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民间舞蹈教学方法

2022-11-01 16:04:08 来源: 公务员之家

民间舞蹈教学篇1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传统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高校舞蹈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基于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而开展的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精髓,创新并发扬民族精神,使传统舞蹈文化始终保持青春和活力。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用以丰富舞蹈专业学生对传统民间舞蹈的认知与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舞蹈水平。然而,很多高校的舞蹈课程大都局限于舞蹈动作与技巧的传授层面,并未深层次地挖掘民族民间舞蹈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民族内涵等内容,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着力于改变教学现状,提高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水平。


(资料图片)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优化策略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在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艺术结晶,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早已成为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新兴事物的冲击,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面临着诸多难题,生存空间也在被不断挤压。为此,高校教育体系有责任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担,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进行教学传承与深入研究,弘扬传统民族舞蹈文化。现阶段,不少高校在开展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固化,情感表达有所欠缺,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未能收获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想推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工作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推进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的优化策略。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与问题

1.1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依旧沿用传统的示范、讲解、练习、纠正的教学方法。教师将各类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编排成整套的舞蹈动作,通过亲身示范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只对舞蹈动作的练习技巧进行简单的讲解,不会对舞蹈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讲解。大部分教师都着重强调动作的规范和标准,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讲解和纠正,不厌其烦地督促学生进行反复练习,直到学生学会动作并能够熟练地组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以模仿舞蹈动作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舞蹈素养。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厌倦感。

1.2教学对象存在差异性

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生源结构差异性较大,既有艺校中专生也有普通高中生,导致教学对象的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使授课的难度加大,导致因材施教面临着更高的挑战性。艺校中专生接受过民族民间舞蹈的系统性教学,有扎实的学习基础,对大学阶段的学习相对会比较轻松,学习压力较小,但是长期重复练习的过程容易消耗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对普通高中生来说之前未曾接触过民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进行民族舞蹈的系统学习是全新的学习体验。由于他们的舞蹈专业基础薄弱,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对舞蹈动作的练习常常会力不从心,心理压力也会因此增大,导致自信心受挫,学习热情下降。教学对象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与学科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息息相关,所以高校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调整舞蹈教学体系,适应越来越凸显的教学对象差异性问题。

1.3所用教材适用性较差

由于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安排普遍繁杂,工作量较大,让很多教师疏于对理论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忽视了对教材的改进与优化。大多数非艺术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内容仍然以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以及汉族的秧歌等常见的民间传统舞蹈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直接选用专业舞蹈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专业性太强,适用性较差,无形中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在大学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来源于艺术中专院校的学生在中专阶段就已经对大学本科的教材进行了初步的学习,入学后再进行重复的学习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减退,影响专业水平的提升。对于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民族民间舞蹈训练的普通高中生来说,学习内容是全新且陌生的,专业性太强的教材内容会让他们觉得难度太大,学习起来较为吃力。除此之外,教材的更新问题也是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当前面临的普遍问题。如果一套教材的使用时间过长,教师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的内容,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国内许多的优秀舞蹈院校的教材是内部资料,直接来源于教师个人的教学编创成果,通常不会公开发行,一般学校的教师很难收集到全新的教材,而教材随着行业的动态进行实时更新的规划就难以实现。

1.4师生比的配置不合理

教师与学生人数的配置比例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反映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使用效率高低的重要参考依据。不合理的师生配置比例会严重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师生比过高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使教师队伍冗员较多,不利于教育机制的合理发展;师生比过低则会加重教师的教学负担,让教师疲于教学工作而没有时间进行专门的教学研究,长此以往甚至可能会失去教学热情。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舞蹈专业的学生数量近些年来在不断增加,而教师队伍却因为编制紧张,难以跟得上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逐渐导致师生比配置普遍不合理的现象。教师需要面对更多的学生,教学工作量也在飞速增长,但是教学质量却在持续走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学习进展非常缓慢,专业素养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1.5缺乏情感内容的融入

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对生活的热情、对世界的思考而创作出来的,蕴含着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掌握基础的舞蹈动作的同时还应当对该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潜藏的情感表达等方面有具体的认识,并能够使用舞蹈动作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实现舞蹈和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却更偏重于对舞蹈动作的直接模仿,关注舞蹈技巧的反复训练,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无法向学生传递舞蹈背后的深层内涵,使学生所学的舞蹈缺乏情感表达,更难以对民族民间舞蹈有深刻的理解,导致教学水平停滞不前,无法收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优化策略

