妈妈你们放下手机,陪陪我好吗?”
这段话,道出了多少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日常。
有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孩子就站在父母面前,但父母的眼里却只有手机。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在书里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他遇到过一位来访者,是一家企业的高管,事业有成,但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
这位高管每次在公开的场合说话,就会特别紧张。
因为他总觉得,别人对他说的话根本不感兴趣。
在武志红的引导下,高管开始回忆自己的童年,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
原来,高管小时候和妈妈聊天时,妈妈永远在忙自己的事情,只留给他一个侧脸,从来都没有好好看过他。
这让他时常怀疑,是不是自己讲的事情很无聊。
又或者,妈妈根本不在乎他。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安全感、心理健康、人格稳定几乎全部来自于童年时父母陪伴的质量。
正是生命早期的陪伴,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世界是阳光普照还是阴云密布。
就像哈佛教授吉尔伯特说的:
“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感到遗憾,但却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专注的陪伴,及时的回应,胜过千万育儿经。
唠叨
一点点把孩子变成了哑巴
画家陈丹青说过:
“许多家长都有一种‘家长欲’,那就是太把孩子当孩子。”
记得在《超级育儿师》中,就有一位“家长欲”爆棚的妈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男孩纪睿的妈妈自认为是一个很关心孩子的家长,可儿子却迷上了电脑游戏,整天整天地坐在屏幕前,不吃不喝,也不去上学。
没办法,妈妈只能向节目组求助。
然而,育儿专家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却发现:
纪睿自我封闭的原因,正是因为妈妈平日里的“语言轰炸”。
每当纪睿让妈妈不满意时,妈妈就会没完没了地唠叨他:
“你知道你几天没出门了吗?”
“不让我进房间,你吃没吃我就看不见了,是吗?”
“你不吃饭,要是得胃炎怎么办?”
……
面对喋喋不休的妈妈,纪睿只能一言不发,在游戏的世界里寻找片刻的宁静。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
“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
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只会让孩子在心里筑起高高的围墙。
隔绝父母的声音,也关闭表达的渠道。
曾有一位家长在后台留言,说:
“我也不想唠叨啊,可我担心只说一遍的话,孩子不会听话。”
但一项研究表明,语言重复的频率与说服的效果往往是呈“倒U曲线”的。
也就是说,我们重复的次数越多,孩子越听不进去。
有时,比起唠叨和说教,倾听孩子的声音、给孩子足够的信任,或许更能激发出孩子好的那一面。
贴标签
让孩子活成了父母嫌弃的样子
贴标签,是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最常用的一种发泄方式:
“做事从来都不知道动脑子,简直笨死了!”
“我怎么就生了你这样一个废物?”
“你啊你,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你长大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不少父母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知耻而后勇。
却不知道,长久的负面暗示,只会让孩子朝着父母嫌弃的样子狂奔而去,真的变得越来越笨拙、无能、不爱说话……
记得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美国奥勒冈州有一位牧师,他的儿子很叛逆,小小年纪就离家出走,和父母断绝联系。
为此,牧师烦恼不已。
他找到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向对方倾诉自己的苦楚。
没想到,牧师却问他:“您已经诅咒您的儿子多久了?”
牧师很惊讶,不明白咨询师是什么意思。
咨询师解释说:
“诅咒的意思是,口说与心里想的都是另一个人的不是。
而刚才您所说的,都是您儿子身上不好的地方,您这样诅咒您的儿子多久了呢?”
听了这番话后,牧师恍然大悟。
随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牧师按照咨询师的建议,只要一说起儿子,就努力回想他身上好的一面,只说儿子的好话。
渐渐的,牧师竟然真的修复了与儿子的关系。
一句话可以毁掉一个孩子,同样地,一句话也可以成就一个孩子。
当父母不断重复积极的语言,包容孩子身上不够好的那一面,一遍遍告诉孩子:
“你行。”
“你可以。”
“下次一定会更好。”
孩子也会在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里,学着相信自己、克服困难,变得更加积极,充满能量。
偏心
让孩子生活在不被爱的恐惧里
前段时间,生了二胎的闺蜜向我抱怨:
姐姐总是打弟弟,甚至还恶狠狠说“想把弟弟掐死”之类可怕的话,一点也没有当姐姐的样子。
这和闺蜜预想中二胎家庭“手足情深”的画面简直背道而驰。
一开始,我也不明白缘由。
直到有一次,去闺蜜家做客,才渐渐发现了端倪:
原来,闺蜜和两个孩子一起玩的时候,眼神始终聚焦在弟弟身上,还反复提醒姐姐:
“小心点,不要撞到弟弟了!”
“弟弟比你小这么多,你让着点他。”
“快跟弟弟说‘对不起’,看看你的样子,像一个姐姐吗?”
果然,没一会儿,老大就把玩具一摔,说:
“我最讨厌弟弟了!也最讨厌妈妈了!”
看着老大委屈大哭的模样,闺蜜无奈地冲我摇摇头,说:“看到了吧,这孩子真是越大越不懂事。”
闺蜜和大女儿的问题,其实也是无数二胎家庭的缩影:
父母生下老二后,因为忙碌,总是下意识偏袒小的、忽略大的,一味要求老大乖巧、懂事。
却忘了,老大也不过是一个孩子而已,他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故意调皮捣蛋、“欺负”弟弟妹妹的方式去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所以,二胎家庭里,父母的态度就显得尤为关键。
像是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爸爸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案例:
因为妹妹体弱多病,爸爸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妹妹身上。
只有当松子做夸张的鬼脸讨好爸爸时,爸爸才会对自己笑一下。
因为一直活在爸爸的余光里,长大后的松子也一直活在不被爱的恐惧里,重复着这样无条件讨好别人的模式,却一直被辜负。
偏心,是伤孩子最深的利器。
二胎家庭里,父母最好的做法,从来都不是抨击老大,袒护老二。
而是给老大足够的耐心和理解,让老大在被爱的安全感里自愿和父母一起去守护老二。
有句话说得好:
“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养儿育女是一场修行,养育的是孩子,修炼的是我们自己。
孩子身上的问题,不一定全部来自于父母。
但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问题,一定是我们修行过程中的必答题。
我们要做的,就是看见孩子问题背后的成因,觉察并审视自己的行为,这样,孩子心头的小烦恼、小困扰才不会成为牵绊他们一生的梦魇和阴霾。
毕竟,孩子的世界真的很小,小到装不下那么多的委屈和痛苦。
点个“赞吧”, 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的天空,让孩子知道我们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