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丨杨慧
骑楼上连贯的音符
(相关资料图)
泉州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组办公室/编
朗读丨张蓓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用“音符”比拟一种美的韵律。他写道:“那些连贯的街巷、街道两旁的屋宇、房屋的门窗等,虽然并不显得特别漂亮或罕见,却都能占据你的记忆。它的秘密在于能使你浏览其一幅幅画面时,就像在读一部乐谱,任何一个音符都不能遗漏或移动。”
用这连贯的音符来形容骑楼再适合不过了。骑楼街的建筑整体严谨,每一间立面都严格地用立柱间隔,弧形尖拱,红砖百叶,各种窗式纷呈异彩,偶尔夹些竖条的窄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连绵不绝的韵律感,“遮阳避雨又通风”。
这是一种洋派的新式建筑,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重合。更确切地说,先兴起于开放的港口城市,随后主要广泛流行于南方城市。而百年来,还属泉州最长情,中山路骑楼街屡次修缮。
摄影丨杨慧
这些骑楼成为一种城市街屋,而且大多建设在主干道上,见证过一段百年历史的兴衰;如今常常出现在各种旅拍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情。
图丨泉州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组办公室
百年泉州骑楼街的总设计师是一位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土木硕士专业的工程师,叫雷文铨。他为中山路设计路宽12米,楼高多为两层8米,再高就要退台处理,即往后退出一个台面,使沿街立面仍为两层高度,这样街道与楼高总体比例保持在3:2,是舒适亲切的空间尺度。
其实,那时候的建筑师见到国内大量洋派建筑,心中略有不平。雷文铨留下的手稿中透露,他回国后愈加发觉中式建筑的“瑰丽庄严”,并表示要采用中国古制“复兴吾国建筑美术”。
文化的交融,虽为历史选择,但也创造历史。
如今对比大约建于同一时期的漳州和厦门骑楼,有学者认为:“工匠在漳州起支配作用,建筑师在厦门以图纸控制全局,而在泉州两者是和谐的合作。”
泉州骑楼很长,建设时间也是厦漳泉三座城市里最长的,前后用了二三十年才完成。这种快与慢,可以在骑楼红砖外墙寻一机巧。
图丨泉州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组办公室
地道的闽南红砖墙面砌筑,砖与砖之间的灰缝很窄,一般只有3-5毫米,有时甚至严丝合缝,不会留线漏白,谨严精致。但偏西式的红砖砌筑,灰缝会达到1厘米左右,砖与砖之间垒砌感比较强。
中国过去的建筑系统以工匠为首。他们没有理论,但非常讲究经验。这种经验创造了中国自己的建筑审美。或许正是因为这种适度的慢,才让泉州骑楼经得起百年的不断修缮。
主播 | 张蓓
作品选自《古厝流光》商家·城市街屋
海峡文艺出版社
来源:海博TV
编辑:陈乐遥、王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