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守护孩子健康成长,是很多家长的心愿。最近,纪录片 《闪闪的儿科医生》一经播出, B站播放量冲上1124.7万,评分9.9。它将目光对准了儿科医院,从医院这个日常视角揭秘了孩子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让家长洞悉孩子的内心。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桃子 编丨May
(资料图)
最近,由 B 站和深圳卫健委等联合出品的医疗纪实节目 《闪闪的儿科医生》在网上热播,其中,一位 15 岁女孩因过度减肥患厌食症离世,这一消息让许多人都唏嘘不已,“为爱减肥的少女走了”的话题两次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名。
这个热搜中的女孩,和很多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一样,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但受到畸形的审美影响,她在缺少正确引导的情况下,采用了禁食的方式达到不健康的消瘦,最终摧毁了自己的生命。
在纪录片《闪闪的儿科医生》第三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青春期孩子的真实故事,有的是因爱减肥,有的是对性懵懂,有的则是缺少常识差点酿成大祸。
种种状况,都与青春期这个特殊的时期有关。在这个时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快速发展,身体发育接近成熟,而自我意识又开始萌发,对独立有着极大的渴望。
在激素变化和自我意识萌发的双重影响下,青春期的孩子心情飘忽不定,像极了自然界中的疾风和暴雨。因而,青春期又被心理学家称为 “疾风怒涛时期”(storm and stress period)。
比起小时候对父母的依赖和服从,青春期的孩子更喜欢和同龄人玩耍,而不是和父母交谈;
他们更加关注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而不是关注父母对他们的评价;
他们开始探索自己是谁,自己将成为谁,而不是一味地听从家长的安排和指挥。
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会让很多家长感到不安。家长希望与孩子多加交流,但是孩子关上房门把他们拒之门外;他们知道不该掌控孩子的人生,但又难免会担心孩子做出错误的决定、与错误的人厮混在一起、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可以说,多数父母的无助和紧张,来自于他们对于孩子的青春期的一知半解甚至无知。青春期孩子的世界长什么样?家长又该怎样理解青春期孩子不愿言说的烦恼呢?我们可以透过纪录片来一探究竟。
“三天只吃一根黄瓜,
我要从130斤瘦到95斤”
对于青春期女孩,身材焦虑是再常见不过的困扰,纪录片第三集里,正在准备艺考的女孩小艺则是这个群体的一个典型缩影。
在备考的路上,小艺认为自己的一大劣势是“太胖了”,130 斤的自己在外形上肯定比不过那些体重不过百的苗条女孩,所以她希望快速从 130 斤减重到 95 斤。
因此,小艺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减肥,主要的方式是 节食减肥。
她曾效仿明星,三天只吃一根黄瓜;
为了快速减重,在网络上购买速效减肥药;
还暗自与同样在准备艺考的女生们攀比,生怕自己的体重控制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对于女儿减肥导致长期腹痛的事实,她的父母是知情的,但也只是告诉她“多吃点”,“科学减肥”。但对于减肥的危害、如何科学减肥并没有给到足够的指导。
最终,小艺的身体被压垮了。她因为长期腹痛不得不求助医生,医生也语重心长地教导小艺: “人生不只有一个目标,还有很多东西要兼顾。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对于青春期的女孩来说,她们往往会过度关注自己的身材。“漫画腰挑战”、“反手摸肚脐挑战”动辄在网络上流行,更是催化了这股外貌焦虑之风。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外貌焦虑在 20 岁左右到达顶峰。 而且,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外貌焦虑。
很多女孩但凡达不到别人眼中“美”的标准,心理就会产生压力,不断怀疑自己,接着引发关于身材、外貌的焦虑,开始变得自卑。 在这时,家长需要留心孩子是否有外貌方面的焦虑,并且让孩子知道真正的美是多种多样的,最重要的是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身材标准,发自内心接纳自己身材和外表。
比起小艺的节食瘦身导致腹痛,纪录片中另一个初三女孩小玲的故事更加让人揪心,起先她只是有些身材上的焦虑,想要节食减肥,最后事情却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15 岁小玲的身高达到了 165 厘米,体重却只有惊人的 24.8 公斤,这体重甚至还不如一些幼儿园的孩子。医生在抬起她的病床时,不禁感叹,“好轻啊,感觉在抬一床被子。”
