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幼儿园都刮起了一阵“战争游戏”风,园长和老师们费心费力地为幼儿准备材料、建构情境。孩子们则挑选“枪支武器”,搭建防御工事,互相进攻,最终一方将另一方打败,取得胜利。看上去孩子们在游戏中兴趣十足、乐此不疲,但幼儿园真有必要组织开展“战争游戏”吗?
如何理解战争与和平
有老师认为要培养孩子崇尚和平的美德,必须先让孩子学会保卫和平。“战争游戏”可以让幼儿体会战争的残酷,从而感受和平的珍贵,热爱和平,所以开展“战争游戏”非常有必要。
乍一听,老师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但通过“战争”真的能够拥有和平吗?蒙台梭利在《教育与和平》中写道:“将战争的目标也就是战争的永久胜利错误地称之为和平,导致我们无法看清人类真正的救赎之路——一条通往真正和平的道路。”“社会的和平与和谐只有一个基础——人类本身……帮助人自身变得更加美好,这便是教育的任务。”而上文中老师所谓的和平,在蒙台梭利看来,只是“满含艺术品和稀世珍宝的宫殿被付之一炬后,剩的那一堆未燃尽的灰烬和令人窒息的烟雾”。所以以暴制暴获得的“和平”并不是真和平,通过“战争”,也无法真正培养儿童崇尚和平、珍爱生命的美德。
我们需要重建人类的心灵世界,这一任务必须从儿童开始。卢梭在《爱弥儿》的开篇便提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所以他提出自然教育,试图在儿童受到社会的破坏前,从他们身上发掘出人类纯净与自然的特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也提出要让孩子远离战争,从小在孩子的心里播种和平的种子。儿童是人类的创造者,只有真正地倡导和平教育,让儿童沉浸在和谐的环境中,相互友爱、相互沟通,才能期待从儿童那里结出人类和平的果实。
如何选择游戏的价值
有老师认为“战争游戏”很有价值,除了可以发展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性外,还能让他们挑战自我,发展冒险精神,培养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在体验胜利的喜悦中变得勇敢、坚强。
儿童的发展价值的确是游戏的核心之一。但同一件事物的价值可能有很多面,达成同一种价值也有多种途径。这时我们就应比较,哪些价值更有意义,哪些途径更顺应儿童的天性。古语云“人之初,性本善”,丰子恺也曾说过和平、善意才是维护童心的核心,所以让孩子学会对抗、战争和学会亲和、和平,哪一个更顺应孩子的天性呢?
从人类发展生态学来看,儿童生活中最微小的生态是同伴、家庭、幼儿园及社区,在此生态圈层中儿童是不能直接接触到战争的。即使到了中层生态,战争也很难与儿童发生联系。战争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间的关系,而且不是常例是特例。我们为什么不关注最直接、最常态的事件,而要去关注一个宏大的间接关系和特例呢?每一个游戏都有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所以游戏是需要比较、选择的。如果儿童的发展和需要可以用更加合理的方式获得满足,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战争”这种非正常的方式?上文中老师提到的要让儿童挑战自我,发展冒险精神,培养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冒险游戏”达成相同的价值。战争是以伤害和消灭别人为宗旨,而冒险是指向自我的,是一种对心灵和精神的挑战。因此“冒险游戏”完全比“战争游戏”更能培养儿童的勇敢、冒险精神。
如何看待儿童的兴趣
有老师认为“战争游戏”孩子喜欢,所以是依据儿童兴趣开展的。那么是不是有趣、孩子喜欢的活动,幼儿园就必须组织开展呢?让孩子感到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什么我们不选择亲和、合作、仁爱的,而要选择敌对、暴力的呢?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让孩子远离战争,远离战争的影响,而我们现在恰恰打着儿童兴趣的幌子把孩子带到了“战争”中来,这是不合适的。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在选择游戏、建构课程时更需要人文精神。
其实,近段时间“战争游戏”在幼儿园的野蛮生长,很多不是因为老师真的认为“战争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价值,而是这类游戏新鲜,从没这么做过,别人在做我也要做。园长、教师应为幼儿园的价值选择承担重要责任,不能盲目跟风。
当然,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可能有时会不自觉地自发“战争游戏”。所以必须要明确,不提倡幼儿园专门组织开展“战争游戏”并不是禁止儿童玩“战争游戏”。对于儿童自发的游戏活动,我们可以保持中立的态度或进行适当引导,如不主动提供各类“枪支弹药”等。对待这类游戏,成人既要宽容又要引导和教育,让幼儿在本能的冲动释放后仍保持一颗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