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间,这种状态,要警惕|精选

2023-08-26 22:15:07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如果问,大家这个暑假和孩子相处得如何?

我相信,很多家庭,亲子之间不一定都是其乐融融的场景。


(资料图片)

最近就收到一位家长留言:

我总是和孩子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

男孩子真是越大越不好带,我说东,他偏往西,脾气犟得十头牛都拉不回。

他小时候也不这样啊。

我们渐渐发现,随着孩子长大,越来越频繁地感受着孩子的“不听话”。

很多事情,我们越是禁止,孩子越是要做,我们试图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去行动,但孩子则想要证明自己也有自主的权力。

亲子之间的争吵变多了、矛盾变多了,关系也大不如从前。

出现这种情况,亲子很有可能陷入了“权力之争”

01

什么是权力之争?

当我们讨论权力之争时,离不开一个关键词——“控制”。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也认为:父母越控制,越容易陷入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带女儿去买衣服,妈妈看中一条裙子,想让孩子试试。

无奈女儿并不喜欢。

妈妈一直劝说,女儿非常固执地表示不想穿。

最后妈妈爆发了,劈头盖脸地骂了孩子一顿。

孩子眼眶里噙满了泪水,站在店门口,默不作声。

穿上妈妈看中的裙子,是妈妈内心里的“理想结局”,但孩子则不愿受到支配。

在这个故事里,矛盾的关键已经不是衣服本身,而是藏在亲子关系之中的控制感,妈妈的爆发,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违抗妈妈。

一个想控制,一个想反抗,矛盾就产生了。

再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妈妈,她说“孩子小时候不这样”的潜台词是:她无法再像孩子小时候那样,把自己的意志轻而易举地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让她真正失望的,是孩子从乖巧听话到不受控制的转变。

对于渐渐有了自主意识的孩子来说,父母太强的控制感无疑是难以忍受的,为了反抗你,他们就会拖延、哭闹、不配合。

懂得“抗争”的孩子,让父母突然有了“失控”的感觉。

最后,父母开始维护自己的权威,孩子开始展示自己的力量。

就这样,权力之争爆发了,家庭变成了一个战场。

所谓的争夺权力,就是争夺掌控感、支配权和话语权,简单来说,就是争取“这件事到底谁说了算”。

在这场较量之中,往往没有赢家。

02

在权力之争中,没有赢家

俗话说:有压迫就会有反抗。

处于权力之争中的孩子,一般会有两种表现:积极报复和消极报复。

有时,孩子屡教不改,继续干“坏事”,逆反冲动,甚至会在言语上顶撞父母,这是一种积极报复,通常发生在一些个性比较强的孩子身上。

比如家长越不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玩游戏,孩子偏要做,倒不是因为多喜欢,更深层的心理动机是表达抗议,是为了反抗而反抗

他们会对父母说:

“凭什么都听你的?”

“我就喜欢这样。”

“我就不!”

他们希望借由这种不屈服的声音来获取父母的尊重和关注。

有时,孩子还会对父母进行隐形攻击。

表面上,他们会顺从,但内心并不认输,他们会在行动上拖延、慢、“阳奉阴违”、故意出错,这是一种消极报复。

美国心理学家蒂姆·墨菲在《隐形攻击》一书中做了这样的定义:“关系中弱势的一方通过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报复等非直接方式,向强势一方表达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积的愤怒。”

比如,磨蹭就是很多孩子用来消极抵抗父母的方法,看到家长生气,他们就觉得自己赢了。

可以看到,处于权力之争中的孩子,重点不在于纠正不良行为上,而在于对抗父母。

处于权力之争中的父母状态又如何呢?

他们认为孩子存心激怒自己,马上“迎战”,回应方式要么是“我还治不了你”,试图用更激烈的方式管教孩子,要么是被孩子气得缴械投降。

等这场亲子拉锯战结束,父母内心仍然有挫败感或是愧疚感,认为孩子难以管教,对孩子接下来的表现也没有把握。

03

如何避免权力之争?

那么,亲子之间,如何退出权力之争?

第一,对亲子间对立情绪保持警觉,意识到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情,我们只能赢得孩子的合作。

有一句老话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不能按着它的头喝水。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能逼着孩子与我们合作,逼得越紧,副作用也会越大。

孩子的愤怒,有时候是一种提醒,提醒父母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自己是否也个性强了点?自己是否领导欲望、控制欲望太强了些?是否管得太细、太宽?

