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的“北航模式”,其最大的价值在哪里?一言以蔽之,它解决了高校科研创新的诸多“痛点”问题。
面向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这样的科研价值追求,在很多大学尤其是重点高校里并不鲜见,但是怎么找到自己的发力点,值得学校再思索、再凝练。北航把这一追求凝练、聚焦到攻克“关键瓶颈”技术、解决“花钱买不来、引不进”的“卡脖子”问题上。比如,王华明的3D增材制造,徐向阳研究的汽车变速器,都属此类。北航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基础前沿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掌握了所谓“杀手锏”技术。有勇气做敢为人先的事,挺进科学研究的“无人区”,既有科学家的担当和勇气,更是一种有号召力的集体精神和追求。学校因而找到了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激发创新活力。坚持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为核心的“四大模式”,“干大事、拿大奖、出大师”。这种价值追求在改革中得以渗透、在文化中深入人心。
如果把大学的科研价值追求比作挖井的钻头,那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是挖井的一种深度,在这一层面上找到发力点,找到“杀手锏”,就能找到更深的水源。
高校科研要顶天立地。北航这几年校地合作势头很猛,标志事件就是在多地建立研究院,与地方或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照说北航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其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模式值得借鉴。徐向阳的心得在于“正向开发经验”,不是做个样品摆着,而是要产业化,所以,他的项目第一次会议是招商会,在研发起初就有意识地培育产业。成果转化是高校科研的“痛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体制机制的原因,我们更希望看到像徐向阳这样开拓新路的案例。
创新离不开人。北航那么多大奖,大都是集体作战,除了带头人显示度比较高,其他人默默无名,是什么让那么多人甘心默默无闻地付出?支撑一代代科学家瞄准一个领域生根,肯定不是靠短期利益能维系的,一定是有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持着,比如“三代人”的科研文化。科研文化关系一所学校的科研生态,最不着痕迹却影响最大。科研文化的营造、维系不在一日之功,向好者,备受其益,反者受其害。所以,高校管理者在关注硬指标之外,尤其应该培育科研文化、关注软环境建设。
科研人才的梯队培养方面,亦是高校科研之“痛点”。“北航模式”选择的是“有组织地精准培养人才”“有组织地科研”,让不同层次的人才都有所成长。比如,有的学者当了院士之后反而没有成果了,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人才浪费现象。为了让院士等高端人才走出“舒适区”,延迟满足感,北航有针对性地作为。
高校科研创新的很多“痛点”具有普遍性,怎么去解决,没有一定之规,摸准了脉,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也许这是“北航模式”给予我们的最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