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典舞是在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基础上,以戏曲艺术为基础,进行创造性转化建立的一个新学科,中国古典舞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起步,如今已经形成一套日趋成熟的舞蹈体系。“身韵”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精神与样式,也体现了现代人对历史的理解以及对情感表现方式的理解。“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作用
一、中国古典舞概述
(相关资料图)
“中国古典舞”这一名词是1950年欧阳予倩先生提出的,当时,这一概念是指京剧、昆曲中的舞蹈,后来,吴晓邦同志在其主持的舞蹈干部运动训练班结业后成立了两个研究组,正式采用了这个概念,从此,“中国古典舞”这个名词就被沿用下来了,它的发展凝结了老一辈舞蹈家的心血,他们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来艺术丰富了中国古典舞的内涵。叶宁、李正一先后借鉴外来艺术经验整理古典舞教材,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古典舞”这个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从广义层面来看,“中国古典舞”指所有被古典化过程“化”过了的中国舞蹈;而狭义的“中国古典舞”则指被中国舞蹈界所承认并达成共识的我们今天称为“中国古典舞”的特定舞种。中国古典舞不是从古代直接传衍下来的,但毫无疑问,它是古代舞蹈精粹的集中体现,唐满城先生曾说,说起古典舞,最好不要直接和古代题材、古代生活画等号,应该把二者作为在民族文化发展长河中有渊源关系的事物来看待。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舞有比较深厚的历史积淀,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演变,其动作方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风味。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的产生与发展
在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发展阶段,“身韵”这一名词就已经出现,早期开设的身韵课程称为“身段”课,“身段”一词源于戏曲,它强调身体动作的美感,善于模仿戏曲表演中的舞蹈片段,强调认识身体三面两轴的运动关系。后来,身韵课程被称为“身法”课,“身法”体现了武术中的身体运动原理,强调认知空间运动的规律和特征。后来,“身韵”这一名词出现在报道中,李正一、唐满城老师高度赞同使用这一名词,并将曾经用过的“身段”与“身法”一词改为“身韵”。此后,以戏曲与武术为动作基因的“身韵”一词成为对中国古典舞身体语言进行建构和标示的代名词。“身韵”是对戏曲舞蹈、中国武术的动作样式和动作审美的继承,是中国古典舞动作语言与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舞动作体系的核心。“身”是指身法,“韵”是指情趣、韵致、风格等。“身韵”是身体的韵味、气质和风格,是中国古典舞身法与韵律的总称。总之,从“身段”“身法”到“身韵”的概念的递进发展,反映了中国古典舞在发展中寻找独立空间的过程。
三、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艺术特征
(一)形的艺术表现
形是指一切外部展现的动作、舞姿、体态以及舞蹈路线、舞蹈的静止和运动状态等。古典舞的形是一种静而不止、动而不燥的状态。“身韵”中的形以“拧、倾、圆、曲”为主要艺术特征,遵循起于心、发于腰、行于体的动作要求,一切动作都以腰为轴,带动身体的转动,形成圆的运动轨迹,如云间转腰动作就是身体完成平圆的运动路线,(快/慢)风火轮动作与云手系列动作都是身体完成立圆的运动路线。
(二)神的艺术表现
神不仅指眼神,在“身韵”中,神是一种意念、一种气质、一种情感与一种精神。神具体表现在心、意、气三个方面,如组合《坐之气》中,在做顿气、展气、甩气、存气等动作时,如果舞者能把心意与气息调和一致,便为有神。神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身韵”中每一个肢体动作都需要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的境界。
(三)劲的艺术表现
劲指力量的对比,包括轻与重等,但“身韵”中的劲有别于西方的力量,它同时指完成动作节奏的时间,包含了动作的快与慢。比如,组合中节奏的强弱对比、顿挫与松紧、抻劲、寸劲、颤劲、悠劲、懒劲等,这些关于劲的词汇反映了动作背后真实的情感。在学习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过程中,劲的把握与组合的风格表现有密切关联,“身韵”中的劲非常耐人寻味。(四)律的艺术表现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动律,指有规律和节律的重复动作;二是律动,即动作的规律,指有节奏有规律的运动方式。“身韵”中的律表现在身体律动和动作律动两方面,有“正律”与“反律”两种规律形态。“身韵”的八个基本动作元素都强调逢沉必提、逢冲必靠、逢开必合、逢前必后、逢左必右,这种要求体现了阴阳交错的动作规律,也就是上述“反律”的具体内涵。在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区别律的标准在于舞蹈中有无主题性的动作。
四、“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重要作用
(一)“身韵”对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的影响
