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153期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测验的质量指标。
(资料图)
选项 A,信度是表明评价工具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主要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
选项 B,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真实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选项 C,难度指测验的难易程度。
选项 D,区分度有时也称鉴别力,主要指测验对于不同水平的被试加以区分的能力。题干中的选择题大部分学生都答对了,说明这道选择题的难度不高。
故本题答案为 D。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备课相关知识点。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分别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选项 A,备教材即教师要钻研教材,首先,要钻研课程标准,把握本学科的目的与要求,掌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明确教学的大致进度;其次,要钻研教科书,能够熟悉掌握课本的基本原理与知识体系,准确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及课本的前后联系;再次,广泛阅读教学参考资料,选取合适材料以充实教学内容。
选项 B,备学生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主要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心理动作等方面是否已做好了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情感态度,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了解学生对完成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法、策略和风格等。
选项 C,备教学设计是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明确教学的目标,理清教学的思路,选择的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有了这样的设计,教师走进课堂,任务明确,教路清晰,就会底气十足,胸有成竹,操纵自如。
选项 D,备情绪不属于备课要做好的三项工作。
题干所述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态度以及目前的学习进度和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强调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预备状态,属于备学生这一工作。故本题选 B。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效益性原则、艺术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多元性原则。其中,发展性原则指的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题干中,老师的做法虽不是常规做法,但该教师看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激励了学生。故答案选择 A。
B 选项,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学评价的艺术,没有缺乏教育技巧,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选项,该老师的做法符合了教育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选项,该教师的做法没有失去教育公平,与题干不符,排除。
BCD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 A。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考虑教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 故本题选 C。
A 选项,掌握课程标准是钻研教材的内容。
B 选项,了解大纲即了解课程标准,属于钻研教材的内容。
D 选项,钻研课本即钻研教材。
ABD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 C。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题干描述与循序渐进原则的内涵相吻合,C 选项正确。
A 选项,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题干描述强调按顺序进行教学,该选项与题意无关;
B 选项,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地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地运用。题干并未体现对知识的巩固,该选项错误;
D 选项,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地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题干强调的是按一定顺序进行教学,而非是让教学适应当前发展水平,故错误。
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C 项。
6.【答案】A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循序渐进原则的理解。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例如“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等。 故选项 AD 正确。
B 项“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指的是学生不能理解所教的知识的时候,可以暂时停下来,体现的是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C 项“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发现真理”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因此本题选 AD。
7.【答案】AB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讲授法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传递信息,;教师容易控制所传递的内容,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具有系统性的信息,经济且系统地传授人类文化遗产;
讲授法的局限性在于: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听讲的能力,或者说学生要有较高的自觉性和听讲能力;它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局限于教材系统性强的学科,局限于中学或较高年级的课堂;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结论性和接受性,易束缚学生的思维;易削弱实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继而影响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课程交流局限于“师一生”,沟通方式单调,课程气氛沉闷;学生动手、 动口、动脑的实践机会较少;难以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ABC 三项均符合讲授法的特点。D 选项为混淆选项,故本题选 ABC。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不同教育家对于教学过程。昆体良在《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这一著作中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 三阶段。夸美纽斯提出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程序是:由对事物的直观到对事物的理解,再由对事物的理解到关于所理解事物的知识的记忆,最后用语言或书面表达,练习把所记忆的知识表达出来,因此把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的是昆体良。
故本题答案为“×”。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 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其优点有:(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不足之处在于:(1)难以因材施教;(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缺乏灵活性。
所以,难以因材施教是班级授课制的缺点,故本题错误。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发学习动机(起始阶段)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往往跟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学生感知的来源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观教具的演示、参观或实验,教师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学生的再造想像以及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
巩固知识就是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巩固知识往往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环节。
(4)运用知识
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通过联系或有组织的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检查知识
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