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大学排名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
(资料图)
炽热的夏天,泰晤士高等教育先后发布了亚洲大学排名、世界年轻大学排名,QS教育集团则正式发布了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在高考招生季,它们引爆着一场热火朝天的大学评比。
与此同时,阳光下的阴影正在蔓延。QS排名公布不久后,韩国52所重点大学联合发表声明,将不再参加QS世界大学排名。
近两年,大学排名屡屡陷入危机,国内多所985公开表明与国际大学排名割席,哈佛、斯坦福等多所顶尖高校法学院、医学院相继退出U.S News排名。
长时间的野蛮生长后,大学排名机构刻意隐藏的诸多问题,还是按下葫芦浮起了瓢。
不会让所有人满意的排名
据韩媒《东亚日报》报道,包括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在内的韩国大学此次大规模退出,是因为QS今年的世界大学排名存在重大的评价方法缺陷。
今年QS在官网上公布了全新的评估指标,高校的“学术声誉”和“师生数量比”的权重各下调10%,同时新增了“可持续教育”“就业能力”和“国际研究网络”三个指标。
这三个新指标正是韩国高校认为极不合理的地方。以“国际研究网络”来说,该指标的计算方式是:研究合作国家的数量/共同研究合作机构或大学的数量,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国家数量下,研究合作伙伴越少,评分反而会越高。
而“就业能力”的评价则依托于校友是否经常被英语媒体提及,显然这将利好英语圈国家大学,而不利于亚洲大学。从最新公布的QS排名来看,事实也的确如此。
今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QS排名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韩国高校的下降幅度更为惨烈,首尔大学下降12位,另有19所大学排名下滑100名以上。
图 | 韩媒统计:31所大学排名均有下降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澳大利亚大学的大获全胜,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首次同时跻身前20名,创下历史最高名次。
图 | 悉尼大学连夜印刷进入TOP20的喜讯
无独有偶,此前多所排名TOP20的顶尖高校法学院、医学院退出U.S News排名的理由同样是,“该排名存在严重缺陷,不仅无法推动行业的发展,而且直接阻碍其进步”。
这两个学院关心的应该是道德、公平和使命,而U.S News排名关注的则是考试成绩、GPA和就业情况。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公开发文表示,“该校十分鼓励学生从事为社区和国家利益服务的公益事业,而U.S News对此似乎并不重视,以至于这些毕业生实际上被归类为失业者。”
或许是被顶尖高校的退出接连打击,U.S News在今年5月宣布改变排名规则,将更加强调“学校培养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成功率”。
不过就像今年的QS排名一样,评估指标只是轻轻扇动了一下蝴蝶翅膀,一场山呼海啸就发生了。
夹缝的灰色地带
社会选择领域的阿罗定律告诉世人,在超过三个候选者的情况下,不存在一个合理的、没有自相矛盾的排序方法。而将各项指标评分用粗暴的加权综合,得到的大学排名,参杂了太多的主观因素,为本就不合理的排序留下了灰色地带。
2022年2月,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迪斯通过详实的材料比对,公开质疑哥伦比亚大学提交给U.S News的班级规模、财务资源、毕业率等六方面数据涉嫌造假,从而将排名升至第2位。
随后,哥伦比亚大学承认提交了错误数据,在2022年9月的最新U.S News排名中,哥大一落千丈,跌至18名。今年6月,哥大正式宣布终止与U.S News的一切合作,也不会向U.S News提供任何数据以及参与任何后续的排名。
图 | 哥伦比亚大学宣布永久退出U.S News排名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前院长科林·戴弗曾说过,“由于排名严重依赖未经审计的、自行报告的数据,因此没有办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或排名结果的可靠性。”
从U.S News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仅2018年以来因错报数据而被暂时移出排名的美国高校就有48所,这些学校无一例外,皆是自己主动上报。
在这个不正常的排名系统中,大学的发展被扭曲为冰冷的数字,驱使着校方做出疯狂的举动。
2020年,国内某地方高校因排名中论文引用率权重较高,强制性要求校内相互引用论文,最终在U.S News学科排名中出现数学系力压北大,位居国内第一的荒唐一幕。
沙特阿拉伯的某些大学也被曝出过重金招揽只用“挂名”的顶尖研究人员,从而提升全球排名的丑闻。
而轰隆运转的系统下,还存在一片更为隐晦的空间——买排名,这当然不会摆在台面,但高校和机构各自心照不宣。
QS在排名外同时运营着以大学和学生个人为对象展开的咨询服务,加州伯克利大学曾指出,“接受QS咨询服务的大学排名有可能上升”。韩国教育圈人士也在52所大学宣布退出后透露,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在QS的排名,向QS缴纳了不菲的广告费或被迫接受了QS提供的咨询。
祛魅的盲目崇拜
“大学排名是一种略显愚蠢的痴迷,当大学、家长或学生把它看得太重时,就会造成伤害。”
“根本无法用线性排名来衡量一所大学的伟大之处。”
越来越多高等教育人士的质疑,一点点祛除着排名环绕的光环。裹挟其中的国内高校也在努力修正着对排名的执念。
“十三五”期间,国内很多高校将大学排名作为办学目标之一。2020年以来,教育部多次明确,不得盲目采信、引用和宣传各类机构发布的排行榜,坚决不围绕各种流行的排行榜办学。
去年4月,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中提到,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
同时经多方证实,中国人民大学决定不再参加国际排名,而兰州大学则表示从未参加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可以预见,在3所985高校的带头下,将大学排名写进高校“十四五”规划的大学会减少很多。
图 | 中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
不过事物存在即合理,只要学生、家长、企业、社会简单却旺盛的需求仍然存在,大学排名就必然不会消亡。从最新公布的QS2024大学排名来看,这3所985也依然位列其中,这说明校方只是不再提供数据,却无法阻止机构的排名。
但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撰文写道,国际排名固然有其局限和不足,但是完全一抛了之也并非可取。排行榜背后多源、连续和翔实的数据库,可以为高校发现问题和找准短板提供参考,更多发挥国际排名的信息和情报作用,弱化其目标和排名价值,可能是更为切实可行的做法。
“排名榜就像一面镜子,偶尔看看,对照一下和别人的差距,但绝不能照着办学。”
而走出排名阴影的大学,也将会有更强大的自驱力,去自由地追寻只属于自己的使命。
来源:转自公众号青塔
编辑:周彩丽
统筹:刘洁
终审:姜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