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6月12日,元氏县赵同村农民抢抓农时播种玉米。“三夏”期间,我市各地积极做好农机调度,在做好小麦收获的同时加紧进行玉米播种,确保“三夏”生产顺利进行。 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6月13日,栾城区紫小麦迎来收割季,在该区东牛村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只见小麦麦穗丰硕、籽粒饱满,麦浪不时随风摇摆掀起阵阵麦浪。不远处,大型收割机正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脸上。
借助中科院先进育种技术和当地富硒土壤优势,近年来,栾城区大力推广富硒紫小麦产业发展,通过党支部引领+供销社参股+合作社经营的模式,将紫麦种植面积扩大到1.1万亩,平均亩产量达到1300斤,每亩平均收入达1900元。
“我们还通过农旅结合、电商销售等多种形式,全力推动富硒农产品向富硒产业转变,目前紫小麦全链产品每月销售额达35万元,有力带动了周边3000多农户增收致富。”天亮合作社理事长赵军海说道。
在赵军海看来,近两年不断扩大的紫麦种植规模和纷至沓来的订单极大程度地代表了市场对紫麦的认可。在艳阳的沐浴下,收割机“吐”出的泛着紫色光泽的小麦承载着赵军海对丰收的喜悦和他为之奋斗的“紫色梦”,置身麦田,赵军海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据了解,为确保紫小麦颗粒归仓,栾城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用,积极组织农机驾驶员开展技能培训和农机事故消防演练,并督导农机合作社、农机户对作业机具进行全面检修调试,确保机手、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作业。针对可能出现的阴雨天气等特殊情况,及时制定了小麦抢收应急预案,成立了小麦抢收应急服务队,确保小麦及时收获。
“目前来看,紫麦麦收工作是比较顺利的,无论是农机调度、检修,还是农户的准备都非常充分。” 栾城区农业农村局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郭永浩说。经统计,该区已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播种机各1000余台农业机械投入“三夏”作业,全区22.3万亩小麦已进入收割高峰期,预计在3天内完成夏收任务。
“根据机手昼夜作业情况,我们组织有关企业为无人机安装照明设备,为作业机手提供照明。针对跨区作业的机手,我区在各乡镇和高速公路卡点设立了跨区作业服务站,为机手做好作业安排、后勤保障等服务。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作用,做好机具调配,确保按时完成作业任务。”郭永浩说。(来源:石家庄日报)
编辑:王珊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