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挤时间拜读了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汤勇的著作《致教育》。该书收录了他有关教育问题的十八个演讲,包括教师阅读、青年教师成长、学校文化建设、校长的角色意识、课堂教学改革、教育质量提升等内容,体现了他对教育的思考和追问。书中的许多文章是汤局长平日撰写的教育随笔,是他深入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文章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没有晦涩的专业术语,文风朴实清新,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乡村教育家深厚的教育情怀。
“我的理想就是让阆中的每一所学校都有所改变,让阆中的师生都能过一种快乐幸福的教育生活。正因为教育的现状离理想还有差距,我和大家才那么用心,那么投入,那么全力以赴!”他对乡村教育有浓烈的情怀,更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对教育,他用心、用情、用智,力求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细心的呵护,都能得到快乐健康的成长。
汤勇是值得我敬佩的“书生局长”。从他的文字中让我了解到,他是一位富有教育理想、充满教育激情的追梦人,努力探寻教育的本质,不断探寻教育的本真,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家。汤勇在《致教育》“后记”中说:“人,是需要情怀的,有了情怀,就会全力以赴,全情投入,就会无事不成,任何事情都会干得有有滋有味。”他爱读书,就是源于他深厚的教育情怀,炽热的教育激情,因而读书是出于他的内在需求,成为他的生活方式,成为他的不懈追求。
在《致教育》的十八讲中,以读书为开篇,第一、二讲都是专写读书的篇章,在后面的文字中,还多次提到读书。他说:“改变教育必须从读书抓起”,特别强调读书对于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在《读书成就美好》中,汤勇告诉我们,读书是一种吸纳,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改变,是一种眼光,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读书永远都是快乐的事,读书贵在坚持,没有写作就没有真正的读书。汤勇在《阅读,给心灵真正放假》里写道,能给心灵放假的唯有阅读,拥有浩瀚的书籍唯一的方式是阅读,一个人不去阅读,等于自动放弃这些宝藏。书是教师给自己打开的一扇心灵的天窗,书是教师给自己深掘的一口清泉,我们透过这扇窗去寻找智慧,鞠一捧清澈甘甜的泉水,滋润我们的心灵。读书让人成为人,教师读书让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师。汤勇告诉我们,教师读书可以选择教育报刊,可以选择人文书籍,可以选择学生喜欢读的书,可以读经典教育著作。读教育报刊可以了解当下教育发生了什么,对教育始终保持新鲜感,读人文书籍可以丰富我们的人文情怀,读学生喜欢读的书,可以走进学生世界,帮助我们涵养一颗童心,读经典教育著作,可以提升我们的教育素养。
读书改变教育,读书改变教师,读书改变学校。在乐亭县校园读书活动推进会上,我曾提出以“新儒雅”为核心理念,构建校园大阅读模式,关注“全学段、全学科、全覆盖”。“全学段”包含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全学科”包含音体美、科学在内的所有学科,“全覆盖”指读书活动要在校长、老师、学生、家长中设计进行,乃至渗透到全社会。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摆的,我们应该把孩子们领到图书馆或阅览室,不怕孩子们把书读破、读烂。我也一直倡导校长和教师要有大阅读观、大语文观,倡导增加阅读课时,适当改变语文教学模式。为扎实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全县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掀起了让书香溢满校园的读书热潮。各学校校长积极做表率,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组织和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努力为全体师生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读书氛围,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做到不走过场,不摆样子,真正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为师生的幸福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的书香校园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县在唐山市“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读书教育活动中获“组织特等奖”;在“迎书博 映美景”主题作品征集活动中获第27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组委会“优秀组织奖”;在“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获得“组织优秀奖”。我县第一实验小学和第三实验小学参加第六届河北省青少年“阅·知·行”读书活动,进入省级初赛,并在网络投票得分和专家打分综合评定后进入四月十日在石家庄举办的第六届河北省青少年“阅·知·行”读书活动诵读践行竞赛总决赛。河北人民政府网站和《唐山劳动日报》对我们的读书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但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创建书香校园,争取收获更丰硕的成果。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肩负办好一方教育的重任,是全校师生的领路人,校长的格局决定了学校的高度。“一个好校长不仅是行政上的引领、专业上的引领,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引领”。汤勇认为,校长的科学思想从学习中来,从思考中来,从实践中来,这与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提出的“读书、思考、改革”不谋而合,所见略同。校长如果不读书,就会疲于应付各项行政事务忙忙碌碌而不能自拔,就无法结合校情凝练出自己的办学理念,更谈不上办出自己的特色了。我总在想,校长最宝贵的是“出思想”,从宏观层面运筹帷幄,做好顶层设计,而要做到这一点,校长必须研读国家的教育政策,研读教育管理学刊物,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学校的奋斗目标和方法措施。“一个好校长应该养成对教育教学的一些现象敏于求知、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和理性总结的习惯”。我希望我们的校长们能认真读书,潜心实践,勤于研究,善于创新,我更期待我们乐亭能涌现一大批在省市有影响力的名校长。
