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眼球的标题,配上类似校园场景、学生背景的视频和照片,一起起“教师失德”事件瞬间被引爆……近年来,人们对师德师风等教育话题颇为关注,但一些涉及教师的不实举报、污名化有增加趋势,让不少教师在不利舆论环境中如履薄冰。
网上教师“失德”有多真?
(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自媒体的发展,不实言论有所增加,不断引发师德负面舆情,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遭到破坏,甚至引发教师群体“躺平”。
涉教师不实负面网络舆情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形。
不实举报
此类情形多发于家长对教师的教学、管教行为不满;也有学生因个人问题产生不实举报,如南京某大学学生就读期间曾因违反校规校纪而未能获得国家奖学金,毕业后伪造聊天记录诬告辅导员。
引导舆论
此类情形多发于学生在校受伤、死亡等严重事件,家长为争取赔偿等利益,制造舆论影响实际责任认定。如福州学生7次举手后死亡案件,家长对一审判决不满,在二审开庭前期,修改剪辑监控录像发布在网络,引导舆论认定教师冷漠导致学生死亡。
教师污名化
负面个案经舆论发酵后,一些网民将对极少数教师师德的不满扩大到整个教师群体,将教师群体贴上各种负面标签,放大并引导社会对教师群体产生偏见。
恶意炒作
一些自媒体为吸引流量,对涉教师新闻进行歪曲解读,谣言蹭热度行为明显,给家长带来恐慌,破坏家校信任。
教师为何成为舆论攻击对象?
教师被过高要求教育工作直接涉及千家万户,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但为家长关注,更为社会关注,这就造成“聚光灯”效应。特别是公立学校教师,在一些人眼中,近乎承担无限责任。
有校长表示,部分家长把对教育、教学上的期望全部转移给了教师群体,一旦出现问题、困难,老师首先成为家长发难的对象。
部分一线教师反映,总有一些家长对老师充满偏见和误解,认为所有问题都源于老师没有教好,无论对错总是偏袒自家孩子。
负面信息更抓眼球绝大多数人对于网络上师德师风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展开具体调查,容易偏信网络信息,由此在舆情的形成中不知不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根据心理学“羊群效应”,网上负面信息一旦出现,更容易引发人们关注追踪,师德师风舆情事件也容易成为怀有教育焦虑民众的情绪宣泄口。当信息不全面时,“殴打”“辱骂”“性侵”等字眼极易引爆网络,被信息发布者“精准掌握”,成为流量密码。
教师维权成本过高一些舆情发生后,相关部门息事宁人的处理倾向,往往造成涉事教师个人名誉或利益受损,污名化教师的行为未受到应有惩罚,一些自媒体账号反而增加了流量,从中获取经济利益。遭到抹黑的教师则情绪受到影响,工作不在状态,凡事谨小慎微、步步惊心,短期内难以重建积极心态。
学校依法治教存在短板不少中小学校在舆情应对处置方面普遍存在短板,面对网民质疑和负面舆情传播不及时回应,导致负面信息迅速扩散。后期迫于舆论压力回应媒体,表示“正开会,紧急调查”,给人被舆论倒逼,“声明和结论不够权威”的印象。
一些学校为了不出现舆情,不管是否为学校和教师的责任,都会有所退让。久而久之,家长认为只要一闹要求就能得到满足,从而引发更多家长效仿。
谣言最终伤害的是学生和教育事业
当前社会舆论,存在假从严加强师德建设之名,恶意炒作教师师德问题、污名化教师的现象。这非但不利于师德建设,反而让教师整体形象受损,还让部分教师受舆论影响,对有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违纪违规的学生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污名化教师的社会舆论,其出发点不是加强师德建设,而是败坏教师形象。
不少教师坦言,自己在当前舆论环境下存在教育学生、管理班级束手束脚的情况。
“网上新闻看多了,担心自己卷入舆论漩涡。事实上,教育孩子老师是有自己的职业判断的。但如果外在环境对教师缺乏信任,一些老师可能会明哲保身而放弃教育孩子的最优效果。”一位六年级班主任说。
一些自媒体在网络上对教育行业、教师群体进行抹黑,导致学校、教师分出更多精力去应对,家长对班主任、任课老师日常教育管理的过分参与,也会让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管理教学。
