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过后,家长和学生进入了紧张地等待成绩阶段。
而这个阶段,“五五分流”的话题,最能触动家长敏感的神经。
(相关资料图)
根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透露,2023年上海中考人数约11万人。
往届,考上高中的学生比例基本在60%左右,以2022年为例:
市重点:占录取总数的23.6%;
特色高中及区重点:占录取总数的26.4%。
普高:占录取总数的14.5%。
去掉“一小撮”跳出体制内,选择读国际高中的孩子,我们综合历年平均数据来看,每1.8个孩子里,就有1个无缘高中!
考不上高中的孩子
现状如何
据统计,过去15年间,已经有超过1亿15-18岁的少年进入了中职。
我们不得不承认,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走高考这条路,有些孩子天生对某些领域有浓厚兴趣,更愿意学习一技之长。
但问题是,现在的孩子,很多对于自己上职业高中并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一旦进入职高,很容易自我认定被学校和父母放弃了,索性自暴自弃。
清华大学博士后梁自存曾在职业学院调研时发现,学生最常说的口头禅是“我就是个垃圾”!
一位家长在网上留言:
“我儿子今年17岁,中考分流后,在当地一所职业学校读高中。”
“最近几个月他沉迷网络游戏,学也不上了,谁都劝不下,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虽然学习职业技术也是一条不错的职业发展道路,但主动选和被迫选,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还有一些孩子,抱着学习一技之长的决心进入学校,却发现老师上课就为完成任务,周围同学都摆烂。
随着国内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不断推进和发展,家长们更关注职业学校在办学和课程设置能否更加成熟;就业前景、福利薪酬能否规范化;企业招聘上能否减轻歧视。
唯有做到了以上这些,家长才能更加放心孩子入读职高。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在一段采访中,就曾公开反对中考分流。
他认为不能用分流手段,将40%的孩子定义为“未来是低收入者”。
他表示,虽然中考分流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孩子成长,给了孩子另一个出路,但十四五岁的孩子还没定性,并不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
而且中小学阶段不是选拔,而是要培养人,让这个孩子能知道自己的价值。
所有的孩子都是有创造力、有潜力的,等孩子到了18岁,建立起基本世界观的时候,再让他去决定自己的未来。
这段话获得了家长的热烈赞同。
更有一位老师留言回复:
“花都有不同花期,为什么要让花期不同的孩子,同时开花?”
考得上高中的孩子
出路在哪
其实,不仅40%的孩子需要在职高里重塑人生,那些摸爬滚打在高中教室里占有一席之地的孩子,压力同样很大。
开篇的时候我们提到,根据“普职分流”政策,平均每年上海的11万左右毕业生,能进入普通高中的有6.6万人左右。
上海的重点高中有60所,每一所招生不会超过400人,这意味着2.4万个孩子能进市重点。
这些孩子需要在初中的时候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呢?
如果按照每班50人计算,孩子需排在班级前13名才能上市重点。
等孩子上了高中,排在班级前30名能升读本科;排在班级前10名,有希望进入一本。
上海每年考进一本的学生有1.2万人。如果孩子在11万学生中考进前7800名,有希望进211;考进前3000名,有希望进985。
到这里,竞争就已经如此“惨烈”了,而要想进一步挤进世界前100高校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2024QS世界排名刚刚发布,在世界前100高校中,中国大陆仅有5所上榜:
北京大学第17名、清华大学第25名、浙江大学第44名、复旦大学第50名、上海交大第51名。
最终能进入这几所高校的学子,毫无疑问都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在人才膨胀、学历通胀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公司都认准了世界高校排名。
如果你拿着QS海外前100高校的“敲门砖”,则更容易被用人单位“特别关注”。
这里有一组2018-2022年国内应届生与应届留学生人才竞争力指数的走势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4类院校中,海外QS100高校的竞争力始终走在前列。
这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多中考被“分流”的孩子,选择转轨国际教育的重要原因。
走国际教育路线
如何选择学校
虽然走海外教育的道路,更容易圆“名校梦”,在职场上也更有竞争力,但我们并不建议“盲目”选择。
毕竟那么多的国际学校,挑选适合孩子的,才能助力孩子更好成长。
通常情况下,家长选校的时候比较关注学校的硬件设施、学制、办学时间长短、口碑等,但对一所学校而言,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
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李海林校长在CITD大会中曾提出了一套选校方案,非常值得家长深思。
他提出更深层次的、更“专业”的选校思路,包含以下几点:
办学理念:无所谓对错好坏,要看是否和孩子“对口”。
课程:标志着一所学校的学术基础是否扎实。课程结构上,1+1能否大于2。
管理:是否精细。一个井井有条的学校,它的管理差不到哪去。
师资队伍:不是看有没有特级教授、正高级教师,民办学校主要看教育背景(博士、硕士占比)、中外教占比。
升学率:看“进口”水平和“出口”水平。有些学校招收的生源特别好,“出口”当然也好,这不能说明实力。但若“进口”一般,“出口”不错,就比较厉害了,学校肯定有培养人才的“绝招”。
校长:看看这位校长在本校工作的年限。如果学校一年换一个校长,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校长能力不行,投资者看不上;二是学校不行,校长看不上。
站在人生的第一个“分水岭”,我们希望所有参加中考的孩子都能拥有一条适合自己的赛道。
中考后,一些国际学校会放出补录名额。
现在了解,可以给孩子多一个选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