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近些年,越来越多家长反思缺少起户外阳光的传统教育模式。一股自然教育之风正在刮过,乃至已经形成一定市场。然而,真金白银把孩子送去各类包装光鲜的户外项目,也极有可能背离自然教育之初心……来听听曾穿越南美热带雨林、有过多年教育经验的昆虫专家怎么说。
(资料图)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柯察金 编丨Leon
文中摄影作品均出自受访者
这些年,很多人在说“回归初心”。生活如此,教育亦如是。
居住城市的人厌倦了摩天大厦、钢筋混凝土,周末驱车百里到郊野换新鲜空气,成为都市的新风尚;
美国作家Louv在《林间最后的小孩》里说,当今社会有一种危险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他所开创的 “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一术语,也越发得到国内家长的重视。
然而,回归初心哪有那么容易。外滩君特别拜访了中国国家地理·梦巴格的创始人Jason,除了创办、管理多家公司之外,他还是位深受很多孩子喜爱的昆虫专家、自然讲师。
Jason,文创企业梦巴格创始人,《博物》《人与自然》撰稿人,自然讲师。在国内和中南美等地探险考察,并拍摄大量珍稀昆虫图片。其中拍摄的兰花螳螂曾登上《纽约时报》。
抛开Jason的教育理念暂且不谈,单单是他自身的成长和探险经历,便颇为传奇,足够让我们感慨:大自然真的有惠泽孩子一生的魔力。
暑期来了,山川林野在召唤。不妨先听听Jason的故事和理念。对于近些年流行开的自然教育,我们无疑会有新的感受和理解……
少年“法布尔”之炼成
在Jason看来,自然教育的一大优势,便在于孩子天然地容易接受,不会产生抵触。对于这一点,他自身就有切实体会。
Jason出生在杭州,童年的夏天记忆,是小县城永康的爷爷奶奶家。从楼上眺望,大山和田野尽收眼底,一派好风光;
屋顶种上丝瓜藤,飞过许多小昆虫。爷爷向他展示各类昆虫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尽管当时年幼,还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这样的成长经历,还真有点像《昆虫记》作者法布尔在玛拉邦村祖父母家的幼年。
小时候,Jason最不喜欢的季节是冬天,因为寒冷会抹去所有绿色。等到春天来了,别的小朋友放风筝、捉迷藏,他好像随着万物“复苏”。黏着父母去植物园,趴地上看虫子、捉虫子,一趴就是一整天。
这点开放和引导乍听起来好像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小小的新奇已经是全部的世界。五六岁时的Jason,坠入对大自然的“爱河”,尤其是爱螳螂到痴狂,甚至后来在学校里,绰号都叫做“螳螂”。
兰花螳螂
母亲给他办了张杭州图书馆的借阅证,他坦言并不十分喜欢读书,但当时 阅览室几乎所有关于昆虫和自然的著作,被从头到尾读个遍,有的作品甚至反复翻阅。9岁时,他在书中看到“叶背螳螂”这一种类,觉得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我最早的目标,就是找遍世界上稀奇的螳螂。”
中考前,父母很默契地知道怎么给儿子解压,带着他到植物园捉了一下午螳螂。中考结束后,Jason前往新加坡读书,和大多数留学生不一样,他觉得出国读书最大的好处,是能看到更多奇异生物。在新加坡,“尽管学习任务很重,最开心的还是抽出时间,独自一人来到武吉知马热带雨林”,雨林像是他的乌托邦。
在哥斯达黎加
大学时期在美国读设计专业,在小小的公寓里,Jason饲养了上百只不同种类的螳螂,每天花费至少2个小时照料、观察。因着想记录它们的念头,又进一步推动他成为一名生态摄影师。
即便我们作为外行,在直观看到Jason镜头下的各类奇妙昆虫时,想必多少还是能领会——确实很美。他尤其喜欢螳螂的蜕变过程,“似乎见证着一位殊死挣扎的行为艺术家的神奇表演。”
正在羽化的雄性幽灵螳螂
为了亲眼见到“梦中情螳”,Jason的足迹越走越远。从天目山到武夷山,从天童山到中越边境,从哥斯达黎加到厄瓜多尔,遍及世界各地。
说得功利一些,爱好虫子有什么作用呢?其实这种益处在留学生时代就体现出来了,比如说,更惬意地融入到同龄人的圈子里。
大学的聚会,有同学直接开着兰博基尼过来。Jason没豪车,但他跟美洲豹、鳄鱼、毒蛇打过照面,穿越过南美的热带雨林,很轻易夺过party的聚光灯,“当你有一件让自己很专注的事情时,无谓的攀比就会被迅速淡化。”
更多的正反馈像海浪一般涌来:
所摄兰花螳螂的作品,被克利夫兰大学的博士引用,论文在学术圈引起很大的反响,照片后来甚至登上《纽约时报》的封面;
撰写多篇文章,刊登在《人与自然》《博物》杂志上;笔耕不辍,又出版书籍《森林密语》,记述自己从东亚季雨林到南美亚马孙的探险经历;
作为最早的一批昆虫策展人,在国内开办过多次展览,大获成功,又与中国国家地理合作,创办了自然类文创企业……
雄雌兰花螳螂
追逐昆虫跑遍世界的他,也最终得到自然的回馈,这回馈不止一次次精彩的发现和体验,也兼所谓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事实证明, 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热爱和投入一件事,成就只是量变到质变的附带品。
也正因此,在Jason看来,自然教育的核心是一种兴趣教育,千万别太功利。他从昆虫专家、博物作家到做自然教育,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水到渠成的。
Jason比较反对的是,家长和市面上迎合家长的机构一拍而合,把自然教育变得过分刻意……
别把自然教育变得“不自然”
Jason很不希望看到自然教育被包装得很高大上:一些机构谙熟部分家长的殷切之心,把 原本一个长期性的教育,变成某堂课都有“成果”的东西。
