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笔记】
(资料图片)
作者:庄电一(光明日报社原高级记者)
“从银川老灌区过来,感觉这里有啥不一样?”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生态移民开发区,当地人常常这样问外来客。“没看出啥差别,浑然一体了嘛。”得到的回答大抵如此。其实,这种“无差别”的感受表达,着实令红寺堡人自豪得很。
在宁夏,曾经一度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中北部,因享有引黄灌溉之利,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早在唐代,诗人韦蟾就吟出“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银川平原成为令西部各省区羡慕的绿洲;中南部,因干旱少雨、环境恶劣,以“苦瘠甲天下”闻名,甚至被联合国专家判定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红寺堡就曾被划入这个区域。
红寺堡位于吴忠市利通区以南,距银川市不足200公里。由于地势较高,无法得到母亲河的滋润,这里千百年来一直是无人问津的不毛之地。红寺堡的改变,要从20多年前兴建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开始说起。
红寺堡的发展、变化,无一不与黄河水有关。红寺堡与老灌区最重要的差别,也在水上:老灌区用的黄河水,基本都是无坝引水——也就是说,银川老灌区的农业用水,都是“引”过来的,费事少、成本低;而这里所用的黄河水,经过多级提升,一直提升到300米以上,才能滋润“高高在上”的农田,每方水的成本自然要比无坝引水高得多。不过,这笔超出的用水费并没有落到农民身上,而是大部分由政府补贴。可以想见,如果完全让农民自己承担这些费用,那么农民一年到头劳作的汗水就白流了。
有了黄河水的滋润,红寺堡这个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开发区,与千百年前就已形成的银川灌区浑然一体,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那里的地貌,已从满眼浑黄变为片片新绿;在那里,路成网、树成行、田成方、渠相连,花果飘香、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种植业、养殖业皆成规模,且量、质俱佳。
乡村换了新颜,城区也没有怠慢。红寺堡这座在荒原上崛起的新城区,如今朝气蓬勃,尽显兴旺发达的景象。走在整洁美观的街道上,不仅可以看到排列整齐的行道树、拔地而起的建筑群,还可以嗅到现代文明的气息,体验科学技术融入生活带来的变化,触及由观念更新引发的各种新鲜事物。显然,红寺堡这片曾经的千古荒原变成了令人羡慕的“塞上江南”,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城市基础设施,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与银川老灌区融为一体,没有差别了。银川平原老灌区有的,这里几乎都有;老灌区没有的,这里也有。比如,红寺堡镇一跃成为“宁夏葡萄酒第一镇”,葡萄种植规模、酿酒产量在整个自治区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如,作为“中国·红寺堡富硒黄花菜科技高峰论坛”的举办地,太阳山镇被誉为“中国黄花菜明星产区”,一到采收季节就变成金黄色的世界。此外,红寺堡还通过种植饲草料带动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发展,有些产业的规模甚至超过那些具有传统优势的地区。
不知是因为扬黄灌溉的成本太高,还是因为深知政府补贴负担重、新灌区开发不易,红寺堡人的节水意识普遍很强。同样是一点水,在红寺堡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都要比其他地方大得多。
不了解红寺堡的历史,就不知道它与银川平原老灌区“浑然一体”有多么了不起;看不到红寺堡与银川平原老灌区的不同,就不知道红寺堡的今天有多么来之不易,红寺堡人的奋斗精神有多么可贵。
相关数据显示:作为扬黄灌溉的新灌区,红寺堡新增73万亩灌溉面积,营造出4000多平方公里的新绿洲,不仅让23万人稳定脱贫,而且彻底改变了那里的生态环境,在千古荒原上创造出一个重整山河的奇迹。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12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