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办学的道路上,每一位师生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与贡献者。西安欧亚学院建校27周年系列活动即将启幕,官微特开设“开放之声”专栏,以师生个体的视角与亲身经历,窥见学校在开放办学之路上所做的探索、努力与成果。
第五期我们邀请到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02届校友汪洋,人居环境学院2015届校友魏立明、2019届校友安力岸以及人文教育学院2004届校友刘晶,以他们的毕业故事为主线,看他们带着欧亚DNA一路远行。
自建校伊始,每年,欧亚都会输送五六千名毕业生走向社会。每一位带着欧亚DNA或走上岗位、或建立个人事业、或致力于服务社会的欧亚人,都在践行着“和而不同”的校训,也因此成为欧亚开放办学之路的有力印证。
(资料图)
2011年,魏立明来到欧亚时,学校的2号楼(现今西C座教学楼)还未投入改造。他加入了“意视设计工作室”,在2号楼5层这个小空间里开启了丰富的校园实践。
“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就是,学校会让学生们来承办各种活动,迎新晚会、运动会、毕业典礼等等,包括活动设计、灯光、舞美、现场秩序和走场等都是学生负责,当时我们工作室参与了很多活动,而且团队里每个小伙伴都有自己擅长之处。”
回忆起刚入学的模样,魏立明说曾经自己去敲门都会胆怯,“加入工作室后的历练改变了这一切”。大二时,魏立明组建了自己的小团队,从一两百人的活动起步,逐渐走到了可以去承接5000余人的大型活动。
在魏立明来看,母校欧亚是一所真正践行着“和而不同”的学校。“毕业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欧亚给了我能做更多选择的机会,我作为一个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毕业后进入创意公司,还是后来选择第三次跨行创业,这都与我在欧亚的经历有关。我真的做到了勇敢去选择自己内心喜欢的事情。”
如今,魏立明的创业版图已经走入了第四年,他带领着一支独立团队从事非遗行业,业务板块涉及到汉字与活动的内容开发、文创产品的设计与销售等,目前已经在全国的23个城市里铺设了55家各类型的门店。
“学校带给我的第一个人生关键词是选择,另一个关键词就是坚持,创业一路走来实际上并不容易,不变的是无论在校还是毕业创业,学校一直都在为我给予支持。现在,我们和信息工程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等分院都有合作项目。”
谈及未来,魏立明充满信心地说,“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做汉字这个事情。就像登山一样,‘上山’去探求活字、汉字,也‘下山’去探究商业,让更多人认识活字、认可活字,更重要的是去使用活字,这样活字才能继续传承上百年,这也是我作为欧亚人的使命和坚持。”
来自人文教育学院的2004届校友刘晶,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从事英语教育行业。2014年,刘晶回归母校,真正踏上了一次专业化儿童教育的历练之路。
2018年,刘晶开始在儿童创新教育领域实践多样的尝试,“在学校工作中我也看到了很多有天赋的孩子因为一些批评和指责,渐渐丧失了创造力,学校的专家们给我们做了很多有关创造力的讲座,我也是慢慢明白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创造者。所以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倡导带动更多孩子受益,让他们更加明朗地成长起来。”
刘晶将自己对儿童教育的探索定义为“一件非常有使命感的事情”,正如人文教育学院“儿童教育观”中指出的那样:“我们认为儿童是灵性的生命……每个儿童的成长都是基于这个生命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教育是阳光和水,可以滋养却不可以替代。”
刘晶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正是儿童科创领域,以人工智能器材为载体,做中学,学中玩,带领孩子去不断地发现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也和人文教育学院有许多合作,一方面一起去合力开发一些学习课程,另一方面就是参与一些实验项目,以及指导学生竞赛等。”
2021年,刘晶再次回到学校,这次她以校友企业家的身份连同其他校友企业一起,与胡建波教授进行了交流。
“当时我自己是比较迷茫的,因为疫情刚平息下来,感觉自己的事业不是特别有起色。”再三犹豫后刘晶带着梳理好的商业计划书参加了活动,她坦言自己非常感谢这个机会,“胡院长帮我梳理了很多业务上的困惑,给了我特别宝贵的指导,我将业务都做了调整,带着团队专注于擅长的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有使命感。”
