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112期
(资料图片)
考试题库:[各地区试题] [模拟试题] [强化训练题] [每日一练]
科目一(1-4)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题干为假言命题,可写作:人类的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A项可写作: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无法发展,是题干的逆否命题,与题干命题等价。B项可写作: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可以发展,是题干的逆命题,与题干不符。C项可写作:人类发展→物质资料生产,与题干相符。D项可写作:人类的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与题干相符。故本题选B。
2. 【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根据题干数据分析,得出公式为等号后的数字=等号前的数字×上一项等号后的数字,3×4=12,4×12=48,5×48=(240),故本题答案为 A。
3. 【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幻灯片的各种母版与对应的占位符。幻灯片母版有标题区、对象区、日期区、页脚区、数字区,A 选项正确。教辅服务包母版有页眉区、页脚区、数字区、日期区,BD 选项不正确。备注母版有页眉区、页脚区、备注文本区、数字区、 日期区,C 选项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是 A。
4. 中公教育解析:
【参考答案】
(1)文中“照着讲”的意思是哲学史家在讲述知识时候,要尊重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经典创造和学术积累,将其原本的知识内容讲述介绍出来即可。
(2)中国人文学科的“接着讲”其指的是:一是从最近的继承关系来说,站在21世纪文化发展的高度,吸取20世纪中国学术积累的成果,吸收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冯友兰、熊十力等学者的学术成果;二是不能仅仅限于搜集和考证资料,而是要从中提炼出具有强大包孕性的核心概念、命题,思考最基本、最前沿的理论问题;三是不针对某个具体学者做研究继续讲下去,而是在前辈学者开创的学术道路,在新的时代条件、时代课题面前做出新的探索。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学术焦点,这形成了每一个时代在学术研究当中的烙印。
科目二(5-10)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连续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而且又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从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定向性与顺序性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发展顺序不可逆,每一发展阶段不可逾越。不平衡性是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故答案选择B。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课堂管理的功能。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的一系列活动与措施。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
A选项,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是指课堂管理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B、D两项,导向功能和调节功能不属于课堂管理的功能。
C选项,课堂管理的发展功能,课堂管理本身具有教育作用,课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进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帮助学生获得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逐步走向成熟。
题目中描述促使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即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现了课堂管理的发展功能。因此本题选的是C。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题干里“相对地位的高低”显示是常模参照性评价,因此答案选C。
8.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选项A,感知运动阶段(0到2岁)。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选项B,前运算阶段(2到7岁)。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能运用言语或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选项C,具体运算结算(7到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出现了显著的认知发展。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选项D,形式运算阶段(1到1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种能力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本阶段中个体推理能力得到提高,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
皮亚杰抽取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试验,从而得出结论。2-7岁的儿童是前运算阶段,故选择B。
9. 【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集体凝聚力是集体与成员或者成员之间的一种吸引力,也可以说是集体成员力求留在集体内的愿望。A错误。课堂规范指课堂的静态存在形式,B错误。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表现为人与人的心理距离。C错误。课堂气氛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D正确。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记忆的容量日渐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2)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形记忆要优于词语。
(3)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能够学会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由自己提出恰当的记忆任务,主动选择良好的记忆方法。
(4)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
(5)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