西方芭蕾舞的审美要求体现在“开”“绷”“直”“立”四个方面,而中国古典舞则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吸收了戏曲武术的精华,形成了形、神、劲、律的审美核心,以圆为法的教学理念以及辩证统一的美学法则。身韵训练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形式上掌握“坐、跪、立、行”的训练步骤;二是在内容上掌握以下知识:
1.腰的元素动律分为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横拧九种;
2.基本位置与形态包括手位、脚位、手形;
3.手的动作分为提/压、摊/推、捏、弹、轮、抖手、盘手、小五花;4.臂的核心动作为穿手、盘手、双晃手与摇臂;
5.三圆的主干动作为云间转腰——平圆、云手系列——八字圆、风火轮——立圆;
6.脚的形态为勾脚、绷脚、脚、撇脚;
7.步法动作为慢圆场、快圆场、花帮步、十字步、小跳步、点踏步、蹉步、拖步等。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还设置了道具训练,包括袖、剑、袍、扇等。其中,袖舞的内容有抖、推、出、收、冲、抓、绕、片、搭,以水袖为肢体语言的外化,进而扩大空间的延展;扇舞则利用捏扇、夹扇、握扇、提扇等扇子的持法与开、关、转、抖、抛、盖等扇子的用法,突出以扇喻物、以扇喻情、以扇示人的符号性作用,彰显扇舞的细腻之处。剑舞的技法丰富多彩,包括持剑、点剑、崩剑、里外绕花剑、云剑、倒把剑、双晃剑等。“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论是徒手身韵训练还是道具训练,其动作都具有韵味与气质的双重内涵。在学习中国古典舞“身韵”时,要注意气息的运用,使动作的幅度大小、速度快慢与呼吸的轻重缓急相配合,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强化。一是强化方向方位变化,例如,在《双晃手》组合中,双晃手分为大、中、小三种不同位置,这三种变化是以单一的动作为基础进行方向和方位的变化,通过复合与重组形成的复合型的晃手动作。二是强化节奏劲力特点,三是强化动作结构变化,四是强化动作生成,五是强化动作性格。组合的系统训练是为教学与舞台服务的,教师要构建训练与表演之间的桥梁。目前,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已经建立科学、规范的系统化体系,形成了元素、短句、组合的递进训练模式。
(二)“身韵”对中国古典舞作品表演的影响
舞蹈艺术通过对人体动作的提炼与美化,以剧目表演的方式表达舞蹈作品的内涵,展现舞蹈作品的情感。在剧目表演过程中,舞蹈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舞者的文化修养,使其不仅能以肢体动作表现舞蹈的外在美,也展现出舞蹈的内在美。以古典舞作品《纸扇书生》为例(见图1),该作品表现的是一群风趣、雅致、狂放的年少书生的形象。舞蹈运用折扇产生了“以动带静”和“以静带动”的变化效应,这些舞蹈动作呈现了年少书生意气风发的画面。在作品第一部分中,舞者处于相互嬉戏打闹的状态,此时的动作轻快灵巧,幅度较小,步伐较为单一,扇子在一拍或半拍的节奏中开合变换。身体的韵律、扇子的舞动和书生们生动的表情、动作表演将中国古典舞的“形、神、劲、律”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论是开场的亮相还是脚下的碎步,都是划圆动律的展现;舞蹈表演到高潮时,一系列扇子技法的运用进一步将舞蹈情感推至顶峰。在表演时,舞者对古典舞身体韵律的把握至关重要,这需要舞者进行深入的理论学习,此外,舞者对舞蹈作品背景的把握也能帮助舞者将作品的内在的情感韵律表达出来,诠释作品的意义。
(三)“身韵”对中国古典舞舞蹈创作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作品的内容主要来自文学、舞蹈史料等,其创作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思想感情与人文品格展开,新一代中国古典舞作品的编导如张云峰、韩真、周莉亚、胡岩等,都是学习身韵并受身韵的理念和动作语系影响的优秀编导。编导们要熟练掌握并运用艺术语言进行艺术传达,其中,舞蹈方向、空间、劲力、节奏、形态、动态、动律等,都参与形成动作的审美特征。在“身韵”动作审美统领下,我国出现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如《黄河》《梁祝》《花木兰》《踏歌》等,这些作品推动了中国古典舞的发展。2022年掀起热潮的舞蹈诗剧作品《只此青绿》(见图2)充分体现了“身韵”的重要性,舞者透过身体韵律和眼神彰显了山河的大气与磅礴。作品《只此青绿》用舞蹈语汇创造性表达了《千里江山图》。在女性角色的舞蹈编排上,编导以静为出发点,设计了很多具有造型感的动作,如静待、望月、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所有动作姿态依托中国古典舞身韵中“韵”的体现,让观众在一呼一吸间感受文化的滋养,使一动一势皆成韵律。舞蹈艺术创作的题材要具有经典性、传统性和永恒性,在动作形态方面要具有传统特征,符合审美规律。
五、结语
身韵是中国古典舞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古典舞的美离不开身韵的展现,身韵建构了中国古典舞的身体审美观、运动辩证观与身体情感观,使舞者的内心富有神韵,动作圆游多变,情感细腻丰富,身韵推动着中国古典舞向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江东.古典舞新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3]金浩.新世纪中国古典舞发展十年观[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4]张融.浅谈在中国戏曲舞蹈中探索中国古典舞[J].北方音乐,2011,(09):84.
[5]刘青弋.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2):18-28.
[6]江东.舞蹈诗的困惑与前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04):28-30.
作者:宋慧颖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