2.1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模式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程,不能一味地单向灌输,更应当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结合引导式教学、情境教学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用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大班集中上课、小班交流讨论、个人自学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合理地划分教学时间,大班集中上课的时间要占总课程教学实践的40%,小班交流讨论占20%,个人自学占40%,学生在这种组织形式下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合作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需要透彻地了解所教授的民族民间舞蹈的社会文化背景,在课程内容中有选择地加入理论文化知识,用优秀的文化内容启发学生。同时,教师必须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舞蹈的自信心,为带来他们愉悦的舞蹈体验,加深他们对民族民间舞的热爱之情。

2.2进行引导教学,提高学生自主性

面对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教授相应的动作,还必须在教会学生动作后,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动作重新进行编排与组合,与同学之间充分地交流与学习,在学会灵活组合动作的同时进行深入的思考,进一步分析教材的组织方法和原则,提升自身的舞蹈专业能力。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力水平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学习,探讨舞蹈动作的设计重组,揣摩固定动作组合的编导手法,透彻地理解教师所教的内容。此外,学生在学习完所有的课程教学内容之后,需要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舞蹈动作进行自主创编,根据音乐进行合理的表演组合编排,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能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各小组进行指导,使各小组学生扬长避短,共同进步。这种教学模式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传统舞蹈教学的惯性思维,让学生由被动模仿变为主动编排,从全新的角度看待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让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教师尤其应该让艺校中专生,甚至是所有的舞蹈专业学生都去尝试自主编创,给予学生们更多的机会去发掘自身的舞蹈潜能,锻炼学生们的个人舞蹈能力,以此减小不同生源之间的专业水平差距。

2.3推动民族民间舞蹈教材设计合理化

教材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必须根据实际的舞蹈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与设计教材。所选的教材要结合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考虑学生的实际专业基础水平,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教材的内容设计更加合理、适用性更强。在进行教材内容的编排时,教师应当从舞蹈教学的具体内容中选择适合的知识,深入地调查和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从而明确地区分知识的难易程度。教材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应当结合舞蹈专业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同时关注人们认知水平的变化,适当地改变具体的教学形式。

2.4转变师生角色,构建课堂教学共同体

实际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在接收到课堂任务后,要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一起编排和练习舞蹈动作。学生们应当经过深入的思考、合理的创新后将舞蹈动作重新组合编排,融入舞蹈编导的学习过程,转变思维方式,加强思考能力,让练习过程变得更加多元化,通过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法拓展学习空间。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会逐渐被打破,舞蹈教学也不再是只依赖教师的单一式教学,学生需要承担更多的学习任务,增强学习自主性,从而在学生之间产生更为浓烈的学习氛围。在这样一种相对开放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会变得相当轻松,学生会更加积极活跃,勇于大胆提问,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减轻。师生之间的角色发生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也不再只依赖于教师对学习内容的传授,而是由师生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教学共同体,在传统课堂中由于师生比失衡而产生的诸多问题也将得到有效的缓解。

2.5启发式情景教学,渗透民族舞蹈文化

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不仅是舞蹈动作的教学,还必须要与特定的情景相结合,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从而挖掘民族民间舞蹈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多样,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雄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可以结合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及风俗习惯等因素展开舞蹈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度地了解和感受各民族舞蹈文化的精髓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语言引导、多媒体设备等教学手段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教师的叙述中自由想象,将舞蹈与本民族的相关内容相结合,进行交叉学习,尽可能地尝试营造民族民间舞蹈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还要善于利用不同的启发方式,让学生学会精准地捕捉所学的民族民间舞蹈对应的民族形象,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探索该民族的相关知识有更浓烈的兴趣,将民族文化元素充分地融入民族舞蹈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民族文化具体地表达自己对民族舞蹈的认识,抒发自己在练习民族舞蹈时产生的情感,让学生所学的舞蹈不再是简单的动作集合,而是能表达学生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活灵魂内核的舞蹈。

3.结语

舞蹈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艺术形式,民族民间舞蹈更是在蕴含珍贵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潜藏了诸多文化内涵,将其引入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并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地提升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体系。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内容繁杂,教学难度较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因此其必须持续地扩充知识储备,开拓教学视野,探索多种教学手段,使高校的舞蹈教学课程走向多元化,从而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通过持续优化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课程体系,中国的舞蹈教育事业能更上一层楼,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舞蹈人才,展现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真正魅力。