小玲在被转运到深圳市儿童医院时已经是重度营养不良,大脑失去了意识,同时被诊断有 14 种并发症。虽然医生尽了最大的努力进行治疗,但小玲最终还是因 神经性“厌食症”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谈到小玲为何减肥,小玲不愿意和父母说出真实的原因,小玲的妈妈只得从同学、老师那里打听:原来小玲喜欢上了一个男孩,但男孩喜欢另一个更瘦的女孩,青春期的暗恋之心,让小玲落入 “为爱瘦身”的深渊。
原本好好的女孩,一步步从节食走向了绝食,最终因为“厌食症”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其中也许有更深层次的痛苦和挣扎,但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
而这个病例也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厌食症,其实离普通孩子并不遥远。研究显示,神经性厌食的发病率并不低 —— 每 200 个十几岁女孩中就有 1 个厌食症患者,其中,10%-15% 的患者会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引发并发症而死亡。
很多女孩开始厌食的原因也很简单:有些是被朋友评论“体重过重”,有些则是发现自己穿小码衣服太紧。
刚开始女孩只是减肥,家长也并不在意,但渐渐地,孩子的体重会远低于正常值,甚至会看起来骨瘦如柴、弱不禁风,但这时候家长再进行阻拦,也许已经为时过晚。
如果发现孩子有“厌食症”的信号:
第一步就是让孩子停止减肥,女孩需要在正确的指导下,恢复正常饮食,从营养不良中恢复过来。
第二步是帮助孩子发展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身体认知,从而减轻孩子的自我否定情绪。
最后一步是帮助孩子建立包括家人和朋友在内的支持体系,这些支持体系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帮助孩子从低谷期恢复过来。
“16岁,去儿童医院,看性病”
好好的花季女孩,因为患厌食症去世,这样的病例让人十分痛心。而另一方面,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们,也常常因爱而生出许多烦恼,这种懵懂带来的问题也常常让人捏着一把汗。
在青春期阶段,孩子的性意识开始萌发,让青春期的孩子体验性冲动的感觉,这是一种原始的本能,并无对错。而在性冲动的驱使下,我们也会在纪录片里看到这样的例子:
16 岁的男孩小舟,一直有性行为且没做过保护措施,最近开始发烧,尿痛,怀疑自己得了淋病,一个人瞒着家长去看医生。最后在医生的要求下,妈妈才匆忙赶来,且表示对孩子的状况毫不知情。
另一个 16 岁的孩子包皮卡住,不能复位,隔了一天才看医生,差点造成坏死。父母对此都不知情,孩子也不愿意给家长打电话,最后是医生出于责任心,选择了给父母打电话告知。
还有一个 11 岁的小女孩,忍痛将近半年才知自己是“石女”——这种病学名叫“处女膜闭锁”,属于一种罕见的生殖系统畸形。小女孩的月经“堵”在阴道大半年,有一瓶矿泉水之多,通过手术才成功排出了月经。
性教育的不全面,与孩子还不成熟的心理、生理发育,让青春期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手足无措地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 在生活中,因为青少年缺乏正确的性知识,上演过许多悲剧,而这些悲剧本身是可以避免的。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孩子通过各种渠道接触性的年龄已经提前,但是获取正确的性观念却是不容易的,对于父母来说,在孩子青春期来临之前,对其进行正面的性教育,引导孩子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非常重要。
面对这个有些敏感的话题,中国人的内敛与传统让很多父母羞于向孩子去解释一些行为,但如果问题不说清楚,孩子反而会因为好奇而去冒险,结果往往很严重。
这时,家长可以借助一些视频或是书籍来作为辅助,和孩子科普和讨论性教育知识。 在这方面的视频有《性解密》、《人体奥秘》;书籍有《如何与孩子谈性》、《重要的性:影响男孩一生的性教育》等等。
印度短片 《父与子的性教尬聊》就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比如,世界各地的孩子似乎都对“女性月经”充满了好奇,而当儿子问及爸爸这个问题时,他想了想,巧妙地给出了答案:
爸爸将女性内部系统比喻成邮箱,将卵子比喻成每个月都会抵达的电子邮件。作为回复,需要上传“精子”附件,此时精子与卵子结合便会在几个月之后孕育出小宝宝。
但如果没有收到回复,这封电子邮件就会失效,并从邮箱里删除,这个过程中卵子会从女性身体里排出,那 5-6 天被称为「月经期」。
在另一集里,男孩表达了对“性行为”的好奇,爸爸并不避讳地告诉儿子,性行为,是成年人之间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没有计划要小宝宝,那么就需要小心一些,否则女方很可能会因此而怀孕。
爸爸的耐心解释解开了男孩心中的谜团,也传递了这样的观点—— 性,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
