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夸奖都令人愉悦,滥用夸奖也会“捧杀”孩子

2023-06-07 07:45:45 来源: 外滩教育

看点 很多父母意识到孩子需要夸奖,却没有意识到,滥用夸奖可能会“捧杀”孩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被夸着长大也不一定是好事,父母如果从小“捧杀”孩子,则很有可能把孩子养废。那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呢?


(资料图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一个有温度,有态度,守伦理的专业心理公众号

文丨寒冰 编辑丨kuma 编版丨May

12 万高学历年轻人聚在一起,自称废物。这是豆瓣 「985 废物引进计划」小组的真实写照。

如果在这个组里潜水几天,你会发现组员身上的一些共同特质:

成绩优异,名校光环,从小被夸大的,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这种荣耀在毕业后戛然而止,曾经最努力的人甚至开始摆烂;

内在极为冲突,骨子里的傲娇和不自信互相打架。

这些「天之骄子」从小被父母捧着长大,获得大量的关注和夸赞,却没有走向(预想中的)成功人士之路,内心还承受着巨大的煎熬。

抛开现实层面的因素,今天的文章想从心理方面聊聊, 「捧杀」是怎么把一个孩子毁掉的?

这些夸奖是「有毒的」

在大多数人眼里,相比较那些遭受父母虐待或忽视的孩子,小时候得到更多关注和夸赞的孩子理应更自信,更勇敢,也有更强的成就动机。这默认了夸奖是个好东西。

但事实上,有些不恰当的夸奖给对孩子造成的更多是负面影响,也就是常说的「捧杀」,比如下面这些:

1.对孩子夸张的、过多的、超出实际能力的表扬

《父母与孩子之间》一书中,当 12 岁的 Linda 电子游戏打到第三关时,父亲惊呼:「太棒了!你就是个天才」。

于是琳达失去了兴趣,走开了。她对自己说:「爸爸认为我是一个伟大的球员,但我只是运气好才到了第三关,还是在我领先的时候就退出比较好」。

面对过度的表扬,孩子们会担心辜负父母的称赞,这会导致恐慌和焦虑。即使是没有经历过焦虑的孩子也会厌恶让父母失望的风险,从而变得不敢挑战自己。(Kyla Haimovitz,Carol S. Dweck,2017)

况且,孩子也没有那么好骗,当表扬超出实际能力时,他们可以感觉到。比如当孩子写了一幅明显歪歪扭扭的字时你却不停夸赞「写的真棒啊」, 孩子会因此陷入困惑,长久以往更容易导致低自尊。

2.喜欢在天赋、相貌、才能等与后天努力无关的方向上评价孩子

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努力, 好的夸奖是夸那些孩子可控的东西(比如努力、方法等),而糟糕的夸奖侧重于不可控的东西(比如天赋、长相、才能等)。

那些因为智力受到表扬的孩子在失败时会感到无助,因为他们觉得失败由于缺乏能力,而能力是无法改变的东西,这种无助让孩子们在未来会更加害怕困难。(Claudia M. Mueller and Carol S. Dweck,1998)

3.喜欢和其他孩子做比较

「别人家的孩子」是很多人的童年噩梦,这也显示出大人喜欢的一种夸奖形式: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

但研究表明「社会比较表扬」并不能激励年幼的孩子,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孩子们可能更愿意超越他人而不是提高自己,他们缺乏完成任务的内在动力,反而会丧失对学习本身的兴趣。(Elliot ES and Dweck C,1988)

4.还有一类夸奖的问题在于「不真诚」,它们从养育者的角度出发,和孩子没多大关系

比如父母本身就是自恋的。自恋的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延伸,他们对孩子「先天特质」的夸张表扬,比如:「脑子好」、「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等,其实本质是对自己的赞美。

也就是说,这样的夸赞里是「看不到」孩子的。

或者有时候父母因为自身的原因,对世界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为了缓解这种不安,他们愿意更多地夸赞孩子。当他们「相信」孩子是杰出的,就好像自身的困境得到了改善。

但这当然不是真的。

那么,从这些不恰当夸赞中长大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呢?

