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悄然过去一半,孩子的作业完成得怎么样?是自觉完成,还是磨磨蹭蹭,准备开学前挑灯夜战?暑假是作业拖延症的高发期,这毛病必须早点治,别让孩子等到8月底才翻出作业胡乱完成、应付了事。
简单粗暴显然不好
我们先回想一下,是怎样提醒孩子写作业的?
(资料图)
“都什么时候了,你不着急吗?”
“别玩手机了!”
对于作业这件事,家长方法使用不恰当,监督和检查就会变得事倍功半,孩子也是痛苦不堪。一不小心还有可能升级为星球大战。
这几招小有成效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逐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第一步:和孩子一起商量假期计划
一起看日历,把安排好的行程填上去,例如旅游的时间等,了解剩下哪些天可以做作业。分别写出每天的工作量,每天对比。保证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可以比上学的时候轻松,但要确定孩子没有将学习习惯全部丢掉。
跟孩子一起设想按时完成作业的好处,同时想像一下开学前几天还要赶作业的困难,可以把这些困难都列出来。
第二步:让孩子自己制定奖惩规则
如果孩子那天效率比较高,提前半小时完成了,那这段时间是他自己可以安排的,玩手机,打游戏都可以,只要自己喜欢就行。
但是没有完成的话,除了把没写完的部分补上,还要有相应的惩罚,让孩子知道拖拉会付出代价。
第三步:做温和、坚定的执行者
不要只制定计划,借口“忙”,而忽略实施过程。家长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奖惩规则,严格执行。
如果发现孩子经常存在“拖拉”的现象,可以尝试 “限时鼓励法”和“记录自己的一天”:
限时鼓励法
先预估某项作业的完成时间,然后征询孩子,是否可以在规定时间做完。如果完成任务,奖励;如果有拖拉的行为,可在旁边提醒一下,如“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记录自己的一天
让孩子记录自己的一天,从早上起床到第二天起床,每个小时干了什么,更加直观感受自己的时间是怎么过的。
当孩子进步时,不要吝啬给他的鼓励。当他没有完成目标,需要承担的责任也绝不能姑息。
不定期给孩子一个“温馨提示”:还有多少作业需要写,每天应该要写多少才能完成,让他有个宏观上的时间安排。
督促写作业的语言——错误示例
在督促孩子写作业时,应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措辞和态度,讲明道理,切忌随意发火、给孩子贴标签。
错误一:“快点写,别磨蹭!”
这恐怕是家长最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了吧。只要孩子开始做作业了,家长们就警觉起来,但凡发现孩子有一点分神,就会马上督促道:“快点写,别磨蹭。”
其实你可以告诉孩子:“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自己拿捏好分寸。如果你今天完成不了今天的作业,那明天你的学习任务就会增多哦。”通过这样的引导,也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去承担由自己的行为而造成的后果。
错误二:“作业写完了吗?”
一句“你作业写完了吗”,相当于给孩子泼了盆凉水,这样很容易给孩子心里留下“妈妈更爱我的成绩”的假象。于是,感觉自己失去了父母之爱的孩子,就会变得叛逆、厌学。
错误三:“就知道看电视,赶紧去写作业。”
家长在说这句话的同时,一般都会伴随着怒气冲冲关掉电视的动作。孩子面对这么粗暴的行为,心里通常会有些反感,“不就看会儿电视,至于吗?”
其实家长真没必要因为孩子看电视就大发脾气,完全可以平静又严肃地告诉孩子:“你再不写作业的话,有可能就写不完了哦。再看10分钟我们就去写作业好不好?”一般这种情况下,孩子觉得10分钟已经很满足了。而时间一到,他们就会自己主动离开电视机,认真去做作业了。
假期中还需高质量陪伴
1.每天拥抱
一些研究表明,人需要每天至少拥抱4次才能生存,孩子需要更多的拥抱。在很多时候,拥抱比任何语言都更能安慰孩子,也是最好的陪伴形式。
讲故事时把孩子抱在怀里,每天下班后一进门先紧紧地拥抱一会儿孩子,都有利于增强亲子关系。
2.放下手机
不仅是手机,需要放下一切工作上的事,营造一段没有干扰的陪伴时光。
可以固定一个时间段,比如每晚8~9点,你们可以在房间里玩捉迷藏,也可以手拉手去散步,但不要带手机,也不想别的事,全心投入和孩子在一起。
其实,你会发现之后你的工作效率更高,孩子也变得更加懂事。
3.寻找共同爱好
别强迫孩子学画画或者乐器,可以尽量先去发现孩子的爱好,贴近他的爱好,陪伴他一起探索。
比如去看各种各样的昆虫,去捡小石头,每一种爱好只要引导得当,都能成为孩子独特性发展的契机,也会让你们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
4.专心倾听
倾听就是不忙着回应,更不是为了听孩子说什么之后去教育孩子。
而是要像朋友一样,耐心而专注地听孩子讲述,甚至是重复他的讲述,确认他的感受,表明你听到了他在说什么,很重视他。
在倾听中,你会发现孩子的需要,就可以更有效地去支持他。
5.同理心
简单地说就是感同身受。尤其是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父母带有同理心的陪伴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只有当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时,才会理解为什么那么一点小事就让他发脾气或者哭闹不止,也才能洞悉情绪背后真正的原因。
6.设定有效规矩
没有被规矩约束的孩子,是体验不到边界的孩子,仍然会让他没有安全感。
所以,我们需要在陪伴中,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给孩子立好规矩,告诉他一些基本规则、准则,陪伴他在规则范围内尽情探索,在触碰规则时及时修正。
7.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有专家说,最好的亲子陪伴状态应该是像在跳双人舞: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情绪饱满,配合默契。
所以在陪伴中,父母的状态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陪伴的效果。
当父母状态不佳时,可以暂时离开孩子,等调整好情绪,再和孩子一起投入快乐的相处时光。
综编丨父母必读、天津教育报微信公众号等
责编丨王爽图片丨摄图网
复审丨李培 终审丨张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