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青春风暴”几乎是每个家庭都无法避免的。但当听话乖巧的孩子开始时不时突发烦躁,不断挑战父母的底线时,父母是“惹不起”选择逃避,还是迎难而上?也许,不把这个看作孩子自己的问题,和孩子一起成长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菁kids北京(ID: Jing-kids)
文丨Alan Song编丨May
(资料图片)
我们小区里住着一位儿子的同班女生,女孩儿的妈妈经常在小区楼下与我闲聊。每当说起孩子时,这位妈妈便是一通苦水倾倒:
妈妈嫌女儿准备上课用的电脑和书本时太磨叽,写作业太拖拉,女儿也嫌妈妈没完没了地碎碎念。
妈妈说,“她见我跟见着敌人一样,说翻脸就翻脸,我越嫌她慢,她就越磨蹭,明摆着向我示威。”
我想这应该是跟青春期有关,女生一般九岁进入青春期,十一、二岁正处于严重叛逆期。当时我还暗自庆幸,儿子似乎还看不出有什么叛逆的苗头。
曾经也是个“乖孩子”
不妨介绍一下我们家的基本情况。
我和孩子妈妈都是硕士毕业,互联网大厂工作,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俩也满足于这小小的幸福。对于育儿,我们的目标一致,就是不求学业拔尖,只求身心康健。
时至今日,除了每天高质量完成作业外,我们不会给他安排额外任务,什么英语班、作文班、奥数班……从来就没跟我们产生过关系。
我们也知道西城和海淀的鸡娃和内卷有多严重,我和妈妈也难免会有焦虑感,担心不补课会耽误了孩子。
通过向各科老师了解情况后,我们决定,还是啥也不用补!因为这些老师给出的反馈是,“孩子课堂表现很好,思维活跃、善于思考,比大多数同龄孩子想问题全面。”
我们对他的成绩预期是年级前20,儿子也算省心,虽然北京的学校都不明着排名次,但我们私下了解到他在班里基本是3-5名的水平。
相比追求学业的出类拔萃,我们更希望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家庭环境。希望儿子在我俩面前可以无话不谈。
业余时间,我们经常一起打球和玩音乐,球场上我们亦敌亦友,他弹钢琴时,我就来个吉他伴奏。
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下,我曾幻想,也许青春期的家庭冲突离我们还远着呢。
直到2022年这个暑假,13岁男孩儿的自我、敏感、叛逆……都通过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爆发出来。
打破和谐只需1秒钟
一放暑假,我们就约上好朋友一家三口来到河南,一睹夏都二里头遗址、商代殷墟遗址、龙门石窟等教科书级国宝文物的风采。但没想到,我们在抵达郑州的当晚就出现了不愉快。
晚饭后我们想逛逛闹市,但儿子却提出回酒店,哪怕自己一个人先回,而且态度十分坚决。
其实儿子小时候很喜欢跟我们溜弯,只是最近一两年长大些了,开始变得有点宅。我能理解大男孩儿不喜欢闲逛,但考虑到我们还有同行的朋友一家人,我和妈妈还是好言相劝。但儿子执意要我叫个滴滴,不然就自己手机导航走回去。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此时我们和朋友一家人都有点尴尬。我只好拿出老爸的威严强势拒绝,他也就挂着不情愿的表情跟在我们后面。
好气氛一旦被打破就很难立即愈合,我们一行人也没逛太久,草草返回酒店。
回到酒店,我觉得有必要和儿子谈谈。儿子认为,“你们逛你们的,我自己回酒店,谁也不影响谁。”我则向他讲了一番大道理,说大家一起出行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以及如果他自己打车,万一遇到别有用心的司机,很可能有麻烦甚至危险。儿子也算能理解和接受,明白自己考虑欠妥。
风波暂时平息,但暗潮依然汹涌。
在随后几天的旅途中,儿子时不时向我们发起挑战,有时我随便说句什么,他就带着情绪向我反击,我真是不知道刺激了他的哪根神经。很多时候,我都考虑大家的情绪,不去计较。同行的朋友开玩笑说,“青春期的孩子惹不起!”
