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日本派出大批留学生、留学僧来到中国,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在那个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他们不惧艰难险阻,不少人葬身茫茫大海,也有不少人因种种原因未能回国,客死他乡。
在世界史上,像日本这样持续数百年大量向一个国家派遣留学生的情况并不多见。为何出现这一现象?根源在于中华文明的巨大影响力和吸引力。在日本留学人员中,包括了阿倍仲麻吕、空海这样的杰出人物,他们为促进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和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贡献影响之深远,至今清晰可见。
唐朝作为当时世界经济文化中心,还云集着除日本之外的各国留学生、僧侣、艺术家和商人。“万国衣冠朝长安”,是当时长安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真实写照。这些留学生、僧侣、艺术家和商人在对中华文化学习交流的同时,也将学习交流成果带回自己的家乡,传播至全世界。由此,盛唐时期完成了从“教育吸引”向“文化辐射”的升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光推进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时,为了拯救积贫积弱的中国,许多有志青年乃至幼童,奔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学习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凭着他们火热的爱国热情和多年的努力奋斗,这些人大多成长为政界、文化界、商业界的骨干,同时,他们也将西方一些先进的哲学文化理念带入中国,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发展进程。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在教育事业上对别国产生的吸引力,往往与该国的世界影响力息息相关。能够吸引千千万万外国留学生前来求学,必然意味着这个国家具有先进的科技实力、不凡的文化魅力以及国际社会对这个国家的高度认同。同时,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将知识和文化散播在世界各地,教育上的吸引力就自然转化为文化上的辐射力,获得世界更大的认同。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交流的“逆差”和“顺差”,是一个国家是否富强、文化是否先进的“晴雨表”。与国际贸易只展现一时的经济状况不同,教育层面的吸引力能够展现一个国家相当长一个时期的综合形象和影响力。
可喜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正在稳步提升,同时也大幅提升了世界对中国的文化认同。一个典型的例证是,就在去年,一批外籍在华留学生将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选为他们眼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期待有朝一日能将这些“宝贝”带回自己的国家。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像“新四大发明”这样越来越多的中国符号所散发的独特魅力,不断推动着大批海外留学生来到中国,这是中国教育的吸引力,是中国文化的辐射力,也是中国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