被夸着长大也不一定是好事

被捧杀长大的孩子,非常依赖来自「外界的」、「好的」评价,而这两者都是不确定的, 这导致他们缺乏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看似自恋,实则很脆弱。

长大之后,在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一些非常矛盾的表现:

1.对失败的恐惧超过了对成功的渴望

面对同样的失败,有些人觉得摔了一跤,而有些人会觉得天都塌了——正是这些习惯了被夸赞的孩子,对他们来说,任何失败都意味着自恋受损或破碎,是难以承受的高风险。

因此他们的情感往往更脆弱,收到负面反馈时,他们会对自己感到失望,很容易产生羞耻感,随着时间的推移,羞耻感会演变成焦虑和抑郁。(Brummelman E, & Sedikides C,2020)

在这种恐惧的支配下,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躲避」有可能的失败:比如拖延、物质成瘾、以身体出现病痛作为借口等等。

他们极度渴望世俗的成功,却因为过于恐惧失败止步不前,用一套避世的价值观来消解,甚至让自己搞砸一切,从而更加恐惧,就这样陷入「无法成功」的恶性循环。

2.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陷入分裂和迷茫

朋友 A 的大学专业是哲学,在豆瓣小组内被称为「天坑专业」,为了找一份高薪工作转行自学计算机,她很努力,也顺利找到了一份计算机相关工作。

但工作一段时间后陷入自我分裂,一方面忍受着不喜欢的工作煎熬,一方面看着在海外和国内名校继续深造的同学们发朋友圈,内心崩溃。后来抑郁症复发,不得不裸辞了。

她第一次开始反思从小到大的经历,为了维持所谓「优秀」的光环,她逼着自己一定要追求名校学历和高薪工作。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她从来没想过。

北大的心理学教授徐凯文曾经提出「空心病」的概念,很多优秀的学生上了大学后,失去目标和奋斗动力,陷入一种抑郁状态。

因为他们从小到大依仗都是外界的评价标准:成绩好不好、收入高不高、别人会不会觉得我优秀。但这些社会、父母觉得好的东西,并不是自己觉得好的东西。

3.对自己缺乏必要的关怀和包容

如果父母主要在孩子做了好事时表现出对孩子的喜爱和欣赏,那么这种有条件的爱可能是有害的。

他们可能会质疑父母爱的条件:「只有我成功了父母才会爱我,失败了我就一文不值」,这也意味着,真实的自己是不值得爱的。

所以他们长大后也很难爱自己,对自己缺乏必要的关怀和包容,遇到挫折时会将失败原因都归咎为自身,甚至常常自我羞辱。他们以「废物」自称,这可能不是一种自嘲,而是真实的感受——「如果不能达到成功的目标,我不就是个废物吗?」

这也说明了,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或许并非夸赞,而是温暖和关爱。

也有一些研究发现: 与孩子建立好的关系可能比给予表扬更重要——这意味着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并向孩子传达他们的价值:无论他们的成就如何,都一如既往地爱他们。(Brummelman E, Crocker J & Bushman BJ ,2016)

夺回定义我的权力,

建立内生的自我价值感

要想摆脱不恰当夸赞带来的影响,关键在于能够切断外源性的自我价值,建立内生的自我价值感, 简单来说,就是把定义自己的权力交给自己。

如果你也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呢?