作者:马正文

民间舞蹈教学篇2

1.民间舞蹈学习与服务的学科意义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民间舞蹈学习及服务是一门专业性学科,它融合了当下的民间地域性历史文化,继承了中国优秀艺术元素,并致力于为高校舞蹈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从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加强民族性教育已是当务之急,而将本土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引入高校艺术教育之中,也可以使其更加贴近当代学生的需求;同时还能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优化。设置这门课程向学生传授深刻的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地方民间舞蹈的教学训练,这不仅是传统学院派课程在教学中的延伸与补充,更是学生拓宽艺术视野、培养表演个性、提高综合艺术能力的机遇。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且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之一,在众多的民族艺术文化中,民间舞蹈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贴近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情感。民间舞蹈源自于人们长久的生活与劳动,充分地反映着当地民众的生活状况与文化风貌。民间舞蹈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是民风民俗的充分体现。人类学视野下的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民间舞蹈根植于民俗文化之中,与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以民俗文化为基础而发展,是民众生活的一种表现。随着岁月的流逝,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民间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逝,但其承载的精神价值却留存至今。民间舞蹈的生存传衍空间在当代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呈现为多元、交叉、立体式的形态。绝大多数的民间舞蹈至今仍在原产地继续继承和发扬,且保留了民俗舞蹈的原生形态。只要这一地区、这一民族仍在继承发扬民间舞蹈中的民俗活动,民间舞蹈就会永远地留存在人们的心中。而民间舞蹈研究与服务课程正是对民间舞蹈的一种吸纳和回馈,它不仅是对不同民间舞蹈元素以及动律风格的研究,还表现为地方文化交流以及民俗艺术形式的传承。

2.学科课堂学习的创新多样性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学科建设的宗旨及价值,民间舞蹈的课程内容及途径的设置需综合地考虑诸多因素,即以舞蹈教育规律为依归,以民间舞蹈教学内容、方法为研究对象,针对课程学习方式予以革新,尽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课程内容趋向民间艺术原生形态,再对课程反向作用予以深层的探讨与研究,以达到民间舞蹈学习与服务于本学科教学价值之目的,为当前倡导的艺术教育发展及高校民间舞蹈课程教学的研究科研课题起到关键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全面提升民族文化素养作为重要任务,民间舞教师要从多方面着手提高教学质量,并结合社会需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完善专业建设。

2.1民间舞蹈原生型的教学内容

早在建国初期,中国老一辈的舞蹈工作者就开始对民间舞蹈这门学科进行研究与构建,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留存在各地方的民间舞蹈原生型艺术形态是舞蹈教育与发展的永恒性话题。时下民间舞蹈课堂的内容就是历代艺人、舞蹈工作者将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与时代缩影的民间舞蹈素材进行提炼与处理,使之发展成民间舞蹈课堂上具有自身特色的舞蹈语汇与组合,在造型姿态、风格动律等方面展现了不同区域的民间舞蹈元素。通过这些形式和元素,能够很好地丰富课堂教学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积极地挖掘当地的民俗资源,并加以利用。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极具民族特点和地域风味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喜爱,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其有深入而透彻的认识。

2.2民间舞蹈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传统民间舞蹈课程多以言传身教为主要的学习手段,让学生把握各民间舞蹈的动律特征及风格差异性。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当下的教育模式,也能直观地体现舞蹈教学中的身体感知。为了能够充分地体现出高校民间舞蹈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培养宗旨,还可以拓展出一些新的学习方式,例如:将当地民间舞蹈艺人请到课堂中,让学生了解文化生态环境,全面地学习和探索舞蹈的传统舞步和动律样式,或者是组织舞蹈专业的学生到民间舞蹈传承基地进行采风,在感受人文风貌的同时能够亲身感受并融入当地的文化环境中,或者是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一些和当地民间舞蹈相关的研讨和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了解。

