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高质量培养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项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通过在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模式改革、保障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探索,阐述了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机制,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了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卓越复合应用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为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卓越农林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农业水利工程
一、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教学改革模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内涵
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四年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通过对此专业学生的培养,使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进入水利相关行业进行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通过研究生阶段或继续教育等学习途径拓展自身知识的能力。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注重各类知识融会贯通的同时,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按照学生个人特长和意愿,侧重实践能力或注重创新能力提升的分类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其能在有限的学生生涯中快速提升能力。另外,也应该结合大学生创新和创业项目,将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行业指导、校企联合、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为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保障。
(二)构建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厘清课程体系结构,实施强基础、重实践的改革策略。为此,针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构建了“四层次”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属性的不同,分四个层次组织教学。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加大授课学时,夯实基础;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和《水力学》等课程,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增加实验环节的教学力度,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便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如《建筑材料》《土力学》《水工钢结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水文学》和《水利计算》等课程,通过课程设计环节,设计综合实验,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实践性强的专业课,如《灌溉排水工程学》《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水泵与水泵站》《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和《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由“双师型”教师授课。另外,还聘请本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与本门课程的授课教师联合授课,采用案例式教学、专题报告和工程现场实践等多种授课方式。抓好“三融合”,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工程技术与管理知识相融合。突出“两渗透”,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渗透专业课和工程应用内容,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创新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三)基于科教互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所以会优先安排创新能力强、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进行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还应加强“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文化,强化教学为第一要务的观念,重点引导教师树立“以教学为主,科研反哺教学和科教互补”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理念。比如,将盐渍化地区节水保肥技术、微咸水灌溉模式、优质牧草高效增产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河套灌区、西辽河灌域和广大的农牧业地区的成功经验和主要理论及时更新到《灌溉排水工程学》《牧区水利工程学》等课程中。为此,除强化教学考核和激励机制外,一方面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最新学科进展,引导和启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达到寓教于研的目的;另一方面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要求学生在创新创业训练、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过程中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在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和激发本科生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此外,在教学中将科研成果或科研过程作为研讨或合作学习的部分内容,从而达到科教互补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保障卓越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整个教学改革的纲,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及新工科建设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持续改进,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教学大纲、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教学手段改革,引进“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为提高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为了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农业水利工程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用于加强英语、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壤与农作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学分,并将拓展课分成工程实践型和科学研究型两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进行分类培养,提升其工程实践或科研能力。同时增加了跨学科拓展系列课程和有导师指导的实践型课程。在课程上突出主干课程的实践应用能力,实行校企合作机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介绍行业动态与产业发展,并开展《灌溉排水工程学》《水泵及水泵站》《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拓展课)》等实践性强的课程的专题讲座。学生深入工程单位进行实践锻炼(比如各灌排管理局、泵站),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加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管理,实行主要课程设计和实习答辩制度,分小组由专业课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践单位进行生产实习,并通过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
(二)建立教学和实践评价—反馈联动机制保障教学效果
通过教研室主任年度分析、管理部门督导、导师日常监督等多种手段,形成全方位的监督反馈机制,来保障教学效果。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主要通过比较卓越班和该专业一本班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得分率、错误率以及知识点掌握率等差异,及时动态改进教学模式。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中的原理和方法对农业水利工程卓越班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评价和分析,掌握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的实施效果,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实践能力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的设计、科研实践进行考核,比如,通过开题报告、学期科研训练报告、科技创新项目以及课程设计等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另外建立专家组对导师年度报告进行打分和评比,让导师更多的参与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科研训练,实现学生和导师一体化评价。在各类报告的答辩、审核和评价过程中形成书面结论反馈给学生和导师,督促改进,并要求再反馈改进措施,从而构建教学和实践能力训练的评价-反馈联动机制,达到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利用优秀师生制度保障师生质量
省属或市属院校生源质量和教师水平通常低于“双一流”大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生源质量和教师水平,是确保卓越人才培养的先导条件,所以建立优秀师生选拔制度是保障师生质量的前提。入学选拔机制打破了传统班级入学生源确定的模式,可以在新生入学时,面向全院新生召开卓越班选拔动员大会,通过增加保研名额、小班化、优秀师资等方式吸引优秀生源。另外,优秀师资也是确保培养出优秀学生的重要前提,通过增加卓越班学生培养岗位津贴等吸引优秀教师,聘用教学效果良好,且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进行授课,并通过学生、督导等评教结果以及教学效果等多途径建立授课教师动态调整机制。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学生,需要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保持知识与时俱进,这要求教师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把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最新成果及时教给学生。
三、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机制
(一)小班化及导师制
卓越复合应用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采用小班化管理,所有核心课不仅配备优秀教师,且均单独授课,从而提升了授课效果和教学质量,也增强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另外,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也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学生科研和生产实践能力,注重优良工程伦理理念。从第三学期开始实施,为每个同学配备导师,导师以主干课程教师为主,实行双向选择机制,通过贯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竞争淘汰机制
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对于保证生源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入学时,就针对专业特点综合考虑高考总成绩以及数学、英语单科成绩,并结合学科专家面试,综合确定优秀生源,进而组建卓越农林人才班级。另外,固化的班级缺乏竞争,有些学生也会逐渐远离卓越生培养的目标,所以流动机制打破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一个班的固定模式,出现了竞争与淘汰现象,提高了学习质量。因为第一、二学年,以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学习为主,且学院内相关专业课程均相同或相近,流动后对学生课程学习影响很小,故在前两学年实行准入准出、优胜劣汰原则,实行末尾分流制。智育课程不及格、课程综合成绩(或学分绩点)排名靠后的学生,将被分流至学院其它非卓越班继续就读,同时非卓越班的学生可通过自愿申请、公平竞争的方式进入卓越班,从而确保学生生源质量。
(三)多级管理和分类培养机制
随着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需要的升级,培养方式和管理方式需要改变。由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需要突出其科研能力或实践能力,所以需要单独设置导师制,来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所以采用“导师+班主任+教研室主任”多重管理制度,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类培养,注重课堂学习、科研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尽管每个学生已经有导师,但班级也配置1名班主任,班主任选择本专业的骨干教师,主要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督促班级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优秀班集体。同时,农业水利工程卓越班专门配备1名教研室主任,负责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导师和学生的考核工作。
四、结语
在现代农业升级换代的背景下,培养复合应用型农业卓越人才是农林院校的主要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以复合应用型农业水利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为例,从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的保障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等几个方面,探索了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内涵、课程教学模式和基于科教互补的教学融合改革措施,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优秀师生和评价-反馈联动机制的保障措施,揭示了小班化及导师制、竞争淘汰和多级管理与分类培养机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文章强调,在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同时,力争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燕凌,胡扬名,张云英,等.培养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3,7(4):30-34.
[2]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号)[EB/OL].(2013-12-03).
[3]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5).[EB/OL].[2018-10-08].
[4]李昊,张园,杨逸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域下农林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卓越性评价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5):27-32.
[5]王忠武,韩国栋,红梅,等.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情况及实施效果:以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为例[J].草原与草业,2018,30(2):1-4.
[6]陈霞,张星杰,双全.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与思考:以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4):92-96.
[7]陈婵娟,陆玲,李伟,等.卓越农林人才分类培养的改革与探索: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3):98-104.
[8]洪明,马亮,赵经华,等.基于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学改革及成效: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4):99-106.
[9]卢俊玮,郭恬,曹十芙.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工程,2020,10(2):86-89.
作者:李仙岳 李为萍 闫建文 李超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