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桂华
对于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我有两个方面的感受。
第一,关于命题理念。试题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新高考理念和对任务、情境、题型的要求。
一是设计典型任务,考查关键能力,可圈可点。不少试题体现出综合性、开放性和探究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很关键的。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要求学生对两则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共性和差异进行比较、梳理和分析,这是对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的考查。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要求学生写文学短评,这也是课标学习任务群中明确规定的。新课标Ⅰ卷的现代文阅读Ⅰ第4题,要求学生思考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试题设计直接指向创新人才素养要求。
二是情境的类型多样,指向真实生活。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把文本语境和学生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情境、生活中语言的运用情境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第20题对思维品质和结构化经验要求很高。今年的4道作文试题都很好地指向了课标中的典型情境,学生看到不会懵,都是他们已经在思考或者应该思考的,做题过程中会唤起生活经验,就像“熟悉的陌生人”。
三是文本覆盖面广。试题的文本类型涉及古今中外,文本体裁多样,文本难度控制得很好。文本关联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现了一定的专业性,但不需要学生具备很深的学术知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既不是过于独特的个人化经验,也不是抽象的。文本组合方式非常多元。全国甲卷名篇名句默写第(3)小题,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将花和雪关联起来,在整合关联上向前迈进一大步。新课标I卷名篇名句默写第(3)小题,要求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真实运用积累的名句,体现了语文知识的价值所在。
第二,关于命题技术。试题追求科学规范,全国卷一直做得很好。今年在人文关怀上做得更好。4道作文题“瘦身”了很多,题干更为简洁,开放有度,给学生善意温馨的提醒,是会给考生答题带来亲切感的题型。
总体来说,今年试题是一道靓丽风景,为选才提供很好的样板。高考三大核心功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在今年语文试题中体现得很充分。学生作答不仅是接受检验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