通过青春期的性教育,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生理变化,比如女孩会来月经,男孩会出现胡须、喉结突出等等;孩子需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尤其是性侵害;最后,学习接纳自己的身体,接纳自己的感觉,尤其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够拒绝那些不适合自己的、让自己不舒服的部分。
与青春期孩子和解
青春期孩子们的诉求说来简单,他们最关心的就是“我该成为谁?”“我受欢迎吗?”但这样简单的诉求,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被家长忽视。
在纪录片里,孩子们逃避父母,或许是因为长期不被尊重、理解和信任;父母看不到孩子的需求,原因也一样,或许从未真正尝试去理解孩子的情感,看到孩子真实的存在。
在大部分家庭里,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间通常与父母进入中年期的时间是重合的,父母正经历着“中年危机”,孩子又开始独立,青春期和中年期的并存充满着挑战。当青春期遇上中年期,父母如何与孩子形成心与心的连接?作为中年期的家长,到底该何去何从?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媒体炙手可热的专栏节目人,劳伦斯·斯坦伯格,出版过一本专业的青春期书籍—— 《与青春期和解:理解青少年思想行为的心理学指南》。很多青春期儿童养育难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首先,和孩子的相处应该从爱和信任开始。虽然进入到青春期,孩子们在生理上已经接近成熟了,但不意味着他们在情感上和父母的关系疏远了,反而在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情感上的关注和联接。
很多父母认为青春期的孩子不在乎家庭生活,认为一个 14 岁的孩子根本没有兴趣和爸爸一起打球,和妈妈一起购物。事实上,研究表明, 大多数青少年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父母在一起。在一起可以是参加一场特别的活动,分享彼此的爱好,一起完成某些任务。
而当孩子在分享自己的生活的烦恼时,重要的是表达尊重和支持,而不是依照成年人的标准,把它视作无足轻重的小事。当孩子在分享生活的趣事和小成就时,也应该适合地表达欣赏和鼓励。
其次,家长也需要设立清晰、合理的规则。好的父母无条件接受孩子、深爱孩子,参与孩子的生活与成长。但是当孩子碰触“底线”时,父母会展示自己的权威。心理学家称这些父母为“权威型父母”,权威型的父母和孩子会形成一种健康的关系—— 温暖、坚定、坦诚沟通。
当青春期的孩子因沉迷游戏而影响学习时,控制欲较强的“专制型父母”可能会说,“不允许再玩游戏了”,并且不加解释地直接把孩子的手机没收掉。放纵孩子的“溺爱型父母”可能会完全不限制孩子,让孩子继续沉迷游戏。不关注孩子的“忽视型父母”可能根本没有留意到孩子的成瘾行为和成绩变化,让孩子有被忽略的感觉。
只有同时具备 高要求、高回应特征的“权威型父母”会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例如和孩子商量,每天在完成家庭作业后才可以玩游戏,并且每天的游戏时间有限;父母还会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艺术创作和阅读,给孩子提供与兴趣相关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孩子发展多样化的爱好和兴趣。
这种做法既尊重了孩子的需求,又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坚持“权威型”的养育方式会让孩子具有更高的自尊和自信水平,在青少年阶段获得更好的学业表现。
在青春期阶段,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是谁,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是什么,以及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这可能与父母的观点和期望产生冲突,引发亲子冲突。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父母能够看见自己,理解自己。
作为家长,不要抗拒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种种表现,也不要把孩子的行为当成是反叛和挑战,最好的方式是耐心地陪伴孩子,看到转变的积极的一面,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更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成长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青春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功课”,真心希望在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帮助下,我们的孩子都能顺利渡过“心理断乳”的人生关。
参考资料:
深圳卫健委 《减肥变厌食症!15岁女生绝食50天,“轻得像一床被子”》
劳伦斯·斯坦伯格 《与青春期和解:理解青少年思想行为的心理学指南》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