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学生开展考古等主题的研学旅行。
学生通过参与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培养综合素养。
在海南体会航天魅力、到天府之国了解川味美食,去北欧分享东奥文化……在刚刚结束的寒假中,北京不少中小学研学之旅也画上句号。
近年来,在教育部等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相关政策推动下,各地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展开合作,旅行社、教育机构等纷纷入局,研学旅行这一概念持续火热。北京市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有哪些玩法?什么是真正的研学旅行?研学旅行的开展、推进存在哪些挑战?
内容
内容多元 多形式贯通学校课程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小学研学内容和形式多元。除了结合学生学段特点,开展的以年级为单位的“大众”研学旅行外,也有学校为学生制定的不同主题的研学计划。如,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开发小蚂蚁科考队项目,设计多条路线分别进行以昆虫研究、植物研究等为主题的研学旅行。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主任梁烜表示,在研学内容的选择上,“大众”项目普及度高,而“小众”项目可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探索。
根据《意见》,学校要把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去统筹考虑。梁烜认为,内容上没有一定之规,可结合学校特色,通过多元方式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如,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拓展研学旅行,选修“饮食学堂”课程的学生前往成都,触摸食材,学做川菜,感受当地饮食文化。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则将研学旅行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把农场研学活动等作为重要的综合实践选修课。
形式
视学校能力、资源安排研学形式
研学旅行的形式有学校自行开展和委托开展两种。在全国城区少年宫工作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王振民看来,如何选择要看学校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学校更了解学生情况,自行设计安排研学项目可能针对性更强,更符合学校教育教学需求。但有时学校完全自己操作可能会遇到一定困难,或可根据实际情况,整合优质社会资源。”
作为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合作机构,世纪明德品牌教研负责人蔡美玉介绍,我们会提供标准的产品和研学实践课程手册,更多的是结合学校需求进行研学旅行产品的定制。“机构需要熟悉教育模式,了解当地教育发展情况,把握学校特色,与学校深入交流配合。”王振民认为,旅行社、文化单位等可作为研学旅行活动的载体。蔡美玉也表示,学校会选择一些有资质的旅行社解决在当地的用车、住宿等问题。同时,学校的精力目前主要投入在课堂教学中,因此自行开展对一些学校来说可能不太适用。此外,她认为学校可通过专业的服务机构提升学校的研学旅行体验,比如世纪明德提供线上沟通平台、线上课程、闯关游戏等来提升研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梁烜认为,即使选择委托开展,学校也要有整体规划,根据实际需求做调整。“如果拿着机构给出的方案随便选一选,就容易出现研学旅行同质化。”
挑战
学校与机构合作多停留在表层
尽管在研学旅行方面,相关学校、机构进行了有益尝试,但在研学项目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很多问题。王振民说:“现在很多包括旅行社在内的社会资源都比较积极,但它们在研究上仍有所欠缺、缺乏一定的高度。在寻找与教育的结合点时,有些仍停留在表层。”
相反,学校方面则是主动性不够,王振民看到,部分学校已经做了研学实践活动的有益尝试,甚至在《意见》发布前,就开始了探索。但也有很多学校仍然比较被动,没有真正认识到研学是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部分。“由于安全风险的存在,学校和政府主管部门存在一些顾虑,因此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遇到一些瓶颈。研学旅行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向前推进。”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高峰也表示,在鼓励开展研学旅行的同时,一些配套政策也需要跟上,比如专项经费的支撑和课程政策的调整。“学校开展研学旅行难免需要占用原先学科课程的课时,但现在国家课程并没有减少,因此学校在时间的安排上可能会遇到问题。”
■ 案例
在农作中寓教于乐学知识
代表学校: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
在延安一处生态基地里,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购买了50亩地。今年四月起,学校每周会安排2至3个班级到那里进行为期5天的研学旅行。“常规的研学实践基地会提供一些课程,但我校决定自主进行课程研发和项目设计,开展基于稼穑课程的博物学自然教育。”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相关负责人石主任说。
据了解,全校所有的学科精英教师都参与了课程开发,目前已完成约50门课程,其中既包括农作物加工、标本制作等固定课程,也包括与季节气候相关的弹性课程。每期研学旅行,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学段和天气情况安排8至12门课。通过丰富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磨豆腐课程中融入了多种学科知识,涉及估算、比例问题和化学知识;爬树登山等课程锻炼孩子体能等。高峰认为,这种让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生活的研学实践活动十分重要,“认知学习之外还要有实践学习,学生才能产生体验感悟,实现立德树人。”
据了解,该校学生在3至6年级期间,可以多次前往农场开展研学。他们需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项目式推进,返校后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展示和总结反思。这项研学旅行被命名为农场课程,是玉泉小学的实践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
■ 焦点问题
1 研学旅行如何界定?
《意见》中提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蔡美玉认为,很多家长甚至机构对研学旅行的概念都存在认识不清的情况。对此,王振民表示,“研学旅行重点在于学,一定要有课程开发。”
针对游学、夏令营等容易混淆的概念,梁烜认为,在研学概念提出之前,游学是一种普遍的叫法,现在,如果游学的组织和安排符合研学旅行的要求,就可以改叫研学旅行。冬令营和夏令营则一般不属于研学旅行,因为它被安排在假期,一般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无明确关联,而且经常是机构面向社会招募学员,并非由学校组织。
对此,蔡美玉的理解是,夏、冬令营与研学旅行在课程设计上有本质的不同,研学旅行中的“学”与校内教育结合更紧密。而营地是研学旅行和夏、冬令营的有机载体,各项活动可依托营地实施。因此,营地教育与研学旅行有一定的交叉重叠部分。王振民说:“研学旅行是对营地教育理念的一种深度的拓展和延伸。”
2 如何避免“只旅不学”、“只学不旅”?
在梁烜看来,近年来参与研学旅行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但活动实施效果参差不齐。有些研学旅行“只旅不学”,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学生走马观花地走完行程,收获不大。有的则“只学不旅”,过分强调学习任务,比如研学手册中有大量的知识记忆和训练题,忽视了让学生进行体验和感受。总之,研学旅行需要体现教育价值,但不是完全为了验证学科知识,也不是具体知识点的对接,否则课程设计上会非常受限。
高峰表示,为了保障研学旅行的效果,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模型作为基础,明确研学旅行的学习过程。如出发前的任务应包括提出问题、确定项目、组成团队等;行程中包括设计研发、创新创造、评价评估、反思修正等;返校后包括发表成果、分享经验、深入思考等。有了这样的模型,孩子的学习就会很聚焦,该做什么都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