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落实“双减”政策,其中有一道必答题就是校外负担减了,校内教育服务如何做实做强。“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不只是“帮助家长解决接送困难”的“托管”,更是“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学校教育服务质效双增”的重要举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教育部2022年数据显示,我国课后服务的学生自愿参与率达92.2%,在“三年内成效显著”的政策要求下,预计2023年课后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1176亿元。“双减”两年后,课后服务迎来2.0时代,各省市学校进行得怎样了?
一、依托管理执行平台一站式赋能课后服务成趋势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南沿海、经济更发达的部分区域如山东、浙江等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相对甘肃、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学生参与率较低。
这可能由于东南沿海城市的教育资源更丰富,家长的选择更多,且付费意愿和能力更强;而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欠缺,且家长付费能力相对较弱,具有公益普惠性质的校内课后服务既可提供基础托管,又可供给个性化的素质拓展课程,能大大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基本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凭借课后服务起步早、市场化相对成熟等优势,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广东校方乐于积极引进第三方管理执行平台、机构进校,同时给予企业较大的市场空间,招投标模式以及多级审查评估机制较为成熟。此外,从服务认可到成本共担再到全程的质量监督,家长与政府、市场一起做到了对课后服务的协同治理。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四小学介绍,遵循教育数字化这一国家战略,2021年8月30日县教育局牵头,公开招标引入专业的课后服务管理执行平台今托管平台,9月9日实现佛冈县课后服务全覆盖,高效快速支撑学校课后服务开展。基于今托管平台已完成与国家统一平台的数据对接与地方集成这一优势,“一校一案”对佛冈全县课后服务进行不断调整、创新。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四小学坦言,“依托平台技术优势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增设多元化素质类课程,落实一校一案原则,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达到‘上水平,强保障’。佛冈第四小学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基本托管+素质拓展’双课程服务体系,学生总体参与率85%以上,每周参加5天学生占比85%以上,教师课后服务工作参与率93%,素质拓展课占比32%。”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田家炳沙湖绿洲小学则以“一训三风”实施“特色项目—学校特色—学校品牌”的特色强校工程,统筹校内校外资源融合发展,引入今托管平台,对其校内课后服务进行安全、有效的一站式管理执行,轻松实现课后服务督导管理可视化、智能化。
的确,“在服务品质上做加法,在部署难度上做减法”是学校解决课后服务过程中教师时间有限性与工作负担无限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据悉,国内教师平均工作时长约10小时左右,每天下班需要2.14小时处理学生生活管理、家校合作沟通等事务。因而,亟需今托管平台这种管理执行平台以“互联网+数字智能化”赋能课后服务,很多繁琐工作能利用系统标准化完成。如,系统自动分班并输出课程表、师生考勤、在线订餐,以及每月课后服务课酬在教师、校方确认后,亦可准时及时发放给老师。
二、双师模式或自主研发丰富课程内容
课后服务亦需满足课后服务多样化需求与学校课程结构单一性的矛盾。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要求,“各校要切实落实每天至少2小时的要求,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整体安排中,推动课后服务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强不强’。”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全部由校内教师自主研发,没有外包。每天下午的课后服务大致分为三个时间段,3:30-4:00、4:10-4:50是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兴趣爱好,有体育、科学、艺术、劳动等方面的课程,另外还要突出学校的外语特色,就将英语和第二外语也纳入到了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当中;5:00-5:30 是针对在课业有需求的孩子进行专门的训练和辅导。
菜单式的课程体系,精准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为北外附校的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特色”的课后服务内容。目前,学校的课后服务共开设52个门类课程,服务2000多名小学阶段的学生,第一时间段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周一到周四的课后服务第一时段为学科拓展课程,每天开设39门课;第二时段以兴趣和拓展类为主,课程设置基于前期对学生的调研结果,由学校一线教师和教研组集体研磨课程内容,科技、体育、艺术,文学阅读等共80多门。根据学校的相关数据统计,课后服务第一时段学生参与率百分之百,满足学生学业提升和学业巩固的需要,第二时段学生参与率接近90%。
每周五下午3:30开始,是学校小学部特色的儿童“十大场”课程,包含学生自组织社团、教师支持性社团、学校优势社团三种形式,打通年级和班级,由学生自主完成课程选择。
而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则选择与校外机构联合开发课程。校长杜庆峰表示,课程内容跨越学科边界,具备综合性,鼓励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此外,今年假期,不少学校主动减少学科类假期作业,增加了家人制作美味佳肴、每日运动打卡等个性化作业;一些学校结合社会力量开办假期课后服务,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然而,进一步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细,课后服务还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