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旅游前预订短租房、在订餐网站上和朋友一起叫外卖、下地铁后“骑行最后一公里”……“共享”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体现出了融合性与多样性。在当下,这类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市场的宠儿。可以说,时代风口之下,万物皆可共享。共享经济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盘活了闲置的资源,也考验着国民的素质,正在引领世界共享经济新潮流,深刻影响着当今社会。
共享经济是盘活闲置资源的助推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令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由此也诞生了越来越多样化的商业模式,跨界共享已经成为新常态,从线下的实物共享到线上的云共享,智慧技术与共享经济相互促进,正在实现闲置资源乃至公共资源的合理化分配,让闲置资源可持续地发展。面对大量二手闲置物品,阿里巴巴推出了闲鱼交易平台,缓解了闲置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局面;面对机动车激增后出现的停车难、停车贵的烦恼和部分停车位闲置的现状,探索“错峰共享,闲时共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缓和了两者的矛盾。这些事例表明,共享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打通了经济的神经末梢,促进了社会资源化利用。对此,要进一步发展共享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共享经济是检验国民素质的“照妖镜”。共享经济兴起之初,共享单车四处乱停乱放,甚至被涂改、肢解破坏;共享雨伞被私占不还,刚刚投放两日便“一伞难觅”……各地乱象无情地折射出国民素质的丑陋。对此,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共享经济不仅意味着资源的共享,更意味着文明的共担。整顿共享市场乱象,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细则内容,部门联动协同,加大打击力度,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发声做好宣传引导也必不可少,弘扬精神文明,疏堵结合、刚柔并济促进共享经济回归正常轨道。如此才能稳步国民素质,促进共享市场良性健康发展,避免国民素质成为制约共享经济发展的短板。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与更迭,促使分享经济可以分享的范围、领域也变得空间广阔。毋庸置疑,共享经济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理念、经济增长动力。因此,我们要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以接纳的姿态拥抱共享经济,盘活社会闲置资源,激活经济增长潜力,同时逐步国民素质,限度激发分享经济的潜能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