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咬文嚼字、反复推敲,方能文从字顺、文意通达。申论文章写作中,广大考生往往因“囊中羞涩、胸中点墨”而词不达意、文不对题,最终潦草收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在备考的小伙伴们,在后续文章训练中要善用剖白内心世界的“字”,传递情感色彩的“词”,调动形象思维的“句”,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再见倾心”!
一、字如人,传墨香。
见字如见人。在心理学中强调“首因效应”,即“先入为主”的刻板认知会影响后续客观评价。方方正正的汉字线条,呈现最直观的美感,会让阅读者会心一笑、深入探究,不由得想继续阅读、认真欣赏,反之则有可能成为“打不赢的官司”。故而,我们建议小伙伴们预留充足的书写时间“40—60min”,展示书写水平,以“正、清、美”为标准,擦亮文章“表情达意”的“面子”。
二、善用词,勤积累。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申论作文书写中,措辞的严谨性、规范性、简洁性是客观阐述事实的基础,而生动灵活的比喻词汇则宛若“点睛之笔”,让情感更接地气,让文风更有灵气。故而,我们在此分享“好词集锦”供各位小伙伴们使用:新形势、新起点、新征程;法制化、常态化、专业化;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把准脉、点准穴、下准药;选择题、判断题、必答题......
三、斟句式,酌修辞。
“腹有诗书气自华”。妙引经典诗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增强自我文章的表达效果。如:读好党史,练就“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读好党史,练就“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为民情怀;读好党史,练就“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当然,叠加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亦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拟人化,让文章更具表现力。如:分辨优劣是开启传承传统文化之门的密钥;加强教育是照亮传承传统文化之路的明灯;开拓创新是滋润传承传统文化之田的甘泉。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念好“读、听、看、写”四字诀,注重生活的“无字之书”,方能让语言为我所用,为内容服务,塑造个性风格,使考官眼前一亮,使文章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