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77期
【资料图】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习者中心课程论的观点。人的需要属于学习者中心课程论的观点。学习者中心课程论,认为课程的核心不是学科内容,不是社会问题,而是学生的问题,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因此本题选D。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按照设计开发主体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分科课程是相对于综合课程而言的,指的是单科形式,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题目中说到是由教师编制开发的课程,所以应该是校本课程,故本题选B。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解析:新课程应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A选项,均衡性强调各门课程的比例比重要恰当;
B选项,学科性是传统课程的特点;
C选项,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来的,体现在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以及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其实质是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间的彼此关联。
D选项,选择性是指要开设一些选修课程。
综上所述,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而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因此综合来看,答案选择D项。
6.【答案】AB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评价的理解。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包括:第一,在评价功能上,要淡化甄别和选拔,评价要转向侧重发展;第二,在评价对象上,要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第三,在评价主体上,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第四,在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第五,在评价内容上,要强调评价指标多元化,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第六,在评价方法上,要强调评价方法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第七,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A、B、C、D四项均正确,故本题选择ABCD。
7.【答案】A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式。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动态的发展。
选项A,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新课改倡导教师要进行“问题性”教学,选项A与题干相符。
选项B,结果性教学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知识是动态变化的,我们希望学生掌握知识,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因此,新课改倡导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结果,选项B与题干不符。
选项C,世界是综合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知识的综合及综合教育。新的课改方案设置了多种综合课程,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新课改倡导教师要进行“综合性”教学,选项C与题干相符。
选项D,研究性教学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掌握了研究的方法,而且学会了协作,增加了自信,增强了主体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新课改倡导教师要进行“研究性”教学,选项D与题干相符。
题干中问的是教学改革提倡的教学方式,而结果性教学是一种传统教学,选项B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ACD。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题干描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优点。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互动之中的师生不仅仅是简单的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或“手段-目的”的关系,即不仅是需要老师多提问,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关系。而是,互为主体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该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
①该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也和成人之间具有差异,同时学生也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案例中该学生对老师进行提问,即说明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而该教师回避了这个问题,就是没有尊重学生的想法。
②该教师在教学行为上需要作出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要尊重和赞赏学生、在对待教学关系上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对待自我上要多反思。案例中,学生提完问题后,老师应该去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不是大声呵斥。
③该教师还应做到教学要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该教师在学生没有理解的情况下让学生对惯性的概念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改强调的是要启发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探索中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所以该老师应该注意多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情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