网络谣言最终伤害的是学生群体和教育事业。一位中学校长就“惩戒权”举例:学校和老师不敢惩戒学生,会导致犯错的孩子没有敬畏之心,难以改正错误。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表示,污名化教师、恶意炒作引导舆论行为如不能有效制止,广大学校和教师面临深陷负面舆论漩涡的境地,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让履职尽责的教师寒心。
涉及师德师风的负面舆情,要一分为二去判断,调查属实的要严肃处理,片面抹黑的要及时澄清。如不能进行良好引导,对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生态将带来深远影响,最终势必会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国家的未来。
教育工作直接涉及千家万户,社会各界对于教育高度关注。不时出现的不实信息,让不少教师如履薄冰,不敢过多批评教育孩子。任由谣言传播,会在网上形成贬低教师身份、诋毁教师能力的不良风气,破坏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最终受影响的,是孩子的成长及教育的进步。
维护教师权益,别再让教师卷入舆论漩涡
处于互联网时代,“身正”亦要防止“影子斜”。对于涉教师的不实负面舆情信息,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宜形成合力,依照舆论传播规律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同时,相关部门应主动维护教师权益,对制造、传播不实信息的责任人追责。
多部门联动,形成舆情处理机制学校作为教学单位,在舆情事件调查取证、平息谣言等工作中缺乏有效手段,尤其面对利益支持下有组织分工推动的大范围舆情,更需要获得系统性、专业性支持。
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血衣”网络舆情事件从持续发酵到最终反转直至平息,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多部门联动作战,形成较为完善的处置机制。“涉事区级教育局表态发声+公安机关权威公布调查结果+友好力量(网评力量)策应发声”可以成为类似舆情处置的基本模式。
加强专业素养,保持舆论定力学校管理者加强媒介素养培训,在复杂舆论环境中保持理性与定力,不要动辄为平息舆论拿涉事老师“祭旗”。
学校应配备专业律师或相关顾问,以便有效应对此类事件。“目前不少学校都配有法治副校长,一般由当地派出所所长兼任。但从专业性、指导性和公信力来讲,我认为还应该加强专业力量或将法治副校长的层级进一步提高。”
运用法律力量,遏制谣言要对无中生有、恶意嫁接的自媒体账号予以严肃处理,对管控自媒体账号不力的平台也予相应处理,遏制谣言制造“无成本、零代价”。维护教师权益,建议参照相关法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惩戒措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向教育本身要答案从根本上说,帮助广大教师摆脱不实言论的舆论漩涡,还要向教育本身要答案。广大教师应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学校应提升依法办学能力。也要看到,身处网络时代,不实信息的发酵会带来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老师、学校必须提高媒介素养,及时处理回应相关信息。
社会应多一些理解与沟通更重要的是,社会公众需要对教育工作者多一些理解与沟通,少一些苛责与猜疑。唯有如此,才能让家校关系更和谐、教师工作更安心、孩子成长更稳健。毕竟,全社会的共同愿望,都是孩子们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总之, 打击涉教师失实言论,需要把准脉搏、精准施策。首先要完善溯源机制,追查最早的发布者、造谣者并依法依规惩处,真正起到震慑作用。在传播过程中,平台既要加强内容监管与信息核查,及时斩断不实言论的传播链条;也要畅通举报渠道,让涉事教师、学校能够方便快捷地依法维权。面对芜杂的信息,网友们也需要增强甄别能力,避免成为谣言的“二传手”。
来源| 半月谈,有删减
作者| 王莹 郑天虹 任丽颖
责编 | 张凯
美编 | 张天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