1.觉察自己恐惧背后的妄念

学会觉察是第一步,当你因为恐惧止步不前时,试着看看恐惧背后的念头,是不是担心外界对你的完美预期。

当你意识到那个完美预期来自养育者对你小时候的塑造而非真实的自己时,恐惧和焦虑就能得到部分消解,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平静。

2.学会正确的表扬技巧,当好自己的「内在父母」

虽然父母没能用正确的方式夸赞你,但长大后的你可以学着对自己使用正确的表扬技巧。

更多夸赞自己能控制的领域,对事不对人:「我做这件事的方法很巧妙。」而不是「这件事能做成我就是比别人厉害。」

更多聚焦自身,而不是和别人比较:「我比一个月前的自己有进步了。」而不是「我的工资超过了朋友。」

不以成就和目标作为夸赞的唯一标准:「拿到一个好的 offer」值得开心,「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帮助了一位辍学儿童」、「这件事给了我快乐的感觉」也需要同样的肯定。

3.尝试独立做出决定和行动,这个过程能极大地稳定自我价值感

这个「独立」的意思指: 完全出于内心的真实感受,没有考虑外在的评价。

哪怕是一些非常小的决策都可以,比如:周末想要无所事事地躺一天、假期拒绝父母的邀约等,重点在于付诸实践的行动。

当你能够不再依赖外界,真正地为自己负责,自我价值感也会慢慢提升,你会拥有更多的勇气「做自己」。

我一直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我值得被爱」要比「我很厉害」的感觉重要得多。

因为夸奖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可以让你感觉良好;但爱是一种罕见的内在温暖,可以让你脚踏实地。

夸奖是一种有条件的认可,但也很容易失去。但爱是一种持久的力量,是当脆弱和丑陋暴露出来时,不用担心惩罚,而是能拉着自己的手一起渡过浑水。

愿你不在夸奖中迷失自己,愿你也能拥有无条件的爱。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浏览)

1.Kyla Haimovitz,Carol S. Dweck, The Origins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Fixed Mindsets: New Research and a New Proposal, CHILD DEVELOPMENT, 2017

2.Claudia M. Mueller and Carol S. Dweck, Praise for Intelligence Can Undermine Children"s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3.Elliot ES and Dweck C, Goals: An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988

4.Brummelman E, & Sedikides C ,Raising children with high self-esteem (but not narcissism),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2020

5.Brummelman E, Crocker J & Bushman BJ, The praise paradox: When and why praise backfires in children with low self-esteem,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2016

6.The New Yorker:How Ruth Bader Ginsburg has moved the Supreme Court.

这世界太丧了,我们想做点治愈的事儿。点击名片,让我们陪着你↓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关键词:
编辑:Edt_58

最近更新

河南城建学院召开2023年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暨调研座谈会 环球热点评
阿坝师范学院顺利召开2022级学生军训动员大会
热文:渤海大学举办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询会
世界热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圆满落幕
甘肃省委宣传部专题调研指导陇东学院校报出版工作
江西高考状元出炉,超高分数破纪录,家庭背景曝光还真不是普通人 环球即时看
密歇根大学被控伪造学生成绩,可能被取消大学资质?
卡内基梅隆大学十年间“扩招”近2000名中国学生!
薪火相传!陕西这所民办院校,名气不大,实力却很硬核
焦点讯息:青海2023一年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流程
青海2023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时间:6月30日-7月10日_每日聚焦
江苏2023年度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
青海2023年度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
为什么不建议自考新生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2023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多少 头条焦点
2023西安工商学院招生计划-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多少
2023山东航空服务本科分数线多少分
天天视点!2023湖南女子学院招生计划-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多少
2023贵州高考志愿有哪些批次
愿你带着欧亚DNA远行——西安欧亚学院会计学院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_世界热资讯
访企拓岗促就业|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一行赴惠州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洽谈校企合作事宜
牛津大学发布2023年度录取报告!录取3271人_全球观焦点
【时快讯】创新高!深圳202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12.45万人
哥大宣布永久退出US News美国大学排名评选!
天天关注:深圳再添一国际高中
北京将新建一所一贯制民办国际化学校
新疆2022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补考)合格人员名单公示(共709人)
呼和浩特2022年初中级经济师资格证书发放通知
每日视点!重庆2022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补考)资格复核通知
兴安盟2022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合格人员证书领取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