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目睹儿子跳楼全过程,我才明白:教育孩子,什么最重要
#护苗有我2023#
养一个孩子容易,养好一个孩子很难。
【资料图】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放下期待,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孩子才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作者 | 桃子妈
距离儿子差点自杀已经过去一年,我终于可以平静说出这些事。
我是名牌大学毕业,自诩教育孩子有一套,所以在教育儿子这件事上格外卖力。
儿子也十分争气,从小到大都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我炫耀的资本。
他乖巧懂事,不怎么爱说话,但学习成绩很好,年年都是全校第一。
可这样的状态只持续到他14岁。
那天晚自习,班主任打来电话,“你快来学校,你儿子要跳楼……”
我听到这,血一下冲到脑门,睡衣都没换,直接冲去了学校。
我到的时候,儿子已经被救了下来,我想上前安抚几句,儿子看见我后,用一种我从来没见过、冰冷的眼神盯着我。
儿子的眼神让我不寒而栗,班主任这时走了过来,告诉我“你儿子可能患有抑郁症,最好带他去看看。”
后来,我带儿子去看了心理医生,他被确诊为中度抑郁。
我向医生询问;“怎么可能,我儿子样样都好,怎么可能得抑郁症?”
医生显然听多了这样的问题,只是让我给他讲讲我从小到大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那一年,儿子4岁。
他刚上幼儿园,话还没说利索,我就开始对他寄予厚望。
为了他将来能顺利进入名校,学费一万多的少儿英语课外班,我眼睛都没眨一下,说报就报。
当然,在我看来光学英语是不够的。
我又倒腾着为儿子安排了绘画班、书法班、围棋班等一系列我认为有价值的课程,填满了儿子幼儿园之外的所有时间。
起初,儿子是不情愿的,每天去上兴趣班都哭天喊地,嘴里嚷嚷着:“我不想上,我不喜欢。”
当然,我怎么可能让他如愿,一顿棍棒教育下去,儿子瞬间就不吱声了。
这样的次数多了,儿子自然没有再哭闹过,每天在我的计划下按部就班地来往于各个补习班。
我当时十分得意,感叹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克制自己的天性,很能吃苦。
那一年,儿子7岁。
我用了所有的关系,又是送礼又是请客,终于让儿子进了全区最好的小学。
但我仍不满意,因为小学科目逐渐增多,题目变难,儿子很少考过满分,这怎么行呢?
为了让儿子有危机感,我开始经常拿他和邻居雷雷比较。
倒不是儿子真有多差,只是想要儿子更加优秀罢了。
但结果是,儿子性子越来越闷,经常待在房间不出门。
有时候被我带出去也喜欢一个人在旁边待着;雷雷来家里玩时,儿子半天憋不出一句整话。
这时,我又忍不住数落:
儿子弱弱地说:
我听了很生气,但也耐着性子引导他:
儿子显然是听进去了,每天放学后更加刻苦,晚上做卷子经常做到11点多,有时做不到100分还给自己“加个班”。
看着儿子这么努力,小小年纪就懂得追求完美,作为母亲,我内心一片欣喜。
那一年,儿子11岁。
这一年他五年级,整整一年我比他都紧张,对他的成绩抓得更紧了。
我知道儿子很累,但我也无可奈何,想要去好的中学就必须有一份优秀的“小升初”简历。
因此,除了必要的课业外,我还给他请了1对1辅导家教,帮他写演讲稿刷比赛排名,给老师送礼让老师多关照他,分析所有可以升入重点中学的方法……
我自认为是一位合格的妈妈,为了孩子进入名校“鞠躬尽瘁”。
而我也只不过在他考全班第三名时,问他:“年级第一是谁?你在年级排多少名?”
