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102期
考试题库:[各地区试题] [模拟试题] [强化训练题] [每日一练]
科目一(1-4)
【资料图】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负盛名的圆舞曲作品。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为标准,统一全国文字。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硒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此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这个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实说明硒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故本题答案为C。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具有提神使人兴奋的功能,巴西为世界的咖啡产地。A项说法正确。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是下午2点,而不是中午12点是因为近地面的大气的热源主要来自于地面辐射,而地面辐射热量来自于太阳辐射,这期间的热量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大约为2个小时左右,所以我们感到的气温是太阳辐射最强的中午12点的2个小时以后,即下午2点。B项说法正确。很多人吃水果时,碰到水果烂了一部分,就把烂掉的部分削去再吃,以为这样就卫生了。实际上,即使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因此,尽管水果只烂了一部分,也不应继续食用。C项说法错误。淡盐水泡脚可有效应对汗脚。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择C。
科目二(5-10)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庠、序、校,出现于夏商时期,属于奴隶社会。故本题选B。
7.【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8.【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感的含义及特征。情感一般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情感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与人的社会性需要(包括被人爱和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等)有关。个体情感是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个人需求是一个经济学术语,也称个别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和每一种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个人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为干扰项,排除。
B选项,关系需求并不单单指的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需求,当然还包括其他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和物之间的关系,为扰项。
D选项,网络需求涉及到计算机领域的供需关系,为干扰项。
综上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选项。
9.【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情感分类。人的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选项A,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选项B,感属于干扰选项。
选项C,归属感属于干扰选项。
选项D,理智感是人们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满足的情感体验。
题干中班干部在看到班上的同学违反纪律时,会将情况报告给老师,这种情感体验属于道德感,故此题选A。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2.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3.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
4.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5.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与持久性。
(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与情感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而情感又在各种变化的情绪中得到体现。
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3.情绪和情感是两种彼此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