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科目考试中,经济学是一科经常涉及的内容。而经济学里面一个相对不易理解的点就是需求弹性。需求弹性的基本概念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掌握的比较好,但考试对于经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故此,本文对需求弹性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阐述。
一、弹性的含义
(资料图)
弹性是指因变量对于自变量的反应程度。可以理解为一个量的变动百分比,引起另一个量百分比的概率,用公示表示为:弹性系数(E)=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自变量变动的比率。根据自变量的不同,可以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以及需求交叉弹性。根据因变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这里重点谈论一下需求弹性。
二、需求弹性的概念
需求弹性又可以称为需求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用公示可表示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又可以分为:当Ed=0时,表示无弹性;Ed<1时,缺乏弹性;Ed=1时,单位弹性;Ed>1时,富有弹性;Ed趋于∞,则表示无限弹性。
三、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以及常见商品的弹性系数
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较多,一般有消费者的需求强度、商品可替代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使用时间长短以及在家庭中支出的比例等。
(一)需求强度:一般需求强度越大,则弹性系数越小,即意味着商品较为缺乏弹性,比如粮食;需求强度越小,则弹性系数越大,例如品。
(二)商品的可替代程度:一般替代程度越大,则系数越大,如出行时使用的交通工具“飞机”;反之弹性系数越小,弹性系数越小,比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
(三)商品的用途:一般用途广泛,则弹性系数越大,如电力;用途小,则系数小,比如大米。
(四)商品的使用时间长短:一般使用时间越长,则弹性系数越大,比如耐用品,通常就是电视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商品使用时间短,则弹性系数小,如报纸等非耐用品。
(五)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一般该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重大,则弹性系数大,比如汽车;在家庭支出比例中占比小,则弹性系数小,比如电影票。
综上,考试中常涉及到的一些商品和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一般类似急求药品的商品,Ed=0,完全无弹性;一般生活必需品,Ed<1,缺乏弹性;一般类似运输、住房等商品,Ed=1,单位弹性;一般品,Ed>1,富有弹性;一般银行收购黄金情况,Ed=∞,无限弹性。
四、试题演练
【试题演练】(单选)对于薄利多销的商品,其需求价格弹系数( )。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趋于无穷
【中公答案】C。解析:薄利多销意味着减少该商品的售价后,该商品的销售量增加很多,即表示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程度受价格变化的影响很大,所以该商品属于富有弹性的商品,故此其弹性系数大于1。趋于无穷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极端。故本题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