2.3时代变革中舞蹈作品的鉴赏分析

当下社会获取信息的方式方便且及时,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满足后精神需求也随之与日俱增,艺术审美需求从单一向多元转变,也就决定了这个阶段许多民间舞蹈作品既具典型的地域性风格又具深层的立意构思。如民间舞蹈作品《一个扭秧歌的人》,舞台上昏黄的光线中,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艺人拖着笨重的身躯伴着凄楚哀婉的二胡声痴醉狂癫地扭起秧歌。而那条舞着的长绸正是他生活激情的写照,作品借由一位秧歌艺人的生活来刻画了民间艺人的生活和喜怒哀乐,带给观众以心理情感的冲击,也对民间艺人产生敬畏之情。现在许多舞蹈作品都逐渐丰富起来,也给民间舞蹈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趣味。在这些多样性的教学课堂研究内容与途径中,使学生既能够感受到最为博大精深的地域舞蹈文化,触摸到原生形态舞蹈的风格动律,又能够结合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透过一篇篇艺术舞蹈作品去感知与理解民间舞蹈在各个时期发展与流变中所表现出来的年代特色与人物缩影。这将使学生对民族舞有更深刻和更全面的理解,进而为其日后登上舞台奠定扎实的根基。多元思维扩大了知识领域,以多种途径在现代教育课程中加入了中国民间艺术元素。

3.反向作用和服务当下社会需求

对学生来说,民间舞蹈的学习与服务这门科目一方面可以拓宽其眼界提升其审美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强化其专业能力素养。对社会来说,这种地域性的艺术文化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和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贴近百姓生活和市场需要。地方高校生源来自五湖四海的地方高校,学生多与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及歌舞形式有一定的联系,对当地的民间舞蹈风格特点也有一定的涉猎,这些都有利于地方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对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展。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家乡历史和文化,深化对家乡的喜爱,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既提高了他们的舞蹈文化素养,又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3.1为人民而舞,表达生活传递情感

在民间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舞蹈中所含的感情并不只是表演者个人的单一感受,而是对当地人民所处环境以及心理情感方面的一种刻画,抒发了人们对于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还可能是对于以后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在进行舞蹈表演时的特殊感受更具普遍性与价值性,这就要求表演者对舞蹈创作背景进行全面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舞蹈风格、韵律等方面进行把握,从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画面。民族民间舞蹈将很多哲学思想融入舞姿的动态表现之中,而且各民族对同一种东西的认识存在着差异,包括蒙古族、藏族及塔吉克族等,尽管他们对鹰都较为热爱,但他们对鹰的认识和呈现形式存在着差异,所以他们所创作出的有关鹰的舞蹈也是独树一帜。舞蹈动作与情感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应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在舞蹈表演者舒展多样化肢体动作的同时,其表演与情感也在不断地变化。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能够将故事背景和观众联系起来,使得观众产生共鸣。所以,情感表达对于舞蹈表演者呈现作品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有效地增强节目的感染力与舞者的表达力,还能赋予舞蹈艺术以深刻的内涵,不断丰富舞蹈表演者的舞台表演,继而拥有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3.2为祖国而舞,描绘山河传播文化

如果学生把握民族民间舞对应的形态特征和风格韵味,可以使他们了解文化精髓所在,从而使他们在外化形态美的熏陶下体会何谓形神兼备,并通过这些形态美展示出生动的生命力,以增加他们对民间舞蹈文化的感悟。然后学生受到形神兼备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影响,自然能了解到各区域不同的环境风貌、山川人文并影响他们的审美心理,把握文化的基本概念,加深文化认同感。目前很多学校开展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基本都较为重视基本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做法无可非议,但因为其未与当下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会使整体的教育教学层面停留于基本文化教学上,并不能引申出更深层次的爱国情怀的培育。将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当下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接触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民族民间表演者内部发掘对应的动作元素,通过与开展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的相关单位建立协作达到对舞蹈更新态式的认知。让学生们在对民族民间舞蹈这门精妙艺术的深入了解过程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4.提升教师的民间文化素养,构建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教学氛围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接受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工作,也能够在多种教学手段的推动之下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需要从开展有关教学任务的教师层面着手。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其中,专业教师民间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爱国主义情怀教学氛围的营造,可以为以后的教学任务规划和教学进展的设置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与审美熏陶。对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来说,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艺术修养和美学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学习和研究。首先,教师要夯实相应的理论基础,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因为民族民间舞有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和民间特征。教师在提升其表演能力和编导舞蹈创编能力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民族民间舞蹈体系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用专业的思想来提升文化感染力,在巩固舞蹈文化功底的前提下,促使舞蹈行为教学和舞蹈文化形成有机的融合。因此教师要时刻保持求知探索的学习状态,借助多种舞蹈理论,明确各类民间舞蹈特有的文化内涵,借助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水平。课堂教学之余也要主动地融入民族学、文化学、美学以及其他领域中和民族有关的同类学科,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并且充分结合当下时代的特点,对民族民间舞蹈今后的教学展开论述。二是立足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特殊性,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多种采风活动,在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真正体会到民族民间舞蹈的真实内涵。本研究通过深入民族民间表演者内部,发掘对应的动作元素以及与从事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及传承的相关单位建立协作关系,以达到舞蹈更新态式的认知。民族民间舞蹈所涉及的美学体验十分丰富。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除了需要加深相关理论的教学外,还要在课堂氛围设计上融入更加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并且通过相关民俗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可通过设置仿真场景引发学生的改变,从而有针对性地导入相关场景,加深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对多媒体运用可推进趣味性与感染性的课堂模式,教师可积极地研发当下的网络媒体工具并借助网络中的数据资源,实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高效课堂,最终让学生们在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加深对爱国主义思想的理解。民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特殊艺术价值,对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对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挖掘,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中国民间舞事业的健康发展。尤其在目前实施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这一教育模式的推动下,开展高校民间舞蹈学习与服务学科建设对于实践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结合当下的现实现状,着力推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发展进程融入相关的教学过程之中,在学习舞蹈技能提高艺术文化素养的同时,逐渐引导学生将其民族认同感渗透进浓厚的民俗文化之中,最终培养出学生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感。