2015年,安力岸入读欧亚人居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一个偶然的机会,安力岸看到了学院的BIM工作室正在招新,“平时接触到的大多数图纸都是二维的,当时我自己也有些疑惑,难道这类制图就只有二维,没有其他方式?后来看到了BIM技术的三维应用,我一下感觉到——这就是我想学的。”
不同于一般社团面试,BIM工作室有着很严格的招新考核,“一级有四五十个人去面试,老师们就给大家出题、培训,再统一组织考试,最后只有十四五个人通过。”与招新考核相应,BIM工作室配备了链条完整的培养模式,先是老生带新生,再是实际项目培训、软件培训,最后是校外实训,“大二的时候,工作室的王彩雪老师和麻文娜老师就已经带着我们工地现场,去实际观摩施工现场。”
“所以我们很早就已经具有了工程现场的相关施工经验,”安力岸说,“并不是说我们多么熟悉应用,而是起码已经有了一个从学生到以后职场化的经验铺垫。”
安力岸将这种实训室的打磨称之为“对知识的培养”,在专业层面上让学生掌握从平面图纸到BIM三维模型的应用,其次让他深有感触的另一方面正是学校“对人的培养”。
“我们从大一就开始积累BIM技术应用和工程经验,在工作室老师的带领下,每年都去参加陕西省甚至国家级的专业竞赛。”在唐都杯、秦汉杯等BIM大赛中,安力岸所在的团队曾多次捧回奖项。
在今年的陕西省青年职业大赛中,安力岸获得了BIM技能组的第一名,被评为“陕西省技术能手”。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荣誉,“因为我们跟各大单位的人才精英一起去比拼,很多是来自西北设计院、中建、中铁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有非常丰富的项目经验,但在比赛竞赛这方面就不一定了。所以我在学校参加竞赛的积累,就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在陕建八建建筑设计研究院BIM深化所,安力岸如今承担着团队负责人的工作,带领着20余人的技术团队正参与西安市“未来之瞳”的项目建设。作为技术团队的统筹角色,安力岸说,“我们对这个项目的定位就是,在BIM领域内实现‘技术引领’”。回顾母校生活,他不无感慨,“学校的知识沉淀、技能沉淀和竞赛沉淀,是我大学中最骄傲的事。”
今年五月,来自信息工程学院2002届的校友汪洋出版了《能识人,会说话:一本书搞定职场社交》一书,获得广泛好评。作为“深圳读书会”的创始人,汪洋认为自己从担任城市阅读的推广者到成为知识沉淀的分享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2007年,汪洋在深圳创办“深圳读书会”,他最初的计划是“做一个基于阅读兴趣的小圈子”,从阅读的兴趣倡议开始,读书会逐渐聚集了一群爱读书的小伙伴,“后来慢慢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我们又将读书会在公众场合做成了分享会的形式。”
从2007年8月1日开始,“深圳读书会”每周都会举办一次分享活动,到现在为止,已经坚持了十五年。就像管理学大师柯林斯曾说过的“运气偏爱坚持”,漫长的时间历程印证了汪洋的坚持,也成为了他连续创业的“运气”加持。
回顾起自己连续创业的经历与摸索,汪洋认为改变的契机正发生在欧亚。1999年,汪洋入读欧亚信息工程学院,加入了学校的“求索读者沙龙”社团,后来又成为了社团的第二任社长。
“刚进入社团的时候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当时普通话也非常不标准,说话也几乎没有人能听懂,”汪洋回忆道,“但我一直都记得,我加入社团发言的时候,大家都来鼓励我。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越来越敢于去上台发言,当然,普通话也变得越来越‘普通’。”
而他至今还印象深刻的第二个场景正是,大二时在学校参加的一次“校长接待日”活动。“学校了组织‘校长接待日’,我参加的那次正好是胡院长来跟我们见面,我当时提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但是胡院长非常和蔼,还给我提出来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汪洋说自己后来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当时听到的回答,这也成为了他坚持创业的力量来源之一。
多年如一日地坚持阅读推广,汪洋因此还收获了一个“汪书记”的亲切称呼,“参加读书会活动的时候,大家都这样喊我,后来我干脆也把微信名改成这个,简单好记。”从2012年成为“深圳市阅读推广人”到2016年获颁“深圳十大公益人物”,汪洋目前正在实践的项目立足于“全民阅读”,他说“希望吸收更多专业的力量一起来做阅读推广这项事业”。
“因为在任何时代,阅读都排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与时俱进。我们需要阅读、需要分享,才能继续向前走。”汪洋同时寄语学弟学妹们:
我知道大家从学校进入社会都会经历一个迷茫期,这个迷茫期里会碰到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阅读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