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韩寒在微博上发表长文提起退学往事,他感慨“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韩寒的微博虽然没再提及对学校教育的态度,对比当年对教育的激烈批评,韩寒现在承认“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是耐人寻味、值得深思的。
要知道,直到2013年,韩寒还曾在博客中说“到现在都一直在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他还批评现行的教育,声称即便复旦请他去做教授,还得看他有没有时间。他的这些言论,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更像是情绪表达,这种情绪表达呼应了一些人对教育的诸多不满,因而颇受关注。韩寒的横空出世,仿佛印证了对教育过激批评的正确性,一些批评者甚至据此取得了对教育体制的某种心理优势,至于批评教育好像不需要任何专业门槛。
当年韩寒退学之后,不少人甚至是媒体,有意无意地把他的个人选择,直接归因于中国教育的失败,甚至把他后来的成功,也当成了教育失败的反证。按照这样的逻辑,学校教育培养出了那么多杰出人才,甚至不乏世界一流人才,那是不是就能简单证明中国教育已经非常完美,已经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任何批评了呢?肯定不是这样。按照一般的社会评价标准,韩寒当然是当今社会的“成功人士”,他的个人成功,既是时代机遇和他个人努力的结果,也和他多年来一直被媒体聚焦有关,这只能说明中国社会的个人发展空间变大了,成功的标准也更多元了,并不能证明学校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降低了。
韩寒的个人奋斗历程,被很多同龄人视为榜样,但事实上,只要稍加分析就会明白,韩寒的个人发展和成功模式,其他人很难复制。如果据此贬低学校教育在提高个人社会竞争能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的支撑作用,无疑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产生误导。多年来,一些媒体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判断,热衷于用欣赏的口吻传播一些人对教育的极端批评,耸人听闻地指责学校教育“毁人不倦”,甚至变相鼓励极少数家庭脱离学校教育,这其实是另一种“读书无用论”。诸如此类的言论,无疑会增加人们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感,影响人们对教育的科学认知和公正评价,并误导少数家庭的教育选择,甚至增加教育改革发展的外在压力。
公共舆论空间里弥漫着的贬低甚至否定学校教育的声音,本质上是一种十分可怕的反智主义倾向,值得有识之士和主流媒体高度警惕。少数媒体曾经对反智主义言论过于纵容,现在到了纠偏的时候。韩寒的反思,为这种纠偏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照。警惕公共舆论空间里的反智倾向,应该成为学校和家庭必备的媒介素养。
中国教育面临着很多改革发展的难题,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健康关系,就要不断倾听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批评和建议。教育不是不能批评,但批评和接受批评,都是为了把教育办得更好。为批评而批评,甚至为“圈粉”而批评,都是对公众的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