作者:王艺纯

民间舞蹈教学篇3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工作者往往更倾向于文化素质类学科教育,而专业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忽视。在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综合型人才培养和专业型人才培养都被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高职的管理者和教师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高职艺术素质类课程进行深入探索,并从专业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展开分析。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课堂仍然存在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以及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给蒙古族舞蹈教学的多元化发展造成阻碍。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师应立足于现实状况,以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基准开展课堂教学,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动力。

1.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课堂存在的问题

蒙古族民间舞蹈是一种重要的舞蹈形式,也是高职舞蹈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有效的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可以深化学生对蒙古族民俗风情的理解,提升学生舞蹈学习能力。从现阶段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来看,由于教师的教育思想不够深刻以及教学内容不够完备,良好的教学目标往往难以实现。

1.1教育思想不够深刻

深刻的教育思想是实现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的教师要将深刻的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在引导学生学习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独特内容与形式时,引导学生探索蒙古族民间舞蹈创新的基本方案,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舞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对高职学生而言,比学习基础知识更为重要。但是现阶段,一些学生在蒙古族民间舞蹈课堂上学习到的大多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舞蹈技能,对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思想性认识不清,甚至根本没有了解,导致他们学习的舞蹈内容只是停留在舞蹈层次,没有做出有效创新。长此以往,学生在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倦怠状态。民间舞蹈是各民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不仅体现了文化特色,也是各民族地方风俗的重要展现。高职教育作为中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将民间舞蹈教学融入其中,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扬。而一些教师在开展民间舞蹈教学时往往偏重对舞蹈动作和相关技巧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对蒙古族民间舞蹈内涵的理解以及其中包含的教育思想。深刻的教育思想需要教师将教学激情带给学生,以情感融入舞蹈动作,在深入挖掘蒙古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但是,高职舞蹈课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肢体动作完成的是否标准美观,不关注学生对民族舞蹈内涵的理解或是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讲解舞蹈知识。事实上,舞蹈学习者要想更好地将舞蹈动作表达出来,不仅要掌握相关的动作和技巧,也要深入领会民间舞蹈的内涵,将文化特色和地域内容融入其中,以深刻的文化精神为引领。但是一些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动作规范程度和技巧表现,并未触及到蒙古族民族文化和地域风格的层面内容,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精髓,对蒙古族舞蹈的历史发展及传承存在认识上的偏颇。

1.2教学内容不够完备

完备的舞蹈教学内容是实现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学习形式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的教师应在关注教学形式之余关注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引导之下,感受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独特性,在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中获得一定进步。在多元社会发展形势下,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内容应走向创新,走向多元化。而现阶段,许多教师在开展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时,仍然存在教学内容不完备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只是片面的,无法连接成一个整体,导致知识内容学习不够深刻,对蒙古族民间舞蹈的认识也存在误区。目前,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仍然采取教师口头传授和动作示范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做基本的动作,并通过反复练习加强动作,尽管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舞蹈动作方面有所进步,但是却不具备较强的合理性。传统的舞蹈教育教学形式是不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需要的,尤其是在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得到日益重视的现代社会,由于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内容不够完备和教学方式存在缺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免存在一些偏差。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学生的肢体动作规范与否已经不能成为评价学生舞蹈学习能力高低的标准,高职舞蹈教师要从学生舞蹈动作编排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入手,才能让学生具备适应未来舞蹈工作的基本能力。但是现阶段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内容并没有包括这些内容,影响了学生蒙古族民间舞蹈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精神的培养。

