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众号:光明社教育家
教室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主要空间。教室,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资源,也是对外彰显学校教学理念、体现办学特色,展示教师育人才能的重要窗口。
在整个校园当中,教室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场所,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至关重要。
(相关资料图)
有人说,教室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一间教室能带给学生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
同样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压抑;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心旷神怡。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和学生。他们的精神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们的气度和声音,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当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呼吁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下,传统教室的问题日益凸显。 世界飞速变化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如今的教育空间是否还能有效承载今天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是否有效支持21世纪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需求?
关于教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 基于近20年对国内外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提出了“教室文化”这一概念。在他看来,教室文化必须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需求和欲望。
那么,一间理想的教室应该是怎样的?大学、中小学教室应该是什么样子?
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听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杨斌,南昌师范学院教育评估院院长、教授叶存洪对于“教室”有着怎样的见解和看法。( 以下文章内容刊于《教育家》)
1
关于“大学教室”
教室的样子
作者:杨斌
说起教室的样子,大家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往往是讲台、黑板、整齐排列的桌椅,现在还常有投影、幕布。新学校或者学校新建教学楼在基础设施方面,硬件条件往往会得到改善,但是教室的样子依然相对传统,而我认为,改善基础上,还要有改变。因为,教室的样子,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的布局问题,而可能关乎教育理念、教学法,甚至可以说是学习理论在空间、实体上的折射,虚(育人的哲学)在这里深刻地影响着实(教室的样子)。
以我长期教学时熟悉的管理学院的教室举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教室,选择了马蹄形、倒V形,或深槽形的设计?60~90个座位,层层叠叠地在主讲人面前延展开,站在马蹄形陷下去的中心,你能够跟每一个坐在座位上的同学进行无障碍的交流——无论是语言问答,还是眼神手势。你能看到每个同学桌前插立的名牌(字真的是非常大),如果是高管教育项目,上面还有所在公司的名称。
当一个同学发言时,坐在他前方的同学很轻松地就可以将靠背椅扭转过来,面对面,倾听和关注(而非接收来自后脑勺方向的声音)。不需要用扩音器,即便是在角落,教师和学生的声音都能够清晰地听到。教师也可以自由地在教室座位的两个45度甬道间走动,更亲近学生或讲或听或问。
这里面,存在着一些重要的问题:谁是教室的主人,或者主体、主导?是教师,还是学生(学习者),抑或是都作为主动学习者、积极参与者的教师和学生?谁(该)是教室的焦点?比如大家的目光、注意力的焦点、聚焦时间最长的地方,是黑板板书、是投影内容、是教材、是教师,还是其他?
实践中的小细节,其实都很忠实地体现着大哲学。如果你把学生看作主体,那怎么考虑教师有麦克风而学生没有麦克风的问题?学生的参与(发言、讨论、争辩)是装饰还是桥段过渡,抑或是真正在教室里课堂教学中最应该发生的最可宝贵的行为?如果把投影看作焦点,那怎么才能让学生认为他的发言、他对于问题的看法不是假想敌、错误的靶子,真正的标准答案已经“早早地”准备好、存档在电脑里准备投影出来?如果你觉得板书虽然应该反映问题解决的思维流动,但框架感应该在板书中得到很好的呈现,那怎么才能避免让学生产生教师在有选择地按照预设的逻辑把学生的发言写到黑板上,没有被选上的发言是否有偏了、错了、“没有资格”登大雅之堂的“挫折”感受?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是否有sage on the stage(讲台上的圣贤)的隐喻,是否让教学场景等同于教材的播音版,是否可以把教学过程认为是成熟的理论:从一个灌满了水的容器转移到另一个空的容器?这些,并非有关偏好设置的小问题、傻问题,而是关乎育人成效的大问题、真问题。
桌子是不是桃木做的,椅子是不是腰椎曲度友好型,投影的流明数够不够高,扩音器有没有吱吱响,跳出这些纠结,去思考,倘若我们真正有了钱有了地建了新的楼,就一定会设计出、建造成“更好的”“更有价值的”教室吗?头脑中习惯了的教室的样子,是否会束缚我们在理念上做些真正的改变?