我们能够保持警觉,就能有效减少矛盾。

第二,多点倾听和理解,将孩子的不良行为当成“寻求帮助”。

父母之所以会和孩子较劲,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的行为是在挑战我们、惹怒我们,是一种主观的挑衅。

其实,孩子不得体的行为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动机和需求。

《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

用一句简单的话理解:越是表现不良的孩子,越是需要帮助。

所以,在孩子激动的时候,父母反而更要平静,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先做孩子情绪的引导者,最后再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第三,意识到孩子对自主的渴求,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

孩子反抗大人,无非是想要自己做主的权力。

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为人父母,甚至要在一定的范围里支持孩子自主。

有时候你可以为孩子提供选择,有时候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让孩子感受到你愿意考虑他的需求,并且尊重他的意见。

这样不仅能加深亲子关系,孩子自我感觉良好,孩子未来也会更愿意合作。

第四,对于原则性的问题,多尝试平静而坚定的语气,就会有好的效果。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是没得选的原则性问题,比如安全、基本的行为习惯等。

这个时候,你可以坚持自己的界限,态度要坚定而平和,无须言辞激烈、过多言语,描述看见的事实或者问题,表达你的要求和感受,尽可能说得简洁,培养亲子之间相互尊重的习惯。

我们越是平和,孩子的情绪反而就像无风之海,不起浪花,不至于将他拖入权力争夺的陷阱之中。

04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把大锁挂在大门上,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开,大锁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很多父母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征服、控制孩子,手段十分强硬,结果孩子还是一身毛病。

他们赢了孩子,却没能赢得孩子的心。

教育孩子,有一种智慧叫做:不较劲。

因为孩子也像那一把锁,不会屈服于暴力,却会屈服于温柔。

这不是让你由着孩子的性子来,而是要懂得“迂回”的艺术,松开控制的手,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角色和沟通方式。

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但总会等来好的结果。

参考书籍:

1.《孩子:挑战》(美)鲁道夫·德雷克斯 薇姬·索尔兹

2.《父母效能训练》(美)托马斯·戈登

3.《正面管教(》修订版)(美)简·尼尔森

本文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 qzlgzs)

本文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插画|在在

责任编辑|王佳实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下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吧

关键词:
编辑:Edt_58

最近更新

亲子之间,这种状态,要警惕|精选
电影《学爸》隐藏的这5个教育真相,父母要趁早知道|光影
你的大学生活怎么安排?多所在京高校公布新学期校历
宝宝鼻涕中有血丝是怎么回事,如何护理?
电商给农村市场带来了什么?
开学倒计时!学生收心务必做好这10件事,请转给每位家长
开学在即!北京多区教育新看点来了
亲子之间,这种状态,要警惕|精选
电影《学爸》隐藏的这5个教育真相,父母要趁早知道|光影
你的大学生活怎么安排?多所在京高校公布新学期校历
2023年事业单位考试时政常识积累(08月25日)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古代称谓之年龄
2024重庆公务员面试模拟题:上门服务深受年轻人喜爱
2024重庆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其他部门安排的工作怎么做
2024重庆公务员面试模拟题: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濯清涟而不妖全诗(濯清涟而不妖)
“95后”新锐艺术家个展《诗迷宫·人间游乐场》在心象美术馆开幕,让诗歌可视可听可玩可触
孩子们长大了要做什么?或许我们缺少这样的思考…
新学期每周多放半天假?这些地区开始试点了
开学在即!北京多区教育新看点来了
开学倒计时!学生收心务必做好这10件事,请转给每位家长
被家长投诉的“开学仪式感”:乍一看很好,细一想很糟
《逆水寒手游》仙居原野外强敌位置大全
安兔兔评测车机版首发榜单:骁龙8295 第一,多款国产芯片上榜
大学看似冷门的专业,其实是潜力股好就业,考上就能抱上铁饭碗
孩子们长大了要做什么?或许我们缺少这样的思考…
10大热门专业排名,第一名连续3年蝉联榜首,最后一名令人意外
用“无用证书”换取安全感?上千万人报考教资,原因无奈却很现实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实施“做学研创”项目化教学,专创融合助推古建筑数字化传承和保护
玩手机的孩子与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十年后差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