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夏天,中小学生研学游“热”力十足。“教育+旅游”的全新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学生的关注。
携程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研学游产品订单量比6月增长4倍。同程旅行数据亦显示,7月研学游搜索热度上涨203%,超过亲子游大盘涨幅。从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一组数据中也能感受到研学游的“热度”——2019年全国研学旅行增至480万人次,2021年达到494万人次,2022年更是突破600万人次。
研学游的本意是让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现场体验,对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产生具象化、更深刻的理解。然而伴随这一热潮,各种问题随之而来。
从游而不学、学而不研的敷衍到“名校游”“名师讲座”沦为与校门合影的荒唐闹剧,再到出现规定的酒店标间变成临时房内大通铺等问题……且不说学到什么,学生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障,研学游市场乱象亟待解决。
面对这种现状,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标准和体系,并依据标准进行严格监管,确保研学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和文化旅游部门也应加强合作,建立跨部门监管机制并设置监督举报渠道,确保研学机构依法依规运行。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可以联合发布各地区研学游精品线路,为研学机构和家长、学生提供参考。以福州为例,今年,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策划推出了“古厝探秘·老洋房里的中外情缘”“拥抱乡土·乡村里的广阔天地”等6条主题研学线,并在研学旅游季活动启动现场推出了近400项暑期研学活动和优惠措施。有了来自官方的推荐和福利,消费者们可以更好地做出选择。
研学游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出发前的规划、外出时的保障、后期的总结都必须有周全的保障。如此,才能发挥研学游的意义,让孩子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开阔视野、增智启慧、涵养德行。(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