“课程被拆分得支离破碎,兴趣探索变得流程化,观察昆虫也好、植物也罢,非常不专业。”
Jason在杭州本地建了一个公益性的遛娃群,周末带着一帮孩子到户外;路途更遥远的研学、营地现在做的比较少,一年一两次,每次只带不超过4个孩子……但不管是什么形式,他不太爱把自然教育的过程看作“教学”。
一则,每次出门前他跟所有的孩子说,不要叫他“老师”。他要给孩子建立一种意识,就是他们是一支队伍,要一起去找昆虫、完成探险, “没有人天然地比另一个人优秀,只是优秀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二则,他非常淡化“知识”。
“我一直认为,自然教育的本质是玩。玩的本质,是攻略。而攻略,是剖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孩子们剖析问题,远比教他们知识本身更关键。一个晚上认识几十种动物,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体验认识物种的经历与感受自然带来的冲击。这才是自然教育的本质。”
他和家长强调,要保护孩子对自然天然的好奇和兴趣,让孩子能今天喜欢,明天还能盼望着出来;关键是养成他们优良的思维模式,具体来说,看到一个事物,怎么去观察它、怎么去接触它、怎么去分辨它。
夜观活动
除了观察力外,Jason也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社交和审美能力。
在自然中也可以培养社交?当然。
去农村里,抓虫子,Jason会故意“推”孩子一把,“想要抓到虫子,是不是可以去问村里的农民伯伯和当地的小朋友呢。”为了有所收获,孩子们学会了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如此这般,就是要 让孩子和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人接触。正如Jason在南美,靠着和当地人打手势,最终得见“叶背螳螂”。
在维拉瓜与当地人Osacar一家合影
Jason也擅长设计和绘画,回国后所做的文创,便是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他赞同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深入观察自然,你会对世间万物有更好的理解。”大自然是灵感的宝库,是人类学徒模仿的开端,和美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Jason设计的自然类玩具
只是在课上,他从不教孩子们绘画,还是那句话,怕把很自然的过程变得不自然。他喜欢带着孩子注意大自然中的各种形状、颜色,比如去分辨苔藓;他教孩子摄影,这种形式更容易上手,也更直观,孩子能理解怎么样的画面是均衡的、好看的。
女儿触摸“巧克力蔓绿绒”
在保护孩子的兴趣和探索欲的基础上,Jason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分别给出了建议,值得做笔记:
自然之子:由身体到心灵的坚韧
很多孩子和“队长”Jason出去探险时,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回忆,但说起带给孩子怎么样的影响,他表现得狠谦虚,“这些家庭的观念、层次本来就很高,孩子们思维逻辑很厉害,心思也细腻;至于是不是因为我改变了什么,也说不好。”
话虽如此,还是有一点很明显的——Jason发现,习惯在自然中探索的孩子,确实有着超出同龄人的韧性。这种特质将会伴随他们一生。
一个比较近的故事,是去年Jason带两个孩子到西双版纳的雨林徒步。
西双版纳
三人从白天,断断续续,一直走到晚上。夜色降临,一件令他和孩子们同时感到兴奋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在雨林丛中,竟然发现了新的螳螂种类!
“发现新种,虽说不是一件特别轰动的事情,但也还是非常有意义”,Jason解释。当时他们找到的这只是雌性螳螂,当时计划要送给中科院动物组的老师手上进行发表,还需要找一只雄性来搭配。
兴奋过后,是巨大的疲惫感,经过一整天,连大人都感到有点腿软,一看时间,已经是午夜的12点。不过根据他过往的丰富经验,每次到这个时候,只要再花上一两个小时就能有新发现。
他把选择权交给了两个10岁出头的孩子,“要不要继续走?”
两个孩子说,没问题。
又一番跋涉,两个孩子坚持得比Jason想象得还久,他们继续跋涉了3个小时。这个时候三人组约定,走到前面的桥上,再没有发现就放弃。
结果,就在那座桥边,功夫不负有心人,螳螂在此等候,雄雌合璧。 两个孩子抱在一起痛哭流涕,带着登顶珠峰式的自豪。
也许多年后,孩子们可能不会记得他们当天拢共徒步了30多公里路程,但他们一定会回忆起,当时从森林里走出来,和Jason老师坐在田埂上,月色很亮很亮。
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是在传统课堂中所难以学到的。不论孩子以后是进行学习、科考活动,还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如此切身的经历体会,都会一遍遍地给身心赋满能量。大自然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更加奇妙、更加慷慨。“缺失”自然,是多么的一种遗憾。
女儿在给家里的植物浇水
如今,Jason已成为一个4岁女孩的父亲,他说以后会亲自带她去到原始森林。“寻找昆虫动物,爬山涉水,给她当vip讲师。带着女儿 越过溪流攀过山川,一路被蚊蚁叮咬,但是却也发现许多美丽生物。自然教育,便是如此。”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