之后的暑假,儿子与我们时不时就会发生点小冲突,而且都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关于吃饭、喂猫、外出打球等等。
比如我提醒他厨房里有切好的水果,他就会恶狠狠地回敬一句“我不饿,别逼我!”荷尔蒙变化刺激出的着情绪瞬间爆发,刚刚还和睦的气氛,下一秒就可能剑拔弩张。
其实在青春风暴面前,哪个父母没经历过默默无语两眼泪呢?
比如我朋友一家,爸妈都是大学教授,儿子在海淀名校读初中,够让人羡慕了吧?但这两位教授父母现在一提到儿子就犯愁,说儿子从初一起,跟父母就话不投机,一说话就吵,后来孩子每天放学到家直接回到自己卧室,把门一关,拒绝交流。
好好的一家人怎么会搞成这样?他们分析,也许是因为从小对孩子要求太高,孩子慢慢觉得难以承受,于是在青春期突然奋起反抗,不想继续生活在高压下。如今,这对父母每和儿子说一句话都要小心翼翼。
都说父母在青春期孩子面前好卑微,那么除了卑微,还有什么选择?逃避是没用的,我必须学会正确面对未来几年的青春风暴。
跟儿子的青春一起成长
盼望着盼望着,开学的日子终于到了,我这个自认为优秀的老爸竟然也在潜意识里对“神兽归笼”感到窃喜。
同时我也在反思,暑假里跟儿子一次次的冲突是不是也有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是不是也有太在意家长自尊、操起权威大棒进行粗暴管教,或者过于啰里八嗦、说话过火……
硬碰硬肯定是下策,满嘴大道理只能算中策,只能将两人的关系越推越远。那么上策是什么呢?
思来想去,真是觉得父子关系太复杂:父爱既如山厚重,又拙于表达;儿子却往往因为这份爱包含了太多期许和责任,而感到压力山大,甚至有意疏远。
正如李宗盛在一首写父子关系的歌中唱到,“到临老,才想到要反省父子关系”。哪个爸爸想跟儿子闹到这种程度啊!
依稀记得孩子刚出生时的模样,我们第一次当爸当妈,激动得眼里泛着泪光,随后的几年很努力地去做合格的父母。
转眼间,当孩子步入最美丽的青春年华、当他的身高慢慢超过父母、当他所学到的知识一次次地难倒我们……我知道此时自己也需要改变心态,用更智慧的方法去对待这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
我很喜欢油管上一档对话类节目“FLEX TALK”,有一期节目请来几位15岁左右的孩子,谈的主题是“你最想对父母说什么?”几位青春期的孩子大胆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希望他们做错时也能勇敢地承认错误。”
“当我们做得不错时,要及时认可我们。”
“希望父母用同理心体会我们的感受,如果我情绪不好,不要觉得我喜怒无常。”
“听取我们的意见,不要只限于小事。我希望能对大事表达意见,比如上什么学校……”
“希望你们遇到困难时能对我诚恳些,如果你们婚姻出了问题,请如实告诉我,不要觉得说谎是为我好。”
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却真实地表达了青春少年们的内心渴望,值得每一位父母用心去体会。其实他们需要的不过只是父母的诚实、理解、鼓励和尊重。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构建良好父子关系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学识和认知能力飞速扩展,心智观念越来越成熟,怀疑、思考的勇气也越来越强烈。
他们发现自己原来视为英雄的父母也会犯错、也会偏激、也不是无所不能;
原来以为的美好世界其实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他们还欣喜地发现原来弱小的自己在很多方面正在赶超父母,虽然还依然不够强大;
他们对是非黑白有了新的认识,但也经常会陷入迷茫;
他们开始以不同的心态对待亲朋好友、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也会试图挑战权威。
他们需要属于自己的独立和自由,内心也会充满矛盾和疑惑,此时正需要父母给予适度的引导、真诚的对待、及时的支持和充分的认可。
或许我从前在育儿方面做得还算不错,但在儿子进入这一特殊时期后,我同样需要迭代升级,需要习惯和适应他的个体和思想日渐独立、成熟,更巧妙地应对他因情绪起伏向我发起的挑战……
这些,对于我这个多年来一直能跟他和睦相处的老爸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作者艾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士,媒体撰稿人,家有独子现年12,一起打球、一起玩音乐、一起旅游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