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新型研发机构在文科院校中的发展定位及评价展开讨论。随机选取某文科院校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专业的学生(硕士和博士)、教师及机构科研人员作为问卷调查对象,从调研结果看,文科院校大部分师生及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认为自身所在院校的新型研发机构与院校的合作较为紧密,能够实现产教研深度合作与融合及较好地发挥科研职能。文科院校大部分师生及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认为自身所在院校的新型研发机构科研经费充裕或尚能保持平衡,十分重视或较为重视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在总体水平上,文科院校的师生及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对自身所在院校新型研发机构的评价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未来,还需要不断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位,优化机构中的人员结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快推进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新型研发机构;文科院校;发展定位;评价
(资料图)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是学、教、研、产的统一体,是新型法人组织[1],以区域和行业的创新发展为根本需求,核心业务主要为产业的关键技术和行业的共性技术,主要负责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技术服务,能够以高校人才资源为依托,采用多种渠道作为成果转化途径,坚持市场化运营。与传统研发机构相比,新型研发机构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建设模式、运作机制、科研方向、转化途径、融资渠道等方面的创新[2]。近年来,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在建设数量上迅速增加,发展形态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在体制机制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3]。本研究将对新型研发机构在文科院校中的发展定位及评价进行探讨,以探究出何种定位的研发机构能够更高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1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限制[4]。目前,我国新型研发机构采用的是事业单位和企业同时运作的模式,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有效享受到财政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能够助力校内科技成果的转化。但由于事业法人性质的限制,使得新型研发机构缺少发展活力,在管理方面难以摆脱原有体制惯性,会让原有优势被中和;(2)科技成果的转化难以达到预期。某些高校的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不够,从原来的聚焦产业发展变成了以论文、教学和课题为导向,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投入和评价机制,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提升;(3)缺少专业化的管理技术转移转化部门[5]。一些高校新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在知识产权转移和服务工作方面仍然沿用原有的技术转移转化模式,以科研人员自身转化为主,设立专职转化部门的新型研发机构数量有限,因为无形中会增加机构的运营成本。
2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新型研发机构在文科院校中的发展定位及评价进行分析。随机选取某师范大学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专业的学生(硕士和博士)、教师及机构科研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80份,剔除不合格的无效问卷,剩余有效问卷24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4%。本次调查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新型研发机构在文科院校中的发展定位调查及评价研究调查。将新型研发机构在文科院校中的评价调查划分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经济社会价值、学风作风、文化氛围五个维度。从表2可以看出,总体水平上,文科院校师生及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对自身所在院校新型研发机构的评价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从各个维度来看,新型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维度上对机构的评价相对较高,在经济社会价值维度上的评价相对较低。文科院校教师在科学研究、文化氛围维度上对机构的评价相对较高,在经济社会价值维度上的评价相对较低。文科院校学生在学风作风、文化氛围维度上对机构的评价相对较高,在经济社会价值维度上的评价相对较低。文科院校学生、教师及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文化氛围维度上的评价结果存在差异显著(P<005),在经济社会价值、学风作风维度上的评价结果差异不显著。
3结论与建议
研究发现,文科院校大部分师生及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认为自身所在院校的新型研发机构与院校的合作较为紧密,能够实现产教研深度合作与融合;认为自身所在院校的新型研发机构能够较好地发挥科研职能;认为自身所在院校的新型研发机构科研经费充裕或尚能保持平衡;认为自身所在院校十分重视或较为重视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总体水平上,文科院校的师生及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对自身所在院校新型研发机构的评价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从各个维度上来看,文科院校的学生、教师及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文化氛围维度上的评价结果存在差异显著(P<005),在经济社会价值、学风作风维度上的评价结果差异不显著,对经济社会价值维度的评价相对较低,对学风作风维度的评价相对较高。基于以上结论,对文科院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1)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位。要站在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建立系统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明确文科院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定位,坚持“市场需求牵引+学术前沿引领”结合,加强新型研发机构与政府、产业和其他研发机构的合作[6],促进产学研的深度交流与融合;(2)优化机构中的人员结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应加速构建一支包括技术经理人、投资人、咨询师、企业家、创业者等人员在内的人才队伍[7],并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及人才评价体系[8];(3)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经济社会价值。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对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有重大贡献的团队和个人予以科研经费奖励,让机构的科研人员从创新中切实获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9];(4)探索多渠道的转化方式。要深度挖掘科研成果的转化价值,缩短成果转化周期,加快推进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10]。
参考文献:
[1]陈力,王赫然,王灿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22,(06):52-53
[2]袁传思,江海,贾晓,等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践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22,35(07):84-88
[3]谢晓洁,常华进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技创业月刊,2022,35(03):156-162
[4]晏强,竹文坤,张翔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及选择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03):77-85
[5]孙雁,刘霞,霍竹,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北京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6):78-84
[6]张思晨,叶明国,李洪亮,等高校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策略[J].中国高新科技,2022,(05):155-156
[7]康涛,西鹏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机制浅析—以北京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22,(01):65-68
[8]刘开振,殷伟,贾云飞高校科研机构评估的五个维度与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21,(S1):4-8
[9]吴玉崭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成效与策略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Z1):4-9
[10]罗嘉文,张建岗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2):112-116
作者:张瑶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