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尖子班、精英班、培优班、强化班……媒体调查发现,针对中小学生的各类校外培训班市场火爆。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培训机构往往采用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赛等模式,以提高考试成绩为最终目的,而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剧场之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但是如果前排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或者一些其他原因站了起来,周围的人劝不了,“剧场管理员”又熟视无睹,那么后排的其他观众为了看到演出,就只好被迫站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全场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都坐着与都站着相比,都是看戏,但是所有人都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也更累了。这种情景被称之为“剧场效应”。
竞相参与校外培训,就是一种典型的“剧场效应”。开始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参与校外培训,因为教育焦虑,也因为校外培训机构的诱导,更多的人开始加入校外培训大军。学校教育秩序因此被打乱,最后本不愿意参加的人也被“绑架”着加入其中。本来被视为学校教育“影子教育”的校外培训,似乎有喧宾夺主之势。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日前公布的“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中的数据显示,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总规模约19042.6亿元,占2016年GDP比重达2.48%,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生均家庭教育支出8143元。2016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刚超过3万亿元,而家庭教育支出已经达到了近2万亿元,这其中固然缘于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是居民对教育重视程度提高、教育消费升级的结果,但也不能否认教育消费升级背后存在“剧场效应”的因素。我国校外培训市场高达8000亿元,就是对家庭教育支出近2万亿元的生动注解。
优质教育资源既是有限的,也是相对的。尽管总体上而言,随着教育的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教育竞争却似乎没有因之而降温,因为人们总是在寻求更加优质的教育。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希望孩子在成长跑道上占据优势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剧场管理员”不履行好维护秩序的职责,情况就很可能会失控。
家长把更多的金钱投入到校外培训中,孩子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大家在教育竞争上不断加码,站起来看戏还不能满足,还要站在椅子上,而教育资源的总量并不会因为竞争层层加码而增加。每个人都试图寻求利益的最大化,结果可能就是集体受损。
“剧场效应”在市场上名目繁多的考研培训保过班中,也是如此。媒体调查发现,以“神押题”为噱头的各类考研“天价班”在多地火爆,有的费用甚至高达20万元。但这些声称“效果极佳”,保证“不通过退款”的“天价班”,实际上多是“忽悠”。“保过”也好,“押题”也罢,即使真有“命中率”,也不过是巧合。但是这种生态之下,却可能刺激更多考生寻求考研培训,增加考研培训支出,制造“剧场效应”。
怎么才能打破“剧场效应”呢?“剧场管理员”必须守土有责。最近,上海、北京等地出台了规范民办培训机构管理的规定,上海的“一标准两办法”明确要求民办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并严禁拔高教学要求、严禁加快教学进度、严禁增加教学难度等。这些举措就是在履行“剧场管理员”的职责,创造让大家都安心“坐下来”的环境。再有如停办上海两大奥数杯赛“走美杯”和“迎春杯”,便是从源头遏制培训需求。
家长们卷入“剧场效应”实属无奈,但也不是只能随波逐流,个体的选择尤为重要。在不少父母都拼命抓孩子成绩、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的当下,沈阳的一位父亲反行其道,选择给女儿不一样的教育,不让女儿上任何补习班,而是带她参加公益活动,向路人宣传保护环境,去福利院看望小朋友……这样的选择不易,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坐下来”,培训热也就会跟着降温。
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趋势,着眼未来,破解“剧场效应”,教育还必须从评价机制上进行改革,要引导基础教育从看重“育分”转向育人,落实全面发展理念。湖北省近日全面启动了高中招生改革,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录取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湖北的高中招生改革以及全国各地开展的中高考改革,正是努力通过改革评价机制,引导家长做出符合教育规律的选择,让教育回归本真、面向未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