2.高职蒙古族舞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由于当前蒙古族舞蹈课堂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教师必须立足于教学实际情况展开探索,在深入挖掘蒙古族民间舞蹈内容特色的同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基准,让学生在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上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并感悟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特色及内涵。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2.1改进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

改进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方式,是学生在蒙古族民间舞蹈课堂上学到更多知识的前提。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师应关注到,当前学生对于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独特性及其内涵了解是不够深刻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以轻松有趣的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更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找到真实的自我,探索适合自己的蒙古族民间舞蹈表现方式。改进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舞蹈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感悟蒙古族民间舞蹈独特意蕴的重要方式之一。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师要充分了解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支撑,才能让学生对蒙古族舞蹈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体会,在学习舞蹈的同时,感受到蒙古族舞蹈承载的独特民族文化。教师要从现阶段舞蹈教学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高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探索,通过课后交谈和课堂练习等方式,了解学生在蒙古族民间舞蹈课堂上的表现以及知识储备。只有让学生在蒙古族民间舞蹈课堂上感受到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他们才能在与教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自觉学习蒙古族民间舞蹈知识,课后也能体现出较强的舞蹈实践技能。在改进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师需要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现阶段,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较高但实践操作技能不强,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并实现课堂教学的实践化。在课堂教学内容基本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排练具有典型性特征的蒙古族舞蹈,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让学生对蒙古族舞蹈的特色有更深刻的认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并不能使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因此,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师也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展现自己的机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还能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此外,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师也要注重训练方式的高效化。训练方式的高效化,可以让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更加丰富,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由于蒙古族属于草原游牧民族,在蒙古族舞蹈表演时,学生的肢体动作应具有较强的质朴、彪悍的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重点部位的训练,如肩部和手臂、手腕。通过重点部位训练,学生能感受到蒙古族舞蹈的独特意蕴。

2.2加强蒙古族音乐及民族文化教育

要想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对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和发展背景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以及掌握的知识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舞蹈技巧知识和蒙古族民族文化及音乐内容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最终提升学生舞蹈技巧水平。作为一种源于民间的艺术表现形式,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也需要追本溯源,教师要从蒙古族民间舞蹈的艺术性出发,激发学生的共情,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能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体会融入舞蹈动作。当学生理解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内蕴文化时,就更容易从舞蹈动作中获得感悟与升华,提高个人的舞蹈水平和舞蹈鉴赏能力,身临其境地了解与把握蒙古族舞蹈的内涵及动作。广泛的教育实践证明,蒙古族音乐和蒙古族民族文化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蒙古族民间舞蹈与其他舞蹈形式的不同之处,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蒙古族民间舞蹈课堂上,以教师的教育教学为基准,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当学生对蒙古族民族文化以及蒙古族的音乐作品有深刻认识之后,他们就可以尝试进行舞蹈表演,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成果。

2.3建立系统完善的舞蹈教学体系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内容比较繁杂,而对于高职舞蹈专业学生而言,单纯地学习蒙古族民间舞蹈内容往往过于枯燥乏味,这时,舞蹈教师要以系统完善的舞蹈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知识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蒙古族舞蹈的独特性和连续性特征。建立系统完备的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要求教师根据现阶段学生在蒙古族民间舞蹈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考虑学生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找到一种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进而完善这一体系,促进蒙古族民间舞蹈内容得到发展。首先,在建立系统完善的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之前,教师应积极地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蒙古族民间舞蹈的认识,从而根据学生的认识建立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案。其次,教师要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并从其他的舞蹈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探索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创新方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完善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最后,教师也要对高职蒙古族民间舞蹈课程进行创新。创新教学形式,并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融入课堂。舞蹈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内举办蒙古族民间舞蹈创作比赛,并以一系列的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将动作类似或曲目相近的舞蹈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舞蹈学习成为体系化、制度化的活动。与此同时,蒙古族舞蹈教师也要打破现有的教学结构,以动态组合式的舞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舞蹈的特征,从而实现知识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蒙古族民间舞蹈相关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应深入挖掘蒙古族的文化特色和地域内涵,实现蒙古族文化及音乐作品与舞蹈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而推动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高水平发展。

