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133期
(资料图片)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认为,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最易控制、最有效的变量。强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定比强化和变比强化、定时强化和变时强化等。
选项 A,定时强化指间隔一定时间给予强化,如每隔 5 分钟强化 1 次,定时强化的缺点是,一旦有机体认识到这种时间规律后,个体会在时间间隔的最后阶段集中反应。
选项 B,定比强化指每间隔一定次数给予强化,如每隔 5 次强化 1 次。
选项 C,变时强化指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在变化时间间隔的条件下,个体的反应频率更高。
选项 D,变比强化指两次强化之间的反应次数是变化的。对人和动物的实验结果表明,变比模式引发高而恒定的反应率,被强化的行为也不易消退,因为虽然被试知道强化取决于反应次数,但却不知道具体需要反应多少次。
题干中,间隔一定的次数给予强化的做法属于间隔强化中的定比强化,故本题答案为 B。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观察学习的分类。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可以分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创造性观察学习。
选项 A,直接的观察学习是指观察者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为直接的观察学习。
选项 B,抽象性观察学习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够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
选项 C,创造性观察学习是指观察者通过各个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
选项 D 为干扰选项。
题干中幼儿大部分模仿行为属于直接的观察学习,B、C、D 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 A。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
包括习得效应、抑制与去抑制效应、反应促进效应、刺激指向效应和情绪唤醒功能。
选项 A,抑制效应是指观察者看到他人的不良(或良好)行为受到社会谴责,观察者会暂时抑制受到谴责的不良(或良好)行为。
选项 B,习得效应指通过观察习得新的技能和行为模式。
选项 C,去抑制效应是指观察者看到他人的不良行为未受到应有的惩处,其原本受到抑制的不良行为重新发作。
选项 D,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题干中其他同学看到不举手就随意发言会受到批评,就抑制了这一不良行为,体现了抑制效应,故本题选择 A 选项。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强化分类
选项 A,定时强化是指不管有机体在某一时间段内做出多少行为,都会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后给予强化,强化的发生是定期的。
选项 B,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选项 C,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选项 D,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题干中小李并未采取措施,看到榜样哥哥大李的行为受到表扬后向大李学习,体现的是替代性强化,故本题选 D。
5.【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通过白鼠迷
宫实验指出: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托尔曼认为,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基于此,提出潜伏学习的观点。故本题说法正确。
6.【答案】 . B。解析:本题考查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 他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选项 A,获得是指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可能是以前知识的精炼, 也可能与原有知识相违背。
选项 C,转化是指我们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 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
选项 D,评价是指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因此,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综上,本题选择 B 选项
7.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布鲁纳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选项 A,为干扰选项。
选项 B,结构原则,指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选项 C,强化原则,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反馈使儿童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使他们逐步具有自我矫正、检查和强化的能力,从而强化有效的学习。
选项 D,程序原则,指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必须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做适当的安排,以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根据题意,本题选择 A。
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布鲁纳的认知理论。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分别是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符号性表征。其中,动作性表征(表演式再现表象)阶段大致相当于皮亚杰的感觉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学习和观察,以后则能够通过合适的动作反应再现过去的事物。如儿童在最开始几年,学会爬、走路等,通过观察别人做什么而学习。因此,B 选项正确。
选项 A,映像性表征(肖像式再现表象)阶段,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早期,儿童开始形成图形或者表象,去展现他们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这些表象对于所知觉的事物,很像照片与现实。
选项 C,符号性表征(象征性再现表象)阶段,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后期以及一直到以后的年代。儿童能够通过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这个符号。这些符号不是直接事物的再现,而是抽象的、间接的概括。
选项 D,不属于布鲁纳提出的三种表征系统阶段,故排除。
ACD 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B。
9..【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布鲁纳的思想。布鲁纳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其中动机原则指所有学生都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认为内在动机的作用比外在的动机持久而强有力,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故本题说法正确。
10.【答案】A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条件主要有以下: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④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B 项为干扰项,故排除。因此,本题答案选择 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