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现实和潜在市场,吸引了众多的外资企业进入,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也开始了全球化发展的历程。商学院肩负着培养跨国管理人才的重任。”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侯丽敏在以“预见2020·商科教育如何服务创新中国”为主题的“第三届新华网商学院沙龙活动”中说道。
“虽然说‘世界是平的’,但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以及各国企业的文化、治理机制都存在着差异。”对此,侯丽敏认为,如何培养跨国管理人才的跨文化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对商学院来说面临着很多理论和实践的挑战,需要在砥砺前行中不断探索答案。
活动中,侯丽敏结合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跨国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与与会者分享了经验。她说,华理商学院从2000年开始与海外大学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早期,主要采取“请进来”的策略,已经与欧美拉多个国家的多所大学展开联合办学和互换交流项目。华理商学院近年来致力于发展“走出去”战略,着力开发东线、西线两大特色项目:东线与泰国清迈大学开展本科、硕士项目的合作办学,西线是与罗马尼亚锡比乌大学共建中欧国际商学院。据了解,这是华东理工大学在海外设立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首个中国与罗马尼亚共建的商学院。通过引入商学院的MBA项目,将华理的教育资源输出到中东欧国家,服务中东欧国家中资企业并为当地培养现代商业人才,期冀以商学教育资源的输出、连接创新链市场链的方式充分发挥高校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智力先导作用。
对于今后立志成为跨国管理人才的MBA学生,侯丽敏建议,学生要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要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她强调,学生要牢记三个关键词: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根植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