作者:付宁

民间舞蹈教学篇4

近年来,各类大专院校民间舞课程在新课标改革下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然有部分高校无法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采用较为陈旧和落后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现阶段,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求也逐渐提高。应在时展的前提下,对舞蹈教学的本质目标进行全新审核,为追随时展的步伐做出一系列教学改革。舞蹈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改变教师对传统教学的认知,将差异性教学和阶梯型课程创设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并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分层,从而有效激发舞蹈专业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提高舞蹈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在民间舞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班之前应对所有学生做专业而严格的测评,根据学生的基础专业能力情况进行分班。并设计出具有较高弹性的舞蹈课程,照顾到每一位舞蹈专业学生的发展,实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改变教学方式,为实现现阶段新型教学目标奠定基础。按专业程度来进行分班教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目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程度以及每个学生不同的专业素质,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并在专业教学范围内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教材,从而做到不同层级有不同授课内容。班级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提升学生的沟通和学习能力,使学生最大化地学习到民间舞的专业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民间舞教学的现状

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民间舞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所有舞蹈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近些年,各类艺术高校为实现扩招的目的,在招生要求上较为宽松,因此所招收的民间舞专业的学生基础素质和基本专业能力良莠不齐。而高校在舞蹈教学的模式上并未做到与时俱进,导致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学的效果自然不容乐观。在民间舞教学中,好的课程设置是培养舞蹈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础。本人从事民间舞蹈教学已经有二十年,工作期间,曾有幸为所在校区考察全国多家院校的舞蹈专业教学情况。经过观摩和总结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民间舞教学的模式,仍然是比较传统的,没有根据专业程度进行有效的层级划分。学生的舞蹈专业基础能力相差悬殊,却要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同样的知识内容,“教”与“学”在实践过程中永远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教学内容如果涉及专业知识较少,相对简单,则对于专业素质较高的学生来说无法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而如果教师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专业知识和练习内容,则会影响专业程度较低的学生的学习,使其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学习兴趣,对以后人生发展也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矛盾的教学现状中,教师若有一丝偏颇,则会影响高校舞蹈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化解这种教学的僵局。

二、民间舞教学新策略

要发现民间舞教学的新策略,首先要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推行按专业程度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高校在招生阶段应以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为主要依据,对高校舞蹈专业的新学生进行个体差异性评估。改变传统教学中“统一化”授课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基础能力进行分层次教学。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推行差异化、层递式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学习民间舞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高校民间舞教学的效果。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专业基础掌握情况,设计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在笔者看来,大学期间应定期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评量,保证每一年级的学生在有效掌握该年级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稳步进入下一学年的学习。大一期间,教师应着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经过一年的适应性学习,在大二时期,再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层级划分,按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分班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程度进行分班教授,并结合整体教学大纲的要求划分层次。这种根据学生的专业程度分班教学的模式,让舞蹈专业课程更加具有弹性,在教学中采用阶梯式新型教学模式,既能保证班上所有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又能有效落实国家“因材施教”的教学号召。

三、民间舞教学改革的实施

要想真正落实民间舞教学的改革目标,培养出具有舞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社会人才,高校教师应设计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为此,我校(内江师范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实验教学。该实验针对一个具有40名女生的舞蹈班级进行教学改革,在该班级进入第二学年的时候,通过专业测评统计所有学生的舞蹈专业素质和能力,并根据统计结果将该班级学生划分为两个班,在符合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选择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专业素质及专业程度进行针对性教学。最终经过考核得到以下实验结论。首先,相对于实验教学之前,实验中舞蹈教学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在第一学年并未分班的情况下,高校舞蹈教师每一学期完成的教学内容包括民间舞组合5个,其中基础性组合4个,综合性组合1个。进入第二学年分班之后,在专业程度较高的班级中,舞蹈教师在每一学期的教学中完成的教学内容包括民间舞组合7个,其中基础训练性组合4个,综合表演性组合2个,传统风格性组合1个。在专业程度较低的班级中,舞蹈教师在每一学期的教学中完成的教学内容包括民间舞组合6个,其中基础训练性组合4个,综合表演性组合1个,传统风格性组合1个。完成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会获得一定的提高。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考试的成绩来看,大学一年级这40位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1分,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时,这40位女生的平均成绩都为88分,提高了7分,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民间舞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了这门课的专业知识技能。从学生总体来看,专业程度较高的班级接受更多的深度教学,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加细致规范了,从而使专业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提升。而专业程度较低的班级得到老师的针对性教学,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从中使得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当中来。其次,在这次教学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合作,通过角色互换等形式,引导专业程度较高的学生带领专业程度较低的学生共同学习,增加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增强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品质。学生和学生属于同龄人,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更容易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能使用更加有效的方式沟通交流,从而“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帮助每位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另外,在彼此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其团队意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该实验证明,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程度划分班级并进行分层教学,具有提高高校民间舞蹈教学效果的作用。

