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一直是武汉市的商业中心,500年商业发展史,承载了武汉商业文化的历史沉淀。正是“五百年前一沙洲,五百年后楼外楼”,形象地道出汉口的今世前缘。
日前,主攻近代城市与建筑方向的江汉大学数字建造与爆破工程学院教师陈刚,经数年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出版新著《近代汉口社会转型与住居形态发展1889—1938》,探讨近代以来汉口城市空间与住居形态的转变,填补了汉口近代建筑历史研究领域空白,对于汉口近代住宅建筑的演变、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居住文化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受到《长江日报》、《湖北日报》等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资料图片)
《近代汉口社会转型与住居形态发展1889—1938》书影
陈刚是老武汉,又是研究近代建筑与本土城市的学者,对家乡具有特殊的情感。他从小生活在汉口的里分,童年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诸多记忆,小时候在里分上幼儿园和那些熟悉的叫卖声,以及与小姨穿梭于江汉路的街巷中,这些情景在书中都有描述。陈刚的爷爷辈曾是洋行职员,他作为第三代武汉人,对老汉口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结合早年的亲身生活经历,陈刚查找历史文献,带领学生到汉口老街区实地踏访和拍摄,通过真情实感的论述方式,最终写出了老汉口人经历的居住方式与生活环境变迁。
陈刚手绘汉口黎黄陂路上的西式住宅
陈刚介绍,1861年开埠前的汉口是河港集镇,直至晚清发生根本性改变。当时的住屋形式是“前店后宅式”传统住宅,主要分布于汉口华界旧市区沿江沿河一带的汉正街片区。此类住宅往往带有一个“天井式院落”或“四水归堂”的布局,前为临街商铺,后为就寝部分;多为东西向,布局紧凑。这类住宅的使用群体多为到汉口经商而居的商人士绅。
辛亥革命到抗战前,是汉口社会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汉口城市空间急剧变化的时期,在城市经济的推动下,汉口华界“前店后宅式”传统住宅,逐渐让位于“底商上宅式”居住方式。这一时期汉口人口的增长,也让早期汉口华界的那种“前店后宅”式的住宅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用地紧张的现实。这一时期汉口华界开辟了新的城市道路,沿两侧的街道形成了新的住居形式,即业主将上下楼层分隔经营出租,城市管理者要求临街商业住宅,楼上要有出挑阳台,留三开间的立面构图。
汉口里分则是近百年汉口民居文化的缩影,也是汉口开埠之后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多进院落式建筑的结合体。作为东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产物,其建筑时间大约从1900年左右开始至1938年武汉沦陷之前基本结束。作为那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居住方式“里分”,主要分布于华界模范区和外国人居住区,该类型住宅,尤其晚期里分,是供给城市中产阶层的职员为主,故而该住屋所对应的是一种更多基于近代职业特性的职员文化,接近于现代的城市居住方式。
咸安坊是陈刚老师研究的对象之一,是汉口里分住宅区的代表之一。在住宅建筑方面,咸安坊曾是汉口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高级里分住宅区,作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数十部影视作品和纪录片曾在这里拍摄取景。
武汉是旧中国仅次于上海的最发达的商业城市。1861年汉口开埠后,英、德、俄、法、日相继在汉口开辟租界,十余国在汉口建立领事馆,许多外国银行、洋行、商行、公司、工厂、教会在汉落户,因而城市出现大量西洋式或中西结合形式及各种变异形式的、用近代建筑材料建造的新式建筑。
这些建筑显现出武汉的建筑乃至城市的风貌,构成了武汉既和谐又与传统建筑风格相矛盾的城市环境和城市空间,其历史意义及文化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对于武汉还是对于全国而言,都有着典型意义和代表性。(文:长江日报 数字建造与爆破工程学院 编辑:荣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