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班时,我的工资只有1800元左右。近年来增加了补贴,工资明显提高,今年已经能够拿到3500元左右。我心里更加稳定,更加感受到国家对我们在山区教学的年轻教师的肯定。”随着待遇的不断提高,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山区梁山小学90后教师兰晓霏收获了一定的幸福感。2012年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她,通过考试成为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便选择留下,成为这所村小的正式教师。
说起这5年教师队伍的显著变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搬”出了有说服力的大数据:“截至2017年,全市中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92%,研究生学历占20%;高校在岗高层次人才大幅增加,其中‘两院’院士10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20人、中央‘千人计划’专家53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03人、上海‘千人计划’专家276人,上海领军人才366人。”因为有了强势的教师队伍,“上海教育在一些领域已经具有显著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如在参加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和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项目中,上海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位居国际领先地位”。
过去5年来,无论是教师队伍的整体面貌,还是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都让人们看到: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日渐成熟。
抓住了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2013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教师,将教师定位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并号召教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随后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的教师节,提出“四有”和“四个引路人”的标准。在2016年12月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同时,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这些论断指明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阐明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既是重大政治任务又是根本性民生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离不开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重要基石的教师队伍。
5年来,教育部和各省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管理服务、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改善教师待遇、维护教师权益,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取得显著成绩。通过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强化乡村教师培养补充、改革实施国培计划、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举措,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正在形成;通过构建各级各类教育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大力选树师德典型以及督促查处违反师德事件,使师德建设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以体系为支撑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以标准为引领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以重大项目为示范提升培养培训水平;通过开展国家级奖励,提高生活待遇保障,确保教师地位,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通过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完善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等,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2018年年初,基于过去5年的探索成就,我国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成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由此,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开启了新征程。
取得了教师队伍建设显著成就
“这5年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及教师工作作为教育优先投入重点的提出和实施,有效地加快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重要地位的明确以及中小学教师待遇系列的保障机制,让教师有动力、有自尊、有信心、有底气。”说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就,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李有毅滔滔不绝,“一系列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待遇倾斜政策,改善了乡村教师发展环境,给偏远地区和乡村教师带来了春天的希望;各级多元奖励活动或项目,如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遴选等国家级奖励,以及特级教师评选间隔时段缩短等一系列表彰激励措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持续推进的教师培养培训改革,使教师教育质量保持稳定提高,形成日益完善的体系与动态发展惯性。5年来,全国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教师教育示范基地为引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中心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以及出台的《乡村教师培训指南》《乡村校园长“三段式”培训指南》《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等文件,为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提供基本依据。此外,其他相关文件从多方面对教师教育内容进行了丰富与规范。而一些以重大项目为示范的培养培训,推动了教师教育的改革创新,提升了培训的实效性。如2012至2016年,6所部属师范大学培养免费师范毕业生5.2万人,履约就业率为96.5%。其中,90.3%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任教。在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示范带动下,28个省份采取公费培养、到岗返还等多种方式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每年有4.1万名免费师范毕业生直接到农村任教。
随着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不断加强和深入改革,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578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116万人;教师配置情况得到较大改善,小学、初中、高中的生师比降低;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中青年教师成为主体;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及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94%、99.76%、97.91%、98.78%以上。其中,小学与初中高学历占比均有提升。
深化了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
透过这些显性的成绩,可以看到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探索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创新力量。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构建各级各类教育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建立健全了大中小学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创建于1902年的历史名校江苏省淮阴中学就是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让教师完成了华丽转身。在过去的5年里,学校努力发掘自身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竖起脊梁担事”的学校精神传统,磨砺、提升师德,激励教师发扬“严谨勤勉的务实精神,凝心聚力的协作精神,应变创新的开拓精神,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以高尚的师德引导、感染、熏陶学生而成为学生的楷模,由此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博学严谨、具有现代素养”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5年来,随着教师管理制度的完善,教育部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严把教师队伍的入口关;联合多部委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推动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配合中组部出台《中小学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中小学领导人员队伍管理;联合人社部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优化配置资源,更充分调动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性;印发《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焕发了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生机。
改革的推动力是巨大的。吉林师范大学虽然是吉林省重点大学,但由于地处相对偏远的四平市,发展有着一定局限性。然而,近5年来,学校秉承“好学近知,力行近仁”的校训精神,立足吉林,放眼全国,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5492人次,培训高校教师12248人次,作为首批“全国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该校在吉林省各级学校教师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并连续七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稳稳奠定了在省属师范院校的龙头地位。
总结上海教师队伍建设成功的经验,李永智认为,立体开放精准针对的教师培训体系的构筑、顺畅的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健全的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重实践重团队研修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及出台倾斜政策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优化配置,便是上海教育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