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圆满完成。不过,太空授课带给孩子们的启迪,远不止这短短50分钟的直播课。从9月起,本市多所学校的学生就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一起,天地共同播下种子,观察、记录、研究植株生长的过程,将科学实验的真实过程引入太空授课。后续,太空授课中讲解的有趣知识点也将走进学生们的课堂。
天地齐种“同款”种子
在400公里的太空之上,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繁忙的飞行任务中,还不忘精心“种菜”。在问天实验舱生命生态实验柜中茁壮成长的,是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团队选育的拟南芥、水稻两种植物。
两株具备提前开花基因的拟南芥已经在太空开花,“太空水稻”长势也相当不错。在12日的“天宫课堂”中,航天员陈冬对开花的拟南芥进行了剪株操作。
而在北京,太空植物的“兄弟”们也在一同成长着。9月初,“天地共播一粒种”——青少年与航天员一起种植物科普活动启动,与问天实验舱“同款”的拟南芥、水稻种子,从郑慧琼团队的实验室交到了孩子们手中,在本市多所学校扎根、发芽、开花。
“‘小南’长出了5片椭圆形的叶子,仔细看上面还有小刺。”“矮秆水稻‘小薇’的茎比较粗,有铅笔芯那么粗;高秆水稻的茎特别细、叶特别长,长得最快的时候,一天一夜能长3厘米。”“浇水用纯净水,是为了模拟空间站的状态。”走进中关村一小的“空中小农庄”,一个个透明的培养盒里添新绿,五年级学生张智乔和张景奕在观察日记里认真记下拟南芥和水稻的新变化。
从9月16日播种开始,他们每天都会用画笔和文字记录小苗的生长过程,进行种植对照实验。“在‘天宫课堂’里,我看到水稻会吐水,原来改变一点环境因素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这太神奇了!我也想探索更多太空的奥秘。”张景奕说。
失败经历也是一种成长
自从看到“天宫课堂”的课程表,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的学生们就充满了期待,想看看天上种植的作物与自己在地面上种植的作物有什么不同。他们设置了光照和湿度两个实验变量,以三四个人为一组,一个多月来,每天都要观察植株的最新长势。在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记录表上,叶片颜色、叶片数目、叶长、叶宽等数据记录得满满当当。
不过,播种的过程并不都是一帆风顺。该校学生席欢种植的拟南芥植株大部分已经死亡,“有的是光照没控制好,还需要继续总结。”看到在太空中茁壮成长的“小南”后,席欢的科研热情依然高涨,表示在后续的种植过程中会更用心。
在该校科技主任李万成看来,这种失败的经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成长。“科研的过程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个活动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同时,也让他们对科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表示,拟南芥和水稻是科学研究中典型的模式植物,它们生长周期短,遗传背景清晰,容易生长、繁殖,便于在实验室内操作。此前,太空授课以讲授科学知识点为主,“天地共播一粒种”活动设计的初衷,便是要将真正的科学实验过程引入“天宫课堂”。科学家和航天员向孩子们展示科学研究的面貌,孩子们则通过种植、观察,亲身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
探索太空的“种子”已播下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天宫课堂”讲解的内容,广渠门中学在直播前安排了一场“热身课”。“课表中有4个项目与物理相关,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该校科技老师马云梦是“热身课”的主讲,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她将微重力环境、失重、毛细现象等知识点,化作一个个贴近生活的体验。比如,过山车最高点的惊险刺激、坐电梯时下降的感觉都成了阐释“失重”的生动例子。
半小时的先导课结束,直播课无缝衔接。马云梦细心观察着学生们的反应,看到自己讲过的知识点出现在直播课时学生们一脸惊喜的样子,她感到特别欣喜。
对于接下来的教育活动,马云梦心里也有了安排。新学期,学校刚刚在初中年级设置了科技委员,未来,科技委员们将化身小讲师,对“天宫课堂”出现的实验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物理老师也开始打磨新的教案,力求将“天宫课堂”的知识点与教学进行更好地融合。
“孩子们每天都盼着来小农庄看看自己种的植物,还问我要把太空种植舱建在哪儿。”中关村一小科学教师李实是该校“空中小农庄”项目的负责人,她说,学校计划搭建一个“太空工厂”,在校园里创建“小薇”水稻种植自循环生态系统,让更多爱好科学的孩子参与种植、观察和探索,在他们心中种下探索太空的种子。“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了解空间站建设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奇妙,还会体会到科学研究的细致严谨,收获探索科学的快乐。”(记者 刘苏雅 牛伟坤 李祺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