不过我这也是希望他能够上进啊,又没有让他出去吃苦受累,为了他的学习,我甚至一年都没睡过好觉,我哪里又容易了。
那一年,儿子12岁。
这是六年级结束后的一个漫长暑假,儿子终于考进了市重点中学。
初中的学习将更加激烈,所以这个暑假一定不能荒废,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为了更好的监督儿子的学习,我甚至工作都不要了,请了两个月假专心做儿子的“全职陪护”。
整整两个月,我给儿子制定了严格的暑假计划,包括身体锻炼、学科学习到特长培养,一样不落地都给儿子安排上。
每天早上,我用电动车亲自把儿子送到高价报名的“小升初衔接班”提前学习;
中午,我怕耽搁时间,午饭都是我做好送到补习班让孩子吃完,再利用午休这一段时间背50个英语单词;
晚上六点,我又匆匆把儿子接回去吃饭,毕竟晚上还约了两节特长课,这都是每天必须得去的。
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白费,儿子初一第一次月考便考了年级第一。
我欣喜若狂,感觉自己所做的没有白费,索性辞了工作,一心一意做儿子的“管家”,每天的任务就是看着他学习并给他做各种学习计划。
那一年,儿子14岁。
那段时间儿子有点奇怪,一回家就把房门反锁。
但我没在意,直到我看到儿子的期中考试排名下降了10多位,才隐约觉得事情不简单。
晚饭时,我想和儿子聊聊这次考试,刚让他坐下,他突然冲着我大吼大叫,一把推倒桌子,甚至还用头去撞墙。
看到儿子这样,我也吓坏了,连忙抱住他,没想到他一把推开我,嘴里嘟囔着:“都怪你,都是因为你,我受够了这喘不过气的日子,这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我皱了皱眉,看着儿子好一通发泄,只觉得他是因为考差了心里不好受,就说:”没事,一两次考差没关系,只要……”
还没等我说完,本来快安静下来的儿子突然挣脱我,冲进了自己房间。
看到儿子如此状态,便想着去儿子学校问问,却没想到,还没主动去,第二天儿子学校便打来电话说他要跳楼。
心理医生听完一切,叹了口气,说:
看我还很疑惑,他继续说道:
医生的话,给我当头一棒:原来,我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摧毁我的孩子啊。
那天后,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如果孩子身心不健康,分数再高又有什么用?
痛定思痛后,我请教了医生,在他的帮助下,我开始尝试改变。
第一步,给孩子道歉,放下对儿子的严要求
在过去,儿子吃饭碗没放对,作业有错别字,考试扣分……任何一点都会被我指责。
那天看完医生回家后,我郑重地向儿子道歉:
儿子听了后哭了,他说一直觉得自己没用,认为只有成绩好了父母才会爱他。
儿子的话,让我愧疚不已。
那天后,我准备了一个日记本,上面写满了儿子的优点,每次想批评儿子时都先拿出来看看;
也不再盯着他的小毛病,而是尝试每天夸儿子一句话;
当儿子犯错时,我也尽量不批评,给儿子改正的时间和机会。
当我这么做后,我发现儿子在家的笑容明显更多了,和我的互动也逐渐增多。
第二步,把目光从孩子的学习转向生活,不做只会鸡娃的父母
周国平曾说过:
那之后,我开始试着理解儿子,放下对儿子成绩的执念,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儿子的生活上。
除了必要的课业外,其他时间我都交给他自己安排,包括衣食住行、生活社交……
在这个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儿子不是我的附属品,相信他可以做好。
这么做之后,孩子身上多了丝自信和活力,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后,也不再犹犹豫豫不敢说出来。
第三步,先处理我的焦虑,再解决孩子的问题
在心理医生的提醒下,我发现对于儿子的教育,我是异常焦虑的:
儿子成绩稍有下降,我便大呼小叫拼命给他补课,并把这种焦虑传递给了孩子;
儿子一丁点没做对,我便把事情往严重了说,甚至对他人身攻击。
这样是养不好孩子的。
正如奥里森·马登所说:
因此,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我学习了一个管理情绪的法则:遇到问题,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此后,每遇到和儿子相关的事情时,我都给自己列一个情绪清单,写下自己当时的心情状态,并感受变化。
慢慢地,面对儿子时,我越来越能稳住情绪,不再动不动就反驳儿子。
而是学会“闭上嘴,用耳朵去听”,让儿子感受到我对他的耐心和爱。
同时,我也把这种方法教给儿子,引导着他管理自己的情绪。
如今一年时间过去,儿子已经好了大半,但当我写下这篇文章时,我仍泪流满面,并不断反问自己:
曾经,我或许十分笃定——优秀者幸存,失败者淘汰。
而现在,我才领悟,终其一生,比起排名第一,孩子阳光明媚、心理健康才是我们作为父母最大的心愿。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