教室的样子,影响着教学的样子、教育的样子。逻辑上的、行为上的教室,才更考验关键的教育思想落地的水平。当我们拆解Class Room这个词的时候,要注意中间有个CLASS,想象成传统的“班级”,不如理解为学习的社群。学习发生的过程,是发生在ROOM(空间、余地、可能性)中的过程——ROOM这个词说的就是空间、余地、可能性,这里没有什么定型或者固定模式,需要的是用心育人、用心“教书”,用心在教育过程中探索各种可能性、发挥和彰显教育者的想象力。
看似是桌椅摆放之类的细节,蕴含的却是育人的理念。而“用心”的理念浸润身在其中的师生,共同成就了教室美好的样子。
2
关于“中小学教室”
教室该有的样子
作者:叶存洪
清华大学杨斌教授谈的是大学的教室,我以“同题作文”的形式,谈谈中小学教室该有的样子。
1、教室应该是让学生坐着舒服的地方
现在中小学教室椅子很少,更多的是方凳,农村学校甚至还有条凳,凳面很窄,只有几寸宽,屁股都放不下,坐累了想找个东西靠靠,却没有靠背,学生就那样直挺挺地坐九年甚至十二年。
我们将心比心,如果开会或培训时,撤掉靠背椅,让你在凳子上坐两天,你是什么感受?
几次跟中小学校长聊到这事儿,希望等教育经费更宽裕些的时候,给孩子们换把椅子,让他们坐着稍微舒服点。
2、教室应该是让学生能相互看见的地方
现在中小学教室基本上是“秧田型”结构,像农民插秧一样,一行行一列列,每个学生看到的都是前排同学的后脑勺。
尽管教师经常说“你们互相讨论一下”,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可哪有讨论的心理氛围呢?
望着别人的后脑勺说话,其实跟自言自语没有多大区别。
3、教室应该是师生、生生交流的地方
教室这个名称,向来彰显出教师的几分霸气——这是我上课的地方,是我的地盘!
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们的教室里更多是纵向的师生互动,横向的生生交流较少,有些教室甚至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地方。
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广东等地对这个场所的称呼——“课室”,它是师生、生生之间彼此交流、相互研课的地方,教、学双方都应该“在场”。
4、教室应该是师生走动起来更方便的地方
教师课上应该时常走动,不宜一直站在讲台上。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在视力正常的情况下,其视野关注极限为25人,再多就容易顾此失彼。
所以,教师应不时走动一下,多关注边座的学生、后排的学生,养成视野转换的习惯。
学生课后也应该走动起来,不局限于邻座的几个同学,扩大交往范围,跟更多的同学说说话、聊聊天,增进感情。
当然,这要求合理控制班额,大班额的情况下,课桌椅摆布很紧凑,师生都很难走得动。
5、教室应该是让学生比较放松的地方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近教师,教师说的话、传的道,就更容易被学生听进去。
相反,如果学生怕教师,看到教师的眼神就不自在,那么,他学好这门课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只有当学生感到安心,处于自己原本的状态,不用紧张,无须伪装,以自己的步调自自然然、大大方方地参与课堂教学时,他们才能走向本质的学习。
6、教室应该是不以分数取人的地方
分数是学生学习成就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教师不能单一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价值,进而厚此薄彼。
要知道,差异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室便成为一个很好的“自教育”场域。
7、教室应该是洋溢着灵动文化的地方
教室既是一个桌椅板凳和黑板构成的物质空间,也是师生同在的活动空间、生活空间、信息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空间,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空间。
教室不能没有教材、教辅,但不能只有教材、教辅。应该按照“美、净、敬、静、简、新”等原则布置教室,郁郁葱葱的绿植、墨香四溢的图书、温馨暖心的提示、自我管理的公约、干净整洁的地面、学习成果的展示,养眼养心,养趣养志,不亦乐乎。
8、教室应该是一个互相鼓舞、生命激荡的地方
在这里,要竞争但不要将竞争泛化,“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两眼一睁,开始竞争”等口号或班训都应该收起来。
教室里,要学会为同学鼓掌,对他人的成就表示祝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在一个整体优秀的班级里,你想不优秀都难。相反,如果互相嫉妒、同室操戈,最后谁都走不远。
— END —
来源 | 《教室的样子》刊于《教育家》2021年9月刊第4期,作者杨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
《教室该有的样子》刊于《教育家》2022年1月刊第1期,作者叶存洪,南昌师范学院教育评估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