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专栏】
“知识改变命运”的背后,是一个家庭格局的支撑
【资料图】
原创作者| 墨兰蕙书
十年寒窗磨利剑,今日高考试霜锋。
对于奋笔疾书的考生们来说,今日是“知识与命运”博弈的战场。
但高考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背后是一个家庭几年的心血,是数年养育成果验收的时刻。
所以, 知识能改变命运,主角不光是孩子,还有父母。
电视剧《少年派》里,林妙妙要放弃高考做直播,引起家庭轩然大波。
妈妈简单粗暴直接让平台封号,林妙妙以跳楼相逼,差点酿成悲剧。
张嘉译扮演的林大为,和女儿林妙妙的一番对话,让我至今难忘。
林大为以非常轻松、委婉的口吻告诉女儿,无论做什么,都不能只在意肤浅的表面,而广博的知识才是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说:“如果你不辍读书,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一番促膝而谈,林妙妙对父亲佩服地五体投地,要“粉”父亲。
林大为说:“你‘粉’的不是我,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林大为借助知识的力量成功“降服了女儿,此时怕是不只我被“知识就是力量”说服吧?
读书,虽然不是人人都能用“堪惊小儿啼,能开长者颐”去解释“真的假的,你惊着我了”。
读书能给予教育的也远不只是“降服”这么浅显。
01 父母不急功近利,孩子不焦虑
古人说: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书香最清心。
大文豪欧阳修,家境贫寒。五六岁了,他母亲亲自教他读书识字。
没钱买纸笔,就用荻杆削尖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
欧阳修渐渐懂事了,他一边读书,一边深谙母亲的千般辛苦,他不明白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养育自己。
母亲说:“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我爱重他,更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
欧阳修的父亲是个很孝敬长辈的好人 ,在外当官的时候,对公事严肃认真,从不马虎。
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弥留之际,就对欧阳修母亲说:告诉孩子,人不要贪财图利,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要孝敬长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欧阳修做了官,任参知政事,后又仕历仁宗、英宗、神宗宋氏三朝,文学造诣更是引领一代文风,位列唐宋八大家。
四岁丧父,欧阳修却像一只鹏鸟,从母亲用书香营造的简陋却居于木巅的巢穴起飞,碧海蓝天任其展翼翱翔。
母亲的一袭淡泊悠远的情怀,一颗平常心,给了欧阳修一个灵魂自由之所,让他毫无挂碍地高飞。
英国诗人莎士比亚也曾说:“拥有平常心,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内心,不受任何的外界影响。”
教育孩子亦是如此。
养儿怎能没有期盼,但是这个期盼里必须剔除自己的欲望,再多点不拘与欣赏。
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时时都留一点欣喜静待花开,家长与孩子定有一番不一样的天地。
02 父母常自省,孩子不叛逆
陶行知说: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为人父母者,并非是神明,怎能事事明了,不知不可畏,不知却恼羞成怒才最恐怖。
非常喜欢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书中的主人翁英子的童年故事就是林海音的真实经历。
英子爸爸告诉英子,驼铃的作用是防狼的,而英子却大方地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这样的父女交谈,有趣,有爱,有教,有鼓励,没有限制孩子勇敢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局限于知识的输入。
所以,才有英子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后来感性、柔和、细腻的笔触,送给读者优秀的作品。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和孩子的对话,而父母们迥然不同的回答里,暴露了他们有没有经常自省。
孩子问:为什么天是蓝的,云是白的?
同样是不知道答案:
有的父母温和的回答:“对啊,我也很想知道,你太厉害了,不愧是我的宝贝,走咱们去找找原因!”
有的父母会非常恼火:“滚,整天问这些没用的问题,还不给我写作业去!”
亲爱读者,你们更赞成那个父母呢?
我们都非常明确哪个孩子最有可能有所作为。
父母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优秀,不聪明,其实在他们无知无畏,便无所顾忌的日常里,已经把孩子的学习动力、开创意识全部熄火了。
为什么父母有的温和从容,有的粗暴冷漠呢?
归根结底,便是父母的自省。
经常自省的人,越来越多的人生阅历一点点积蓄起来,他精神世界越来越丰盈,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生积累才是父母在儿女面前真正的能量。
这种能量其实就是知识的力量。
孔子就主张“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想着孩子怎样才能听话,而是应该时时自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信服。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对我们的话充耳不闻时,不是孩子太叛逆,而是我们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了。
03 父母好学,孩子博学
我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一次带三年级女儿去新华书店买学习资料,看到一个和女儿差不多大的女孩,坐在地上,看一本《菜根谭》。
《菜根谭》里文言文晦涩难懂,我曾翻过几页。忍不住问孩子,能看懂吗?
女孩非常自信的读给我看,顺便按自己的理解翻译了一下。
我发现,自己懂得并不不比女孩多。赶快转移话题 ,问她怎么会喜欢看这样书?
原来,女孩的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书房,她的父母都爱看书。而每次看书时,总是给她支开。
时间久了,小小的她对书房以及书房里的书越来越感兴趣,恰巧发现书房礼也正好有她看得懂的绘本。
刚开始时,有很多不认识的字就去问父母,慢慢的,爸爸教会了她查字典,查词典,她就不再满足于看画本……
所以,她现在看《菜根谭》也不足为奇了。
她还告诉我,她现在才知道,那些画本是父母故意放进去的。
我瞅了瞅抱着一本《飒漫画》不松手的女儿,原本理直气壮的呵斥竟再也难以出口,并扔掉了那本《妈妈必读》。
我去买了自己喜欢的书,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沏一壶茶在她旁边美滋滋的读。
女儿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一般,但是,她从小学到大学总是稳稳保持着的一般却让我非常安心,刚刚结束的考研,她也安全上线,考了一个一般的985院校,我们都很开心。
《格言联璧》中有句话:“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自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父母学习,并不代表一定要比孩子更渊博。
我们读书学习只是充实自己,所以不必局限于某种书,只要不是三观尽毁的“滥书”就好。
除了我们学到的知识,真正沉浸于学习的那
种安宁的姿态也是最有感染力的。
最后
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造血系统要不断再生新鲜血液,人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人也要不断学习,才不会变成一个活动的躯壳。
唐,温庭筠的《原隰荑绿柳》里有一句诗: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掸开尘埃生出嫩绿之色,拨开雪花可见柔软嫩芽。
如果不想书本蒙尘,就要常常翻阅,而徜徉在书香里的精神也将永保青春。
你的样子便是孩子的样子。
作者简介:墨兰蕙书, 江山签约作者愿作星火,传递温暖。我座右铭: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延伸阅读: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要想读书改变命运,家长不得不知道的秘密!
厌学跳楼事件频发:别让改变命运之路成为孩子的不归路
父母的天平越倾斜,孩子们的手足情越浅!
李镇西:跳楼孩子的生命,让人想起陶行知“我们要创造儿童的世界”的呼唤
悲痛!又有几名学生跳楼!致家长:请不要再以各种名义给孩子配手机了!
连续13年送考,张桂梅的故事,这次又让人泪目了……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