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宣布,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在演讲中,颜宁谈到了她已经实现了回清华、普林斯顿任教这两个职业梦想,下一个梦想是,“搭建一个平台,去支持更多优秀的学者,应对人类健康挑战,发掘、挑战生物医学难题,作出原创突破,回馈社会”。
“在科研上不断探险是我最痴迷的游戏、是我生命的底色。”身为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在其领域频出科研成果,不断实现突破,为世人称道。如今,颜宁即将开启新的人生赛道,令人期待。
从世界顶尖名校辞去教职,回到中国创业,颜宁的选择无疑经过深思熟虑。深圳为何吸引她?深圳是梦想之都,在这里她能更好地托举梦想。在演讲中,颜宁表示,她要协助深圳创建一所集科研、转化、经费资助、学生培养等若干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医学科学院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体现在不定编制,不定级别,实行社会化用人制度,以更好吸引全球人才。
颜宁此次回国,称得上一场双向奔赴:她看中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国家也呼唤她这样的人才为国效力。颜宁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她回国参与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既可以展现自身优势,实现人生梦想,也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助力相关人才在深圳医学科学院这个平台上绽放光彩。
一定程度上说,颜宁回国具有鲜明的风向标作用,必将引领更多海外人才回到祖国。事实上,多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科研人才主动选择回国施展才华。一项报告指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国际迁移中呈现出“出国深造—回国就业”的国际人才环流模式。回国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在国内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国家也敞开怀抱欢迎他们报效国家。为此,向他们提供无比宽广的用武之地。
显然,无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还是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都需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需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把人才培养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今天,我们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体现在一系列制度安排落地扎根,体现在为培养人才涵养了更优质土壤,还体现在优质人才因之不断涌现。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科技创新的水平,以高等教育为例,从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到强化卓越工程师培养,再到强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世人深切感受到:高校科技发展的十年,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十年,也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十年,更是为建设教育强国奋力的十年。
有个细节值得一提,颜宁表示:“我们希望深圳医学科学院不仅能够产生若干原创的科研突破,还能去探索一个科学合理的机制,在保障科研人员术业有专攻、专注于科研的同时,可以有效帮助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其实,颜宁等人所想的,也是国家正努力做的。近年来,国家一直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既做减法,也做加法,比如打破束缚科技创新的“条条框框”,提高他们的自主权;再比如,既发政策红包,也在待遇上下功夫,让科研人员更有动力创新。不难发现,这种制度设计,精准发力,能够激励广大人才迸发创新热情。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制度土壤越丰沃,就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人才。在这个充满无限生机的新时代,当广大人才秉承报国之志,不负国家所托,在科研一线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定能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