四、民间舞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素质能力划分班级并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是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了解每一位学生对舞蹈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所具备的个人素养,在教学之前选用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教材,并结合差异化课堂提问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保证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之上有所提升,吸收并掌握教师所讲授的课堂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民间舞蹈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能更好地建立学生们的自信心。通过按专业程度进行分班教学,从根本上解决了不同程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接受知识的问题。这种分班教学的模式还可以有效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自身具备的舞蹈潜能,从而更加高效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提高民间舞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使得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和接受最适合的知识内容。根据学生的专业程度进行分班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民间舞专业技能的主动性。在上述实验教学中,两个班级的总人数也在不断调整。实验初期,我们将每个班平均分配为20人,在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学中,会根据定期的测评结果筛选出一批自身专业素质提升速度较快的学生,并安排进入专业素质能力较强的班级当中。通过教学实验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学生的舞蹈潜能被有效激发,在针对性的教学中快速领悟专业知识技能。实验结束时,当初划分为专业素质能力较强的班级中,人数上升为25人,而专业素质能力相对较差的班级中,学生人数变为15人。从这些变化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学生在这次改革实验教学中,对民间舞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激发,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总结

“教学”是“教”、“学”二者的融合体。传统的民间舞教学模式很难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多的是专业上“统一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学生未来的艺术发展。因此,在民间舞蹈的教学中,要想实现现代化教学目标,首先需要转变和革新教学理念,积极采用创新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这次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更加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深化了学生的认知。希望民间舞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能够充分掌握和运用上述实验中的新型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素质能力进行分班教授,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帮助每一位学生高效吸收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并有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民间舞课程,使得民间舞专业教学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作者:雷莹 单位:内江师范学院

编辑:Edt_69

最近更新

观察:民间舞蹈教学方法
简讯:2022年单位新员工转正申请书范文5篇
淮北2022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疫情防控告知书
热头条丨2023北京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方法 怎么报名
2022年双一流大学在浙江的投档分数线 多少分投档
快资讯:外语课教学改革研究
2022年幼儿园大班保育员员工自我鉴定精选5篇
小牛在线最新消息:官方开始新一轮的清退兑付了,请各位出借人有序登记办理
万盈睿邦最新消息:官方开始新一轮的清退兑付了,请各位出借人有序登记办理
今日热议:电子“小管家”让营养餐更美味更暖心
全球报道:多元学业评价助推“数字化”人才培养
每日视点!台州:以多元办学激发职教发展活力
昆明理工大学选手在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云南赛区决赛中获得佳绩
【天天报资讯】嘉兴南湖学院党委书记盛付祥参加并调研学生活动
【当前热闻】乐山师范学院副校长江滔一行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科研工作
热门:华北理工大学与企业联合承担的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举行项目实施推进会
每日快播:景德镇学院党委书记叶观荣深入外国语学院指导工作
焦点热文:2023安徽书法统考时间及统考内容
2023河北编导联考时间及联考内容
微动态丨2023年山东书法统考时间及统考内容
看点:2023年浙江编导统考时间及统考内容
每日信息:2023天津戏剧与影视统考时间及统考内容
动宾搭配不当是什么意思?动宾搭配不当的例子有哪些??
红海洋是什么意思?红海洋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校正死亡率是什么意思?苗木死亡率季度考核公式是什么?
全程服务是什么意思?全程服务包括什么?
针针是哪个诗词里?针针是什么意思?
帝室之胄的意思是什么?三国志帝室之胄什么意思?
躲学是哪的方言?躲学是什么意思呀?
卷疯了?有隐情?英国G5名校录取门槛暴涨到“雅思8.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