《致教育》中,汤勇就朴素教育专门做了深入讲解,发人深省,值得我们好好阅读、学习借鉴。朴素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真。朴素教育理念下才会有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才会有幸福感。乡村教育要返璞归真,其实城市教育也该如此。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朴素。名师、名校、名校长本身就是需要时间的积淀和文化的浸润。朴素教育让教育回归理性、回归常识,朴素教育与绿色发展理念是很吻合的。2017年10月5日,在汤家河镇督导检查工作时,我曾对陪同的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说:做教育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能用官僚作风办教育,更不能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教育最基本的常识就是按教育规律办事,遵循孩子身心成长规律,就是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做好每一次思想工作,善待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守住每一个孩子,过好每一个日子。教育理念对了,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理念对了,教育才会真正慢下来,因为教育永远都是慢的艺术。这正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说的,做人认认真真,守住平常心,做事实实在在,为他人和自己带来快乐,静下心来做眼前能做的事。“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
质量是永恒的话题,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一切工作的归宿和落脚点。汤勇的每一个讲座中,都有他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深切关注。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我们所追求的质量到底是什么样的质量?汤勇在《致教育》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们追求的应当是生态的、健康的、可持续的、着眼长远和未来的质量。除了让学生学到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获得相应的分数外还要让学生拥有善良的品质、良好的习惯、健康的身体、创新能力等,关注每个学生的天性,培养每个孩子成为他应当成为的人。我们追求的是和谐的质量,是使学生在各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是健康的质量,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都应当能体现我们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体现对教育常识的遵循。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说,汤勇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仅仅靠辛苦和勤奋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方法。”汤勇在书中明确地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将课堂改革进行到底!同时也提醒我们:推进课堂改革需要常识的回归、要有包容的心态、要有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情怀;需要良好的关系和专业的引领;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应该同步推进。高效课堂既能解放学生,又能成就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抵制,也没有理由不去构建高效课堂。我们的校长教师应该树立“得课堂者得天下”“赢得课堂者赢得先机”的意识,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行动和坚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提出“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指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学改革、课堂改革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不改革,我们的路只能越走越窄;不改革,我们的学生只能越来越累;不改革,我们的未来只能一片灰暗。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力实施“123381工程”,要求80%的干部教师创建高效课堂。我们的教师不要抱着传统课堂的坛坛罐罐不放,要克服消极应付的思想,不要有为难情绪。教育局领导班子经反复研究,将2018年确定为“课堂改革攻坚年”,我们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地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致教育,也是致良知!良知即为爱心,责任心,有爱才有责任。教育局长不仅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还要关心和关爱这支队伍,关注他们的专业成长,关心他们的疾苦,关心他们的所思所盼,真正为基层学校特别是偏远学校解决实际问题,为基层的干部教师办几件实事。我任教育局长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走遍了全县的每一所学校,有的学校我去了四五趟。对全县学校至少走一遍,我想有几个好处,其一,实地了解全县学校的现状,特别是学校建设的现状;其二,通过走进学校,可以真实地了解各校教学管理、办学特色,发现一些典型,为今后学校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建议;其三,通过走进学校,可以跟一线的校长教师交流,实地了解教师的生活、工作现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其四,走进农村学校,可以与镇村干部沟通交流,动员他们继续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其五,通过走访学校,能发现一些典型教师和感人的故事,也能从基层学校发现一些优秀的人才。
在不同的场合,我也多次说过:“教师要用良心教书,用道德育人。”好老师要守住良心的底线,心中装着国家和未来,课堂上传播正能量,用浓浓的师爱点亮学生心灯。管理者要用润物无声的校园环境熏陶学生,用师者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汤勇告诉我们:教师幸福来源于职业本身——不能忘却当初选择教育与教师职业的理想信念,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无论他人怎样浮躁焦虑,我们都不要做教书匠,都要尽可能做一个卷不离手的读者、躬耕反思的思考者,孜孜不倦的诲人者;无论外界怎么喧嚣浮华,我们都要坚守职业的底线和道德的规范,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的一生;无论世道怎样冷暖与沧桑,我们都能够执着坚守,求真向善,都能够宁静淡定,不易素心,都能够浅走低吟,不离初衷,都能够曼妙修行,悲天悯人。
最后,且引用汤勇局长的箴言与读者共勉——“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不忘教育初心,教育就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回到那